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题:第22讲 限时规范训练22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Word版含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2:55:1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20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题:第22讲 限时规范训练22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Word版含解析

【能力题组】

11.血浆是沟通人体各部分体液的重要媒介,更是各部分体液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细胞都能与血浆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B.血浆所含的一些物质能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C.血浆中出现代谢废物就表明内环境稳态遭到了破坏

D.在卵母细胞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血浆有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解析:选B。人体内大多数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能够与组织液直接进行物质交换,A错误;血浆所含的一些物质如激素、神经递质等能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B正确;正常机体代谢产生的代谢废物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排泄系统,进而排出体外,C错误;卵母细胞的培养液属于体外环境,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12.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液pH通常维持在7.35~7.45,其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

①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经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 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 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

A.① C.①②③④

B.①②③ D.①②③⑤

解析:选C。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运动的神经中枢,促进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使血浆pH变化不大;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会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经肾脏随尿液排出,使血浆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13.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关于该“媒介”的成分、理化性质及其稳态的调节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麦芽糖属于小分子物质,可存在于该“媒介”中 B.该“媒介”的稳态指的是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

5 / 7

2020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题:第22讲 限时规范训练22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Word版含解析

C.调节该“媒介”稳态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 D.该“媒介”pH的稳定与HCO3和HPO24等离子有关

解析:选D。题述“媒介”指人体内环境。麦芽糖是二糖,二糖必须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单糖才能被机体吸收;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调节内环境稳态的系统有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内环境的pH保持相对稳定与HCO3和

HPO24等离子有关。

14.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②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中的蛋白质含量比甲高,丁中O2浓度比甲液中高 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丙液中,乙酰胆碱可存在于甲中

D.剧烈运动后丁中产生的大量乳酸通过过程④、①进入乙,导致乙的pH明显降低 解析:选C。分析图示可知,甲为组织液,乙是血浆,丙为淋巴,丁是细胞内液。过程①受阻时,会导致组织液过多,引起组织水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中的高;因组织细胞有氧呼吸不断消耗O2,细胞内液中O2浓度比组织液中低。T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分布于淋巴、血液和淋巴结中,乙酰胆碱为神经递质,当神经末梢有兴奋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突触间隙的液体为组织液。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剧烈运动后细胞中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浆不会导致血浆的pH明显降低。

15.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四种体液,①②表示有关的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D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_____________。

(2)B体液经过循环汇入C中,B、C成分的最主要差别是C中______________。

6 / 7

2020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题:第22讲 限时规范训练22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Word版含解析

(3)C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其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的________、HPO24等离子有关。

(4)如果②代表O2,由体外进入到组织细胞需要____________(系统)协助完成;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调节。

(5)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中___________含量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引起组织水肿。肝脏是形成尿素的主要场所,相对于肝脏内毛细血管动脉端,静脉端的尿素含量__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

解析:(1)体液分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构成内环境,题图A~D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D细胞内液。

(2)题图中的B是淋巴、C是血浆,血浆和淋巴的成分相近,两者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3)题图中的C是血浆,血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HCO3、HPO24等离子有关。

(4)如果②代表O2,由体外进入到组织细胞需要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协助完成;机体维持稳态主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5)长期的营养不良就会导致血浆蛋白的合成减少,血浆的相对渗透压小于组织液渗透压,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肝脏是形成尿素的主要场所,尿素会分泌到组织液中,由静脉端进血管,因此静脉端的尿素含量较高。

答案:(1)D (2)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3)无机盐、蛋白质 HCO3 (4)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神经-体液-免疫 (5)蛋白质 较高

7 / 7

2020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题:第22讲 限时规范训练22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Word版含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56pw4g0sm9d31q9p63i6j6mw9sjow00dpx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