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3:07: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说课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中华传统文化”这组课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名扬中外的古代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但是文中所描述的北宋年间的画面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隔比较远,如何让学生了解名画,欣赏名画,感受名画的价值,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是有难度的。

备课时,我主要有以下两点想法:

一、将整节课置身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单元大背景下。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说过:我们不

但要让学生看到一片树叶,还要让他们找到这片树叶所在的枝条和大树,进而要让学生看到这棵树后面的一整片森林。刚巧这组课文有开展语文综合性活动的要求。因此,我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与整组课文以及学生课外学习的成果串起来,让学生通过这篇略读课文,通过《清明上河图》这一个例子,不仅将学习的方法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而且也将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自豪,由课堂延伸到更广阔的生活中。

二、研读这篇教材的时候,我始终思索着一个问题:这幅画究竟为什么能名扬天下?为此我查找了关于《清明上河图》的不少资料,然后联系我们的课文,归纳出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因为它非常写实地描绘了当时的风俗人情,是北宋社会的真实写照,为后世研究宋代社会各方面情况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因此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另一个原因就是张择端的画技高超,对画上的人、景、物刻画得细致传神,栩栩如生,这是画卷的艺术价值。正是因为有了历史和艺术上的双重价值使得这幅画享誉中外。

因此我在备课时紧紧抓住了题眼“名扬中外”和中心句“《清明上课图》使我们看到了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分三个层面展开教学:

第一层,利用课前填写的“资料卡”把第一、五两个自然段非常丰富非常重要但又非常琐碎的信息提炼出来,让学生初步认识这幅图历史悠久、有巨大的价值,从而感受“名扬中外”的涵义。这一步学生通过预习就能独立完成,课堂上只作简单交流。

接下来,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课文2-4自然段所描绘的画面,通过文字感受汴梁街头的热闹繁华,让学生在朗读体会中,感受到这幅画卷内容丰富,应有尽有,将当时的市井百态描绘得淋漓尽致,对后世研究北宋历史、文化、经济、生活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从而揭示出画作所具有的极高的历史价值。这是我走的第二层。解决这一层需要老师的帮助和引导,但对学生来说并不是难点,因此我在教学的时候也尽可能的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体现略读课文的特点。

第三层,我让学生再读2-4自然段,引导他们关注到这幅名画的艺术价值,着重理解课文中关于“传神”的那一段描写。这一段不但写出了画的传神,而且作者在表达上也极富特色,十分传神。因此我通过让学生圈词划句,反复朗读,想象画面,领悟到张择端画技的高超和作者写法的高妙。这一层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也是我本节课的重难点,在这一部分所花的时间也是最多的。最后,我还安排了一个写话练习。安排这个练习的目的,既是加深学生对《清明上河图》这幅名画的进一步了解,也是在学生领悟了作者的表达方法之后的一次实践运用。

通过这样的三步最终让学生走进《清明上河图》,了解画面,感受价值,品悟文字。 当然,课的呈现不可能如设计那般完美,课上完后,留下了不少遗憾:“艺术价值”几个字忘记了板书了;第四自然段学完后没有及时小结作者抓住动词写得传神;图文结合这点做得不够,画面出示的时机没有经过仔细考虑??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5t8b6g7oi37lyc0yej5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