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层”规律和“序、价”规律的应用
1.“序、层”规律
(1)若一种阳离子与一种阴离子电子层数相同,则“阴前阳后”,阴离子在前一周期,阳离子在后一周期,阳离子的原子序数大。
(2)同周期元素的简单阳离子与阴离子相比,阴离子原子序数大。 2.“序、价”规律
在短周期元素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主要化合价的数值在奇偶性上一般一致,“价奇序奇,价偶序偶”。
考向1 直接判断粒子半径
7.(2012·高考组合题)下列说法或关系正确的是( )
A.(北京高考)已知33As和35Br位于同一周期,则原子半径:As>Cl>P B.(江苏高考)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Mg>Si>S>O C.(广东高考)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Al>Na>O D.(四川高考)H、O、F、Ca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解析】 A项,Cl、P在同一周期,r(P)>r(Cl);B项,Mg、Si、S在同一周期,半径依次减小,S和O在同一主族,r(S)>r(O),正确;C项,Al、Na在同一周期,r(Na)>r(Al);D项,O、F在同一周期,r(O)>r(F)。
【答案】 B
考向2 粒子半径大小推断位置
8.X、Y、Z是三种主族元素,如果Xn+阳离子与Yn-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n-阴离子半径大于Yn-阴离子半径,则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Z>X>Y B.X>Y>Z C.Z>Y>X D.X>Z>Y
【解析】 Xn+、Yn-电子层相同,且半径Zn->Yn-可确定X、Y、Z三者的相对位置为
…… Y X …… Z 。
【答案】 A
(Z)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性
高考母题
(2010·北京高考节选)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
中
溶
液
发
生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_______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解析】 本题以卤素性质递变的知识来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题目涉及的反应原理有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Cl2+2KI===2KCl+I2,Cl2+2NaBr===2NaCl+Br2,Br2+2KI===2KBr+I2。
【答案】 (1)淀粉KI试纸变蓝 (2)Cl2+2Br-===Br2+2Cl-
(3)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
(4)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教材溯源
(人教必修2P15~16科学探究)
1.Na、Mg、Al的金属性实验探究 ①与H2O或酸反应的难易 ②氢氧化物碱性强弱
2.Si、P、S、Cl的非金属性实验探究 ①与H2化合的难易 ②最高价含氧酸的强弱
命题展望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及其化合物性质比较是高考的热点,教材以第三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比较进行的实验探究为题源,进行命题设计,今后命题还可能从下面几点进行关注。
1.比较金属Na、Mg、Al金属性强弱的实验依据有哪些? 【提示】 ①与H2O反应难易 ②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 ③碱性NaOH>Mg(OH)2>Al(OH)3。
2.比较C、Si的非金属性强弱依据有哪些?
【提示】 ①稳定性CH4>SiH4 ②酸性:H2CO3>H2SiO3。 3.比较S、Cl非金属性强弱依据有哪些?
【提示】 ①稳定性:H2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