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工程类试卷]2003年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知识)下午试卷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7:21: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E)只限于承受小偏心荷载基础的地基承载力

42 从下列关于软弱下卧层验算的论述中,指出( )观点与表述是不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的。

(A)附加压力扩散是按弹性理论应力分布原理计算的

(B)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需要经过深度修正和宽度修正

(C)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小于0.25时,可按照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的尺寸

(D)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大于0.50时,不需要考虑软弱下卧层影响,可只按照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的尺寸

(E)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计算时必须采用软弱下卧层土的有效重度

43 基础宽度为3m,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底面压力分布为三角形,最大边缘压力为80 kPa,最小边缘压力为零,基础埋置深度为2m,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的平均重度为20.0 kN/m。,下列论述中( )观点是正确的。

(A)计算基础结构内力时,基础底面压力的分布符合小偏心的规定

(B)按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尺寸时,基础底面压力分布的偏心已经超过了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规定

(C)作用于基础底面上的合力总和为240 kN/m

(D)作用于基础中轴线的力矩为60 kN?m

(E)按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尺寸,考虑偏心荷载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大于120 kPa才能满足设计要求

44 计算地基变形时,对于不同的结构应由不同的变形特征控制,下列( )项规定是正确的。

(A)砌体承重结构应由局部倾斜值控制

(B)框架结构应由相邻柱基的沉降差控制

(C)单层排架结构应由倾斜值控制

(D)多层或高层建筑应由整体倾斜值控制

(E)高耸结构应由局部倾斜值控制

45 对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一般结构,下列( )说法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的规定要求。

(A)阶梯形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300~500mm;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

(B)基础垫层的厚度应小于70mm,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C15

(C)扩展基础底板受力钢筋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也不宜小于100mm

(D)基础边长大于或等于2.5m时,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的0.9倍

(E)当有垫层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宜小于40mm

46 已知甲乙两条形基础如下图所示,上部荷载Fk2=2Fk1基础宽度B1=2m,B2=4m,基础埋深d1=d2,请判断下列( )种说法是正确的。(注:faz——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

值)

(A)甲基础faz大于乙基础

(B)乙基础的沉降量大于甲基础

(C)甲乙基础沉降相同

(D)甲乙基础faz相同

47 对于框架柱下单桩基础,一般需在纵横向设置联系梁,下列各项中( )是设置联系梁的主要功能。

(A)分担竖向荷载

(B)增强各基础的整体性和水平刚度,共同承受水平剪力

(C)分担柱脚力矩,增强柱脚嵌固效应,减小桩顶力矩

(D)提高桩基的竖向刚度

(E)提高桩的竖向抗拔承载力

48 为防止软土地基中沉井发生倾斜或超沉,通常可以采取以下哪些措施较为有效?

(A)控制均匀挖土,刃脚处挖土不宜过深

(B)采用泥浆套或空气幕下沉法

(C)设计时适当增大刃脚踏面宽度

(D)在下沉多的一边停止挖土,在下沉少的一边加快挖土

(E)进行抽水,以减小浮力

49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1994)的桩基沉降计算公式中,等效沉降系数ψe取值时,下列( )说法是正确的。

(A)与土的种类有关

(B)与沿承台短边(矩形布桩时)布桩多少有关

(C)与桩中心距大小有关

(D)与承台长宽比有关

(E)当承台尺寸、桩径、桩距相同时,桩愈长ψe值愈大,桩愈短ψe值愈小

50 下述关于群桩工作特点的描述中,( )是不正确的。

(A)对桩距大于6倍桩径的端承桩桩群,其总承载力等于各单桩承载力之和

(B)群桩效应主要针对端承桩而言

(C)桩距过小的群桩,应力叠加现象显著,桩土相对位移减小,桩侧阻力不能有效发挥

(D)应力叠加引起桩端平面应力增大,单位厚度的压缩变形减小

(E)桩数超过3根的桩基,均需考虑群桩效应

[工程类试卷]2003年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知识)下午试卷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5rlr2v0h36h1tx45d7638ccg96n4k006xh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