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为老舍先生画像,四面都是花,老舍先生坐在百花丛中的藤椅里,微仰着头,意态悠远。老舍先生爱花,真是到了爱花成性的地步,不是可有可无的了。
②有时候,老舍先生正在工作,请客人稍候,你也不会觉得闷得慌。你可以看看花。如果是夏天,就可以闻到一阵一阵香白杏的甜香味儿。一大盘香白杏放在条案上,那是专门为了闻香而摆设的。你还可以站起来看看西壁上挂的画。
③老舍先生藏画甚富,大都是精品。所藏齐白石的画可谓“绝品”。壁上所挂的画是时常更换的。挂的时间较久的,是白石老人应老舍点题而画的四幅屏。其中一幅是很多人在文章里提到过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蛙声”如何画?白石老人只画了一脉活泼的流泉,两旁是乌黑的石崖,画的下端画了几只摆尾的蝌蚪。画刚刚裱起来时,我上老舍先生家去,老舍先生对白石老人的设想赞叹不止。
④老舍先生极其爱重齐白石,谈起来时总是充满感情。老舍先生谈这四幅里原来点的题有一句是苏曼殊的诗,要求画卷心的芭蕉。老人踌躇了很久,终于没有应命,因为他想不起芭蕉的心是左旋还是右旋的了,不能胡画。老舍先生说:“老人是认真的。”老舍先生谈起过,一次要拍齐白石的画的电影,想要他拿出几张得意的画来,老人说:“没有!”后来由他的学生再三说服动员,他才从画案的隙缝中取出一卷,外面裹着好几层报纸,写着四个大字:“此是废纸。”打开一看,都是惊人的杰作。白石老人家里人口很多,每天煮饭的米都是老人亲自量,用一个香烟罐头。“一下、两下、三下……行了!”——“再添一点,再添一点!”——“吃那么多呀!”有人曾提出把老人接出来住,这么大岁数了,不要再操心这样的家庭琐事。老舍先生知道了,给拦了,说:“别!他这么着惯了。不叫他干这些,他就活不成了。”老舍先生的意见表现了他对人的理解,对一个人生活习惯的尊重,同时也表现了对白石老人真正的关怀。
⑤老舍先生很好客。每天下午,来访的客人不断。老舍先生都是以礼相待,谈得很投机。每年,老舍先生要把市文联的同仁约到家里聚两次。一次是菊花开的时候,赏菊。一次是他的生日,——我记得是腊月二十三。酒菜丰盛,而有特点。酒是“敞开供应”,汾酒、竹叶青、伏特卡,愿意喝什么喝什么,能喝多少喝多少。有一次很郑重地拿出一瓶葡萄酒,说是毛主席送来的,让大家都喝一点。菜是老舍先生亲自掂配的。老舍先生有意叫大家尝尝地道的北京风味。我记得有次用一瓷钵芝麻酱炮黄花鱼。这道菜我从未吃过,以后也再没有吃过。老舍家的芥末墩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芥末墩!
⑥老舍先生是市文联的主席,对他下面的干部很了解,也很爱护。当时市文联的干部不多,老舍先生对每个人都相当清楚。他不看干部的档案,也从不找人“个别谈话”,只是从平常的谈吐中就了解一个人的水平和才气,那是比看档案要准确得多的。老舍先生爱才。我在市文联几年,始终感到领导我们的是一位作家。他和我们的关系是前辈与后辈的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
⑦作为一个北京市的文化工作的负责人,他常常想着一些别人没有想到或想不到的问题。
⑧北京解放前有一些盲艺人,他们沿街卖艺,有的还兼带算命,生活很苦。他们的“玩意儿”和睁眼的艺人不全一样。老舍先生和一些盲艺人熟识,提议把这些言艺人组织起来,使他们的生活有出路,别让他们的“玩意儿”跑了。为了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他把言艺人请到市文联演唱了一次。老舍先生亲自主持,作了介绍,还特烦两位老艺人翟少平、王秀卿
唱了一段《当皮箱》。这是一个喜剧性的牌子曲,里面有一个人物是当铺的掌柜,说山西话;有一个牌子叫“鹦哥调”,句尾的和声用喉舌作出有点像母猪拱食的声音,很特别,很逗。这个段子和这个牌子,是睁眼艺人没有的。老舍先生那天显得很兴奋。
⑨一九五四年,我调离北京市文联,以后就很少上老舍先生家里去了。听说他有时还提到我。
(选自《汪曾祺散文》,有删改)
(1)请将作者回忆老舍先生的生活小事补充完整。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结交齐白石;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⑥关心街头盲艺人。
(2)从第③—④段中可以看出老舍先生爱重齐白石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3)文章题为《老舍先生》,第⑧段却用“闲笔”写盲艺人,有什么作用? (4)请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四面都是花,老舍先生坐在百花丛中的藤椅里,微仰着头,意态悠远。(从人物描写角度)
