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知识)下午试卷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软弱下卧层验算时,在基础底面附加压力一定的条件下,软弱下卧层顶面附加压力Pz与E1/E2及z/b有关(E1为持力层的压缩模量,E2为软弱下卧层的压缩模量.z为持力层厚度,b为基础宽度),下列论述中( )项是正确观点的组合。
(A)软弱下卧层顶面附加压力Pz随E1/E2的增大而增大,随z/b的增大而减小
(B)软弱下卧层顶面附加压力Pz随z/6的增大而增大,随E1/E2的增大而减小
(C)软弱下卧层顶面附加压力Pz随E。/E:的增大而增大,随z/b的增大而增大
(D)软弱下卧层顶面附加压力Pz随z/6的增大而减小,随E1/E2的增大而减小
2 桥涵墩台的抗倾覆稳定系数k=y/e0,y为基底截面重心轴至截面最大受压边缘的距离,e0为偏心矩。对于宽度为6的矩形基础底面,当作用于基础上的力系使基础底面最小压力Pmin=0时,抗倾覆稳定系数应等于下列( )个数值。
(A)1.0
(B)2.0
(C)3.0
(D)3.5
3 某小区场地自然地面标高为5.500,室外设计地面标高为3.500,建筑物基础底面标高为1.500,室内地面标高4.200,正常压密均匀土层的天然重度为18.0 kN/m3,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5.000处。在平整场地以后开挖基槽,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底面的总压力120 kPa,计算沉降时基础底面附加压力应取用下列( )个数值。
(A)36 kPa
(B)48 kPa
(C)84 kPa
(D)120 kPa
4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规定,用该规范的地基承载力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需要满足下列( )项条件。
(A)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的零压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积的5%
(B)基础底面最小边缘压力等于零
(C)偏心矩小于或等于基础底面宽度的1/6
(D)基础底面最大边缘压力与最小边缘压力之比小于或等于1.5
5 箱形基础的埋置深度5m,原始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0.5处,作用在基础底面的总压力为P;如地下水位下降3m,基础底面平均附加压力的变化量将为下列( )个值。
(A)-30 kPa
(B)0
(C)+30 kPa
(D)+45 kPa
6 毛石混凝土组成的墙下条形基础,基础底面宽度b=2.0m,基础顶面的墙体宽度b0=1.0m,基础台阶宽高比1:1.00,此时基础高度H0应符合下列( )项要求。
(A)H0≥0.35m
(B)H0≥0.40m
(C)H0≥0.45m
(D)H0≥0.50m
7 对岩体完整的岩石地基,无载荷试验资料,通过钻探取芯,经试验得到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200 kPa。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此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取下列( )个数值。
(A)1100 kPa
(B)1000 kPa
(C)900 kPa
(D)880 kPa
8 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规定,在基础设计时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底面积及埋深时,传至基础上的荷载效应组合和相应的抗力应符合下列( )项要求。
(A)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B)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C)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永久组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D)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9 海港码头地基的沉降计算时,应注意某一最常遇到而作用历时最长的水位,目前采用的是下列( )种水位。
(A)平均水位
(B)设计低水位
(C)平均高水位
(D)设计高水位
10 某桩基工程场地由于地势低需进行大面积填土,为降低因填土引起的负摩阻力,减小沉降,降低造价,以采用下列( )种方案为最佳。
(A)成桩→填土→建厂房
(B)成桩→建厂房→填土
(C)填土→成桩→建厂房
(D)边填土、边成桩→建厂房
11 将土体视为弹性介质,采用m法计算桩的水平承载力和位移时,其水平抗力系数随深度变化图式为下列( )种情况。
(A)不随深度而变
(B)随深度线性增大
(C)随深度线性减小
(D)随深度非线性变化
12 其自由长度为lo,入土深度为h,且h<4.0/a(a为桩的变形系数)。下列四种情况中( )种情况对抵抗桩的压曲失稳最为有利(即桩的计算长度Lc最小)。
(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