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依恋的发展、依恋的影响因素
l 同伴关系及其功能、影响同伴交往的因素
l 儿童亲社会行为以及攻击性行为的表现
l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
l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
难点:
1、关于语言获得的理论
2、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
3、教师是影响儿童最有力的人物
4、儿童亲社会行为以及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5、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因素
重点提示:
一、儿童的语言
1、儿童在出生前语言刺激已经开始对胎儿起作用。
2、学前儿童口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语用技能的发展等方面。
4岁以上儿童一般能够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
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积极词汇,即既能理解又能使用的词;也有一些消极词汇,即或者对词义不十分理解,或者虽然有些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的词。
语法结构发展的趋势有:从浑浊—体到逐步分化;句子结构从简单到复杂;句子结构从不完整到完整;句子长度由短到长。
3、皮亚杰将儿童的语言划分为两大类:自我中心语言和社会化语言。
自我中心语言共分为三个范畴:重复、独白、双人或集体的独白。
社会化语言有以下四种:适应性告知;批评和嘲笑;命令、请求和威胁;问题与回答。
4、 于语言获得理论的三种学说。
二、儿童的亲子关系
1、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婴幼儿以依恋行为(如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和跟随等)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的母爱剥夺实验有力地说明了母爱对于儿童的不可替代性。
2、 思沃斯发现儿童有着四种不同的依恋模式:焦虑—回避型;安全型;焦虑—反抗
型;紊乱型。
3、 响依恋的因素:教养方式、儿童的气质特点、家庭的因素。
4、 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表现在:社会性方面;情感发展方面;认知发展方面。
三、儿童的同伴关系
1、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哈特普把这两种人家关系分别称为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
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水平关系比垂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更强烈、更持久。
2、同伴关系的功能:发展社会能力的功能;帮助发现自我的功能;提供感情支持的功能。
3、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教养方式、身体吸引力、行为特征、认知能力、教师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教师是影响儿童最有力的人物。因此,作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儿童的影响。
四、儿童的社会行为
1、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
2、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有:环境因素、认知因素、移情、强化。
3、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工具性侵犯,一种是敌意性侵犯。
4、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家庭影响、玩具及电视、社会认知因素。
5、电视的负面效应并不是电视媒体天生就有的,相反,这些负面效应是由于社会对媒体的使用不当,或者是家长本身的原因造成的。
6、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
皮亚杰通过自然观察法和实验法的研究,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前道德阶段(0—2岁)、他律道德阶段(2—7岁)、自律道德阶段(7—12岁)。
柯尔伯格采用纵向法,提出了他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道德发展理论。
7、 童道德发展的影响因素:认知能力、同龄人的交流、儿童的养育实践、教育与文 化。
第五章 活动中的学前儿童心理
要点:
1、音乐活动中的儿童心理发展
2、美术活动中的儿童心理发展
3、游戏活动中的儿童心理发展
重点:
1、儿童作为音乐的感知者、表现者和欣赏者的年龄阶段的表现
2、儿童绘画发展的阶段
3、儿童游戏活动中的心理特点
难点:
l 儿童美术欣赏能力发展的特征
l 儿童游戏的发展
重点提示:
1、儿童在音乐的世界里主要扮演着三种角色:音乐的感知者、表现者和欣赏者。不同年龄
阶段的儿童在这三方面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和水平。
2、 童绘画的发展经历了涂鸦期、象征期、定形期三个阶段。
处于象征期的儿童开始逐渐画人,但是这些“人”具有同一个特征,那就是光光的脑袋上长着长长的尾巴,因此,人们把儿童早期画的“人”,称为蝌蚪人。
3、 童美术欣赏能力发展的特征:关注美术作品的内容而忽视作品的形式;评价作品
好坏的标准是喜欢的物体和颜色。
4、 前儿童游戏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兴趣指引;注意力集中;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自
由性;假想与真实的转换;人与人(物)交流;各方面能力的延伸喜欢游戏,最重要的是他们对游戏的内容有强烈的兴趣。
5、心理学家Parten将游戏分为四种: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
6、操作性游戏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发展阶段中:无目的游戏、功能性游戏、及
结构性游戏。
7、 征性游戏的几个发展阶段:自我导向的装扮游戏,外在导向的装扮游戏,序列性
装扮游戏及角色游戏。
8、 角色游戏是儿童在扮演他人的角色中进行的游戏。
第六章 学前儿童个性有关因素的发展
要点:
1、个性、气质、性格的概念
2、儿童气质的类型和表现
3、儿童性格的特征
4、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
5、儿童的性别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