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下学期期末原创卷B卷
七年级语文·全解全析
1.【答案】D(4分)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A项,“锲”读qiè。B项,“燕”读yān。C项,“迸”读bèng。 2.【答案】B(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A项,“仙露琼桨”应改为“仙露琼浆”。C项,“竹蔑”应改为“竹篾”。D项,“千均重负”应改为“千钧重负”。 3.【答案】D(4分)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A项,“巧夺天工”是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都是自然景观,不是人工。B项,“不耻下问”的意思是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这里用于向老师请教,身份不恰当。C项,“左右逢源”原指知识广博,应付自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有时也用来讽刺为人圆滑,善于投机。用在这里不恰当。 4.【答案】D(4分)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A项,成分赘余,“大约”“左右”应删除一个。B项,主语残缺,删除“由于”。C项,搭配不当,删除“能否”。 5.【答案】B(4分)
【解析】B项,孙侦探敲诈的是祥子准备买车的钱,而不是敲诈祥子买的车。 6.【答案】B(3分)
【解析】B项,“物理”在这里是古今异义词,“事物的道理、规律”的意思。 7.【答案】D(3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要确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
语文 第1页(共4页)
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D项,都是“在”的意思。A项,这;表判断。B项,表被动;和“以”连用,认为。C项,代词,代指这件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8.【答案】C(3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文言文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文章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C项表述错误,按照老河兵的说法,果然在上游几里之外找到了石兽,证明了老河兵的经验丰富,说明做事情不可“据理臆断”。 9.【答案】其 所 居 堂 屋 敝/子 弟 请 加 修 葺(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住的堂屋坏了,弟子请求修理。根据句子意思划分停顿即可。
10.【答案】这个时节正好是冬天,墙壁与瓦石之间,有许多虫子在这里居住,不可以伤害它们的生命。(3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方”“蛰”“伤”等词语。同时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11.【答案】冬日不修敝屋 仁心爱物(3分)
【解析】本题考查情节概括和人物形象概括。可用原文来回答。要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短文通过“不以个人喜怒杀人”和“冬日不修敝屋”这两件事,表现了曹武惠王“仁心爱物”的德行。
【参考译文】武惠王曹彬,国家的名将,创下了鼎盛的战绩,没人比得过他。他曾经说过:“我当将领以来,杀了很多人,但是从来没有因为个人的喜怒而轻易杀一人。”他住的堂屋坏了,弟子请求修理,曹彬说:“这个时节正好是冬天,墙壁与瓦石之间,有许多虫子在这里居住,不可以伤害它们的生命。”他就是这样仁慈地爱护生灵的。
12.【答案】①描写暮春草堂周围的景色,营造春光逝去、凋零空寂的氛围;②以“鸟稀”“花尽”“花飞”反衬幽竹的“不改清阴”。(4分)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在全诗中的作用,解答时需要结合全诗作答。“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的意思是:山谷口已是暮春凋残,黄莺儿的叫声几乎听不到了,迎春花早已开过,只有片片杏花飞落芳尘。
语文 第2页(共4页)
此句写景,写出了暮春时节春光已逝。前两句中的“鸟稀”“花尽”“花飞”同时衬托了幽竹的“不改清阴”。 13.【答案】表达了诗人对翠绿葱茏的幽竹的喜爱,对不为俗世的节操所约束的礼赞。(4分)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要结合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的意思是:春去匆匆,山窗下的修竹实在幽雅,惹人怜爱;它依旧苍劲葱茏,等待着我的归来。此句寄寓了诗人对幽竹的赞美,对那种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畏俗屈的高尚节操的礼赞。
14.【答案】(1)万里赴戎机 (2)双袖龙钟泪不干 (3)贾生才调更无伦 (4)政入万山围子里 (5)闲敲棋子落灯花 (6)落红不是无情物 (7)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每空1分,有错别字则空不得分)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考生除了死记硬背,还要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写出最准确的答案。本题重点注意“戎”“苔”等字的书写。 15.【答案】(1)把“漂泊”改为“飘逸”。(2分) (2)示例:没有花朵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3分)
