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1古诗三首》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2:36: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课件出示25)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吟诵感悟,想象画面

1.带着问题,再读古诗《三衢道中》。(课件出示26)

(1)作者是在什么时间游于三衢山中的?他的行程路线怎样?

(2)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插图和注释进行想象,并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3)想一想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3.全班交流。

(1)梅子黄时,正值雨季,而天气却(学生填空:日日晴),给人以之情(喜悦)。(板书:梅黄一日日晴)

【设计意图:用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就是理解感悟的过程。】

(2)读第2句“小溪泛尽却山行”,说说这句话 写了什么? (一“溪”、一“山”、一“泛”、一“行”, 不仅表明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板书:溪—泛、山—行)“却”在这里是“再”的意思。

(3)哪句话是写作者沿途所见?(出示3、4句)

想象交流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不减”“添”分别解释成什么?(不减:并没有 少多少,差不多。添:增添)(板书:不减一添)

正当诗人有些失望的时候,却看到树上黄鹂的美

丽,听到其叫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 齐读后两句。

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语填写后两句。 绿阴不减来时路,(不但) 添得黄鹂四五声。(而且)

说出了诗人的惊喜心情,该怎么读这两句?(男 女分工读) 4.带着喜悦之情配乐诵读。 四、图文对照,熟读成诵 1.看图读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 2.指名带着感情配乐诵读两首诗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增强语感,增加积累,真切地感受到古诗所描写的3.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4.在齐诵本诗。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27生字田字格课件)梅 溪 泛 减 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声字结构规律识记:梅 溪 泛 减 形近字比较:海一梅 喊一减 眨一泛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 “梅 溪 泛 减”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提醒学生注意: “梅”右下的“母”笔顺是:竖折/竖弯,横折钩,点,横,点。 “溪”右边是“爫+幺+大”。“泛”的最后一笔是捺,要写得平一点,长一点。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分钟 板书 内容 三衢道中 [宋] 曾几 梅黄——日日晴 六、背诵这首古诗。 七、找一首含有本课时这首诗中景物的诗歌,与同学分享。 溪—泛、山—行 不减——添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字词 yàn zi yuān yānɡ huì chónɡ lú yá ( ) ( ) ( ) ( ) méi zi xiǎo xī fàn zhōu bù jiǎn ( ) ( ) ( ) ( ) 2.《绝句》的作者是 朝的诗人 ,被称为 。《惠崇春江晚景》的作者是 朝的诗人 。《三衢道中》的作者是 朝的诗人 。 3.把《三衢道中》相关的句子写下来。 (1)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yàn zi yuān yānɡ huì chónɡ lú yá 燕 子 鸳 鸯 惠 崇 芦 芽 méi zǐ xiǎo xī fàn zhōu bù jiǎn 梅 子 小 溪 泛 舟 不 减 2.唐 杜甫 诗圣 宋苏轼 宋 曾几 3.(1)小溪泛尽却山行(2)绿阴不减来时路 (3)梅子黄时日日晴(4)添得黄鹂四五声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注重朗读,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感知诗的大意,读准诗的节奏。通过朗读、背诵增强语感,增加积累。 2.中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感受诗的内容,充分领悟诗人的情感,所以,不能单单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应引导学进行感悟。 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在学习古诗中,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方法、步骤。课堂上,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学这首古诗。由于学生学习的目的明确,孩子们从学诗题、理解诗意到感悟诗情都很积极,教学过程进行得也较为顺利。 3.巧设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不足之处: 由于放手学生自主探究,学生组织管理做的不太好,课堂气氛过于活跃,有些乱。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绝句·迟日江山丽》是杜甫写于成都草堂的一首五言绝句,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全诗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神的篇章。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为惠崇的画作的题画诗。诗歌语言精练,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全诗用白描手法简洁的写出了最富有特征的景物,使人如沐浴春风,如临其境。

《三衢道中》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写的。诗作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首句写出行时间,“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快要成熟的季节,往往多雨,但现在却“日日晴”,写天晴,也是写诗人的愉快心情。天晴人心也晴,那么明睸,那么开朗!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1古诗三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5hfz99i8597tl37kuug5o77k30e1i00qpd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