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政府政策 D.农村人口规模
10.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特点,错误的有( )。 A.存在区域性差异
B.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 D.劳动力选择性转移
C.以就地转移就业为主 二、思考题
1.如何理解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供给不足引发的工资上涨?
2.随着我国劳动力转移规模的不断扩大,应如何理解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3.随着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消耗殆尽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乡村振兴对于我国的意义是什么?
国家开放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 《农业经济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练习四
一、选择题
1.农业资金特征不包括( )。 A.功能性
B.农业资金的外部性 D.农业资金的高收益性
C.农业资金的政策性
2.农业财政资金不包括( )。 A.农业基本建设支出 C.城市道路建设支出
B.农林水气等部门的事业费 D.农业科技费用
3.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不包括( )。 A.生产的私人化 C.生产的规模化
B.生产的专业化 D.生产的市场化
4.一般地,可以按农业信贷资金( )的不同,把农业信贷资金划分为商业信贷黄金、合作信贷资金、政策信贷资金、民间信贷资金四种类型。
A.供给主体 C.供给客体
B.需求主体 D.需求客体
5.( )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A.协会
B.农户
C.组织
D.企业
6.农户的资金来源不包括( )。 A.非转移性收入 C.工资性收入
B.农业经营性收入 D.财产性收入
7.农户资金投资不涵盖( )。 A.农业设施建造支出
B.农业生产费用 D.城市建设费用
C.农产品存储、销售费用
8.以下( )不是财产性收入。 A.股票股息 B.补贴
C.存款利息
D.房租、地租
9.工资性收入不包括( )。 A.种植业收入 B.商业收入
C.建筑业收入 D.餐饮收入
10.农业信贷提供的对象为( )。
A.无业者 二、思考题
B.城市上班族 C.大学生 D.农业生产者
1.简述农业资金、农业财政资金、农业信贷资金、农户资金的含义。
2.简述农业资金非农化流动的原因。
3.农业投资如何影响农业增长?
国家开放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 《农业经济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练习五
一、选择题
1.( )是农业经营形式及其制度的总称,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经营范围下,以财产权益关系为前提的产权制度、积累和分配制度、管理与服务制度以及对外能够与市场经营相适应、对内能够整合资源和收益的组织载体。
A.农业经营体制 C.双层经营体制
B.经营体制 D.家庭承包经营
2.( )是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一个经营层次,是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 A.农村家庭承包经营 C.农业经营体制
B.集体统一经营 D.土地经营制度
3.土地的所有权与( )分离,是产生家庭经营这一基础层次的前提。 A.承包权
B.流转权
C.收益权
D.经营权
4.双层经营体制以( )为基础。 A.土地“两权”分离 C.双层经营结构
B.种植业 D.土地集体所有制
5.党的( )指出: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A.十七届三中全会 C.十六届三中全会
B.十五届三中全会 D.十三届八中全会
6.《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明确提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 )、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加快搞活土地经营权。
A.承包权
B.流转权
C.收益权
D.控制权
7.( )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被邓小平同志誉为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A.家庭承包经营制 C. 农业社会化服务
B.土地改革 D.双层经营体制
8.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了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
的具体政策,即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年。
A.30
B.15
C.25
D.60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农村实行的是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 )。 A.家庭经营制
B.合作制
D.小农户个体经营制度
C.小佃农经营制度
10.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核心内容是土地( )的承包。 A.控制权 二、思考题
1.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体现在哪里?
2.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3.我国统分结合的农业经营体制中分层经营存在的必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B.承包权
C.所有权 D.经营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