②老舍家的芥末墩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芥末墩!(从修辞角度)
(5)狂曾祺的散文“淡而有味、有情”。结合本文分析第⑨段蕴含作者的哪些情感? 【答案】 (1)喜欢种花赏花;喜欢藏画;对客人以礼相待(好客);爱护身边的干部(爱才)
(2)①绘画独具匠心,构思精巧(齐白石画“蛙声十里出山泉”图);②绘画态度认真,作风严谨(齐白石拒画卷心芭蕉);③淡泊名利(齐白石不愿意拿出得意之作拍电影);④勤俭持家,热爱生活,本真。(齐白石亲自量米煮饭等细节)。
(3)写老舍关心民间艺人(或保护民俗文化),表现他平易、亲和、善良的性情。还照应了前文的“他常常想着一些别人没有想到或想不到的问题。
(4)①神态(动作)描写,刻画老舍先生在花丛中的神情姿态,表现他爱花成性、富有生活情趣。②夸张,突出强调老舍先生掂配的北京风味菜地道好吃,表现老舍先生好客(或对客人以礼相待)。
(5)调离后对老舍先生的怀念之情;对自己能得到文学前辈厚爱的得意之情;对多年前受到老舍先生提携的感激之情。
【解析】【分析】(1)第2段是写爱花成性。第3、4段写喜欢藏画。第5段是写热情好客。第6段是爱护身边的干部。
(2)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筛选出相关的语言材料,选好答题的角度,组织好答题的语言。快速浏览全文,验证答案。如第3段“‘蛙声十里出山泉’。‘蛙声’如何画?白石老人只画了一脉活泼的流泉,两旁是乌黑的石崖,画的下端画了几只摆尾的蝌蚪。画刚刚裱起来时,我上老舍先生家去,老舍先生对白石老人的设想赞叹不止”等句是说老舍认为齐白石的绘画独具匠心,构思精巧。再如从第4段“老人踌躇了很久,终于没有应命,因为他想不起
芭蕉的心是左旋还是右旋的了,不能胡画”等句分析,可见老舍认为齐白石绘画态度认真,作风严谨。再如从“一次要拍齐白石的画的电影,想要他拿出几张得意的画来,老人说:‘没有’”,可见齐白石老人淡泊名利高尚品质。这些都是老舍先生爱重齐白石的地方。 (3)要读懂第⑤段前后的情节内容,并联系老舍先生的性格作答。老舍先生提议并组织盲艺人演出,是为了盲艺人的生活有出路和不让盲艺人的技艺就此消失。表现了老舍先生富有爱心和自觉保护民间技艺的责任感。在结构上,照应了上文,使文章一气贯通。答题时,一定要联系到人物形象和崇高品质。
(4)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分别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和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作答。①“老舍先生坐在百花丛中的藤椅里”为动作描写,“微仰着头,意态悠远”为神态描写。答作用时除了答出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人物的神情姿态外,还要答出人物爱花成性的生活情趣。②“老舍家的芥末墩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芥末墩”一句明显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用以表现老舍先生的热情好客。答题时要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的性格特点。(5)提干要求结合本文分析第9段蕴含作者的情感。答此题,要读懂本文内容。“一九五四年,我调离北京市文联,以后就很少上老舍先生家里去了”这是说调离后对老舍先生的怀念之情。“听说他有时还提到我”是说对自己能得到文学前辈厚爱感到得意,同时这句话里还暗含着作者对老舍先生提携的感激。这样的题,可以把整个长句子零打碎敲,分层分析,分步作答。
故答案为:⑴ 喜欢种花赏花 ; 喜欢藏画 ; 对客人以礼相待(好客) ; 爱护身边的干部(爱才)
⑵ ①绘画独具匠心,构思精巧(齐白石画“蛙声十里出山泉”图);②绘画态度认真,作风严谨(齐白石拒画卷心芭蕉);③淡泊名利(齐白石不愿意拿出得意之作拍电影);④勤俭持家,热爱生活,本真。(齐白石亲自量米煮饭等细节)。
⑶ 写老舍关心民间艺人(或保护民俗文化),表现他平易、亲和、善良的性情。还照应了前文的“他常常想着一些别人没有想到或想不到的问题。
⑷ ①神态(动作)描写,刻画老舍先生在花丛中的神情姿态,表现他爱花成性、富有生活情趣。②夸张,突出强调老舍先生掂配的北京风味菜地道好吃,表现老舍先生好客(或对客人以礼相待)。
⑸ 调离后对老舍先生的怀念之情;对自己能得到文学前辈厚爱的得意之情;对多年前受到老舍先生提携的感激之情。
