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呈跳跃式增长,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劲松东三社区内停车位已趋于饱和,甚至供不应求。虽然社区内配建指标及周边停车场逐步增加,但与机动车的增长速度相比,仍然无法满足停车需求,导致基本车位严重缺失,因停车难、停车乱引发的各类问题都非常突出,社区整体环境遭到破坏,社区内部交通安全问题严重。
2、法律法规缺失,管理无法可依
社区内交通管理主体不够明确,交通部门只管城区主干道,而对社区内道路则交由社区委员会管理及车辆管理公司,但其职权限制在只能处理违章占道问题,对于车辆的其它违章行为,不具有依法管理的主体资格和处置权限。同时现有的交通法律法规对小区停车管理缺乏相应的规范,社区停车管理目前尚处在无法可依的状况。
3、停车设施落后,服务运行不畅
类似于劲松东三社区这样的老旧小区在北京不少地段都存在,因为凡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设的家属区,基本都没有规划设计停车位。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社区内虽规划、增建的停车位,但是智能化、信息化的停车信息系统并未进入社区,社区内的自动化设备仅限于横杆和出入后出的摄像头,对于车位引导等智能管理技术存在严重不足。这是造成社区内居民停车服务水平落后,管理运行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社区内无序乱停、私设地桩地锁现象频发的原因之一。
(二)社区停车的改进意见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进步,机动车保有量越来越多,对于居住在此类老旧小区的居民来说,停车难的问题愈发显得突出。如何解决此类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合理规划布局,建设停车设施 (1)利用原小区内的公共用地进行改造。
劲松东三社区居民楼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住宅楼房比较低,一般在6层以下,
第19页 共33页
而楼间距相对较大,这一区域有的规划为存放杂物的小房,有的规划为绿地;而在小区内的道路规划方面,道路两侧布设较多的电线杆;小区内还设有非机动车停车场,这就为实施车位改造打下了基础。
图18 社区内公共空地
这样的改造一般需经过社区居民委员会同意即开始实施。改造后的车位收费标准仍按照原有停车位收费标准,由车辆管理单位收取,用于支付车辆管理单位的委托费用,和小区停车设施的改善。
(2)利用居住区附近的经营性停车场
劲松东三社区内有华腾大厦停车场为经营性停车场,社区居民委员会可与相关单位进行协商,达成协议,不但可以解决小区内数十辆机动车的停车问题,同时还为经营性停车场带来相对固定的收入,使社区居民委员会、居民、经营性停车场三方都满意。对于经营性停车场高于社区居民停车场的收费,由社区居民停车场的日常收入中支出补贴。
(3)利用居民区附近的单位、大院停车位。
高效利用现有停车资源。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合理分配现有资源,尤其是在停车泊位紧张的小区。要积极鼓励单位夜间和双休日有偿开放停车场地。劲松东社区三区内有北京市妇女儿童社会服务中心和耀贵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两家单位均设有停车场,分别能停车30辆和15辆,停车场不对外开放。
社区居民委员会可与相关单位进行协商,利用这两处停车场夜间使用率低的特点,开放错时停车,不但可以解决小区40-50辆机动车的停车问题,同时还为
第20页 共33页
北京市妇女儿童社会服务中心和耀贵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带来相对固定的收入,使社区居民委员会、居民、相关单位三方都满意,实现共赢。
(4)利用社区附近主干道划定
在夜间车流量小、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附近道路宽畅的主干道,划出一定数量的停车泊位供居民停车,由交通部门主管,街道或小区确定专人协助管理。
劲松东三社区北门处的劲松路南侧辅路,目前为临时占道停车场,未进行划线管理,没有专人进行管理。建议引进停车管理单位对停车场进行专业管理,收费标准与社区内相同,并指派专人开展停车位引导等服务;同时,安装监控设施,提高停车安全系数,吸引社区居民在此处停车。
2、提高运行水平,加强管理服务 (1)改善管理体制,明确管理主体
进一步完善小区内部动、静交通的管理体制,明确住宅小区交通管理主体和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资,有效落实小区停车管理责任,切实解决目前小区内停车管理主体不明、职贵不清、无章可循的状况。处理好社区居民委员会、车辆管理单位与政府部门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的关系。
(2)制定停车政策,加强政府监管
要多方协作,密切配合,规范管理,切实解决小区停车难和乱停车问题。一是政府的规划、交通、市政、物业管理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对老旧小区的停车管理,制定相关政策化解停车矛盾。社区内停车位作为非营业性公建配套设施认定,不得对外销售,配建的车位要以保本微利的价格出售或出租给居民;凡购买或租用的车位,不得用于盈利性经营,不得改变其使用功能。
3、推进信息化,加强自治管理
车辆管理单位加强对社区内的停车管理,配合社区居民委员会共同制定小区停车管理制度,针对小区车多库少的实际情况,对社区道路进行合理划线,实行定时单侧停车、单向行驶的形式,确保行车路线畅通,清除私设地桩地锁及无序停车,提高小区车位利用率,切实做好小区车辆通行和停放秩序的管理。充分发
第21页 共33页
挥居民自治作用,督促车辆管理单位加强车辆停放管理。提高停车场设施管理水平,做到场地设施布置规范化、环境生态化、设施自动化。将先进技术应用于停车场的自动化管理系统之中。
4、利用收费向导,分流定点停车 (1)合理利用停车收费导向作用
停车收费的设置应当具有导向性。停车收费作为规范停车行为的调控杠杆,对停车的导向作用明显。比如目前地下停车收费较地上高,这种收费政策会造成车主不愿将车停到地下形成有库无车、地面乱停车的尴尬局面。仔细分析地面停车不仅占用小区公共的绿化面积、活动空间、造成噪音、景观等污染。还享受便捷的服务,属于侵占他人利益、方便自己的行为。因此,在建有立体停车设施的小区收费导向应当采用露天停车收费高于立体停车,促使人们停车有序,不侵占公共活动空间。利用收费的手段合理配盆停车资源,是规范管理人们停车行为的有效方式。
(2)合理分流,定点停车
车辆管理单位对不同类型的车辆进行合理分流,住宅区内划定停车区域和停车泊位线,实行定点定车,有偿使用。对临时来客停车加强管理,确保消防救援通道畅通,对被移作他用或没有使用的停车库应尽快恢复停车功能。
第22页 共33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