【解析】(1)漂泊:比喻生活不固定,居无定所,犹如在水上漂流。不能用来形容“白云”,改为“飘逸”。(2)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本句的例句由两分句构成,注意它们之间的意义关联,按照其主题内容仿写即可。
16.【答案】说明孙悟空不被腐蚀是有特殊原因的,这与金箍棒形成对比,突出金箍棒本身的抗腐蚀能力特别强。(意思符合即可)(4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从原文“猴哥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内炼就了一身铜皮铁骨……想要逃过浩劫可就有点难度了”可知,这里是借孙悟空不被腐蚀是有原因的,来强调金箍棒的抗腐蚀能力之强,令人印象深刻。
17.【答案】①金箍棒的来历。②金箍棒的用处。③金箍棒的属性。(4分)
【解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题,考查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能力。从第⑥段“那本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河浅深的一个定子”可知,这句话介绍的是金箍棒的来源与作用;从“密度特别大,又有很多特殊属性,用于测量江河的浅深”可知,说明内容包括“属性”“作用”两个方面。据此可以得出问题的答案。 18.【答案】以人们熟悉的事物去说明陌生的科学知识,能使文章具体生动(富有趣味),引发读者兴趣,便于读者理解。(4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说明文的写作技巧,要结合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目的来分析。由大家熟悉的金箍棒来介绍各种金属,一是可以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二是介绍的金属是大家陌生的,用熟悉的事物来介绍,也便于读者理解。
语文 第3页(共4页)
19.【答案】“尴尬”的本义是神情态度不自然。在这里是指“我”无意中发现了乔的隐私(右膝盖之下是空的或者是发现了假肢),感觉自己对乔的自尊造成伤害后内心的不自然;表现了“我”对乔的歉意以及不知道该怎么办的心理。(4分)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语境义的理解与作用分析。解答此题可在理解词语本义的基础上,结合前后内容来分析。“尴尬”的本义是神情态度不自然。在这里指“我”无意中发现了乔的假肢,觉得自己会对乔的自尊造成伤害而内心不自然;在这里应该“尴尬”的是乔,而她却表现得很平静,可见她的豁达,而“我”却是不知所措,形象地表现了“我”的慌乱,为下文的感悟作铺垫。
20.【答案】运用比喻修辞,把乔比作天边的一颗星星,她给像“我”一样身处困境中的人带来光亮、希望。表达了“我”对乔的感激、赞美之情。(6分)
【解析】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这句话可以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把“乔”比作“天边的一颗星星”,生动地说明她给像“我”一样身处困境中的人带来光亮、希望,表达了“我”对乔的感激、赞美之情。
21.【答案】照应文章标题;总结全文;升华主题,鼓励人们在困境中不要迷茫绝望,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努力战胜自我,相信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4分)
【解析】本题考查段落在文中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特殊段落在文中的一般作用。首段的作用一般是引出下文,开篇点题,点明中心等;中间段的作用一般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篇末点题,点明主旨,深化主旨,升华主题等。从结构上看,末段总结全文,并篇末点题;从内容上看,作者用这一富有诗意的句子,升华主题,鼓励人们在困境中不要迷茫绝望,要如乔一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创造出精彩的人生。
22.【答案】提示:结合文章中心,表达自己的观点(面对困境、挫折应有的态度);联系恰当的生活实际并简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6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结合文章的主旨,从生活实际谈起,表达出面对困境、挫折应有的态度,语言流畅即可。 23.【立意指津】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难度较大。题目“追寻”包含“追随”“追求”“追忆”等意思。从题干所给的材料分析,本题目应该理解为“追忆”,“追忆”的对象可以是英雄、伟人、父母、老师、朋友、同学等。本题可以这样构思:通过回忆自己最熟悉、最亲密的人的事情,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反映出人物高尚的精神、品质及其对自己的影响。可以采用细节描写、以小见大等手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语文 第4页(共4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