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订……线……………………………………………………………………………………………………………
《网络安全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网络安全技术 英语名称: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专业支持必修 学分学时数:4/64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修(制)订人: 修(制)订日期:2009年2月6日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审定人: 审定日期: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新兴科学,属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普专、远程)的专业限选课程,为学生的选修课。实施网络安全的首要工作就是要进行网络防范设置。深入细致的安全防范是成功阻止利用计算机网络犯罪的途径,缺乏安全防范的网络必然是不稳定的网络,其稳定性、扩展性、安全性、可管理性没有保证。本课程在介绍计算机网路安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深入细致的介绍了网络安全设置的方法和经验。并且配合必要的实验,和具体的网络安全案例,使学生顺利掌握网络安全的方法。
(二)课程目的
1.使学生对网络安全技术从整体上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2.了解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面临的挑战和现状。 3.了解网络安全技术研究的内容,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4.掌握网络安全体系的架构,了解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掌握入侵检测的技术和手段。 5.了解网络安全应用领域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安全技术基础绪论(4学时)
1、讲授内容:
开放与安全的冲突;面临的挑战;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内容;当前状况。 2、教学要求:
了解:开放与安全的冲突
……………………………………………………………………装……订……线…………………………………………………………………………………………………………… 理解:面临的挑战
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内容 3、教学重点:
安全面临的挑战(不安全的原因、安全的可行性、威胁的来源、安全威胁类型、攻击类型) 4、难点: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内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含义、网络安全涉及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基本安全技术(10学时)
1、讲授内容:
加密技术:密码系统基本概念与安全强度;密码分析;对称密钥密码体制与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Hash函数; 完善保密
身份鉴别:基于对称密钥密码体制的身份鉴别;基于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的身份鉴别;基于KDC的身份鉴别;基于证书的身份鉴别;比较与分析
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概念;访问控制列表; UNIX中的访问控制;NT中的访问控制 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方法;RSA签名方案 2、教学要求:
理解:身份鉴别、访问控制的技术要点和应用 掌握:加密技术 3、教学重点:
加密技术、身份鉴别、访问控制、数字签名方法 4、难点: 加密技术
第三章:计算机病毒 (6学时)
1、讲授内容:
病毒基本概念;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类型;计算机病毒结构;计算机病毒特性;计算机病毒传染机制。DOS平台病毒;软引导记录病毒功能;主引导记录病毒;分区引导记录病毒;文件型病毒;混合型病毒。WINDOWS平台病毒;WINDOWS系统病毒;WINDOWS典型病毒。网络病毒与防护:网络病毒的特点;网络防毒措施;常见网络病毒。 2、教学要求:
了解:病毒的发展趋势和技术防范。 理解:病毒的传染机制 掌握:病毒基本概念 3、教学重点:
病毒基本概念、网络病毒与防护 4、难点:WINDOWS平台病毒
第四章:网络安全问题(6学时)
1、讲授内容:
……………………………………………………………………装……订……线…………………………………………………………………………………………………………… 网络安全问题概述:网络安全的基本目标与威胁;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加密策略:端对端加密;链路加密。访问控制与鉴别:网络用户管理;访问控制策略;对端口的控制。信息流量控制:填充信息流量;路由控制。网络数据完整性:威胁数据完整性的因素;数据完整性保护措施。局域网安全:总线网 、 星型网、环型网。 2、教学要求:
了解:网络安全的整体问题
理解:网络数据完整性掌握:网络加密策略、访问控制与鉴别 3、教学重点:
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加密策略、访问控制与鉴别 4、难点: 网络数据完整性。
第五章: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结构(8学时)
1、讲授内容:
网络基本参考模型:概述、组织结构、协议层提供的服务、通信实例
安全体系结构框架:开放式网络环境;安全原则;安全策略的配置;安全策略的实现原则;安全策略的实现框架;具体实现的步骤;与网络和应用程序相关的安全
安全服务与安全机制:安全背景知识;安全服务;特定的安全机制;普遍性的安全机制;服务、机制与层的关系;安全服务与安全机制的配置;安全服务与机制配置的理由
安全策略:安全策略;基于身份与基于规则的安全策略;安全策略与授权;安全策略与标记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分类
网络多级安全:可信网络基:安全通信服务器:多级安全信道 2、教学要求:
了解:安全体系结构框架 理解:安全服务与安全机制 掌握:安全策略与安全管理。 3、教学重点:
网络基本参考模型、安全体系结构框架 4、难点:
安全服务与安全机制、安全策略、安全管理
第六章:网络攻击(6学时)
1、讲授内容:
网络攻击概念:网络攻击;网络攻击的一般过程;一个网络攻击的组成。网络攻击手段:E-MAIL炸弹;逻辑炸弹;拒绝服务攻击;特洛伊木马;口令入侵;网络窃听;IP欺骗。应用层攻击:基于Telnet的攻击;基于FTP的攻击;基于Finger的攻击;基于IP源端路由选择的攻击。安全漏洞:漏洞的概念;利用Windows NT漏洞进行攻击;利用UNIX的漏洞进行攻击。 2、教学要求:
了解:网络攻击的一般过程和安全漏洞
…………………… 理解:网络攻击的手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