【点评】⑴信息筛选、概括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还是综合,局部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⑵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做这类题目的方法是:找出与题目相关的段落原文,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找准关键词,准确概括。可从绘画及态度和齐白石的为人等方面来作答。
⑶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语段作用的能力。理解文中重要语段作用一般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个是结构上的作用,一个是内容上的作用。 第⑧段却用“闲笔”写盲艺人 照应了前文的“他常常想着一些别人没有想到或想不到的问题。
⑷此题考查学生对语句(词语)的赏析能力。语句赏析的角度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手法(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对比手法、象征等)、内容、情感等。赏析的答题模式:该句运用了……(修辞、词语、写作手法、句式等),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的特点,突出了……品质,表达了作者……情感。本题要求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
⑸解答此类试题,需要认真阅读选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行文思路,体会作者情感 ,从中筛选出有关作者的情感的语句,加以整理归纳即可。
5.阅读《天使》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天 使
①小时候,我是一个捣蛋、不爱学习又极爱报复的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父母和老师、兄弟和同学都极其厌恶我,然而,在心里我渴望着大家的关爱,就像人们渴望上帝的福泽一样。我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常常默默祈祷:上帝啊!给我善良、给我宽厚、给我聪明吧,我也想如卡尔列一样成为同学们的榜样。可是,上帝正患耳疾,我的祈祷没有一句应验。我依然是个令人生厌的坏孩子,甚至因为我,没有老师愿意带我们这个班。 ②三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她就是年轻的玛丽娅小姐。玛丽娅小姐刚一站到讲台上,整个班里都沸腾了,她太漂亮啦!我带头吹口哨、飞吻、往空中扔书本,好多男生跟我学,我们的吵闹声几乎要把房顶掀开。
③玛丽娅小姐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大声叫嚷“安静!安静!”,她始终面带微笑在望着我们。奇怪,这样我反而感到很无聊,于是,我打一个手势,大家立即停止了胡闹。玛丽娅小姐开始自我介绍,当她转身想把自己的名字写到黑板上时,才发现讲桌上没有粉笔,我注意到她的眉头皱了一下,很快又舒展了。心想:糟了,她肯定识破了我们的把戏。但是,玛丽娅小姐却转过身来问:“谁愿意替老师去拿盒粉笔?”刚刚平静下来的沸腾又开始了,怪声怪气的笑声再次淹没了整个教室,好多男生争着去干这件事。
④玛丽娅小姐请大家不要争,她会挑一个最合适的人选。玛丽娅走下讲台,仔细查看了每一个人,最后她说:“基恩,你去吧。”我说:“为什么是我?”“因为我看得出你热情、机灵又具号召力,我相信你会把事情做得很好。”
⑤我热情?我机灵?我具有号召力?我竟然有这么多优点?玛丽娅一眼就看出了我的优点!要知道,在此之前从未有人说过我哪怕一点点的好处,甚至我自己也认为我是一个被上帝抛弃的孩子。
⑥我很快取回一盒粉笔,因为它就藏在教室后面的草丛里。当我正要把粉笔递给玛丽娅小姐时,我发现我的手指甲缝里存满了污垢,衬衣袖口开了线,裤腿上溅满了泥点,更糟糕的是我五个脚趾全从破了口的鞋子里露出了头。我很不好意思,可玛丽娅小姐一点也不在意这些,她接粉笔的时候给了我一个天使般的微笑。
⑦从此,我决定做一个上进、体面的人,因为我知道天使正在注视着我。 (1)请概述文章第①自然段的内容及作用。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