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8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卷
4. 对下面这首元曲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A. 这首元曲借凭吊潼关古迹,抒发了作者的感慨。 B. “聚”“怒”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 C. “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D.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意思是:只有改朝换代,人们才能摆脱痛苦的生活。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D项“只有改朝换代,人们才能摆脱痛苦的生活”对这首元曲理解有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意思是说如果天下安定,皇家定要大兴建设,劳民伤财,百姓不好过;如果国家灭亡,灾难四起。战祸不断,百姓也受苦。感慨天下不论是兴是亡受苦的都是老百姓。写出作者当时一种忧民的思想。
5
六,2018年衡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语文(试题卷) 阅读《归园田居(其三)》完成下列小题。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7.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二句中“盛”与“稀”前后对比,突出南山下的土地的荒芜,侧面写出诗人的灰心丧气
B. 三、四句写一早就去除草,直到黄昏月出才扛着锄头回家。截取两个片段,归纳一天 劳动的辛苦。
C. 五、六句承上而来,描绘了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夕露沾衣的画面,写出了诗人垦荒劳动的艰辛
D. 最后两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卒章显志,表达出作者的心愿。 8. 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答案】7. A 8. 指诗人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愿。 【解析】
7. 试题分析: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作答本题要在理解全诗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分析作答。“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交代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生活的情况,为后面的“但使愿无违”表达做铺垫,这里并不是表现出诗人的“灰心丧气”。据此理解,答案为A。
8.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结合作者的经历及诗作风格分析即可。这首诗歌生动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时又蕴含了对黑暗官场的厌恶,表现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愿。据此可知“愿”指诗人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愿。。
6
七,海南省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试题
(二)古诗词阅读(5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词中小序(小记)交代了这首词创作的 和 。词中加点的“此
事”指的是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7.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低”是指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
眠”表示离情正浓。整句话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中,苏轼把酒问天,将青天视为自己的朋友,
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C.词的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
由伤感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全词以消极悲观的情绪作结。 D.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整首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
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远高深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古诗词阅读(5分)
7
6.(3分)时间缘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每空1分】 7.(2分)C
八,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连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这首诗的颔联使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诗人的忧国情怀。 【解析】试题分析:赏析诗句。诗人以“风飘絮”比喻国势如同风中柳絮一般十分危急,以“雨打萍”来比喻自己家破人亡的凄凉状态。浮萍本就是孤苦无依的象征,而诗人又在“萍”字上加入“雨打”二字,就更显凄苦。“风飘絮”和“雨打萍”这两者在一起写出了国破家亡的凄凉境遇,比喻祖国大好山河的破碎和自己一生像浮萍漂浮不定。这两句诗里,诗人用凄凉的自然景象喻国事的衰微,极深切地表现了他的哀恸。亡国孤臣有如无根的浮萍漂泊在水上,无所依附,这际遇本来就够惨了。由此很好的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本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形象鲜明,感情挚烈,读之使人怆然。
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