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6年高三复习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测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7:01: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6年高三复习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1 27 S 32 Cu 32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据悉,PM2.5或成为2012年北京市政府拟办的“1号”实事。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叫可人肺颗粒物,与肺癌、哮喘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它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等,下列与PM2.5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力发展电动车,减少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量 B.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C.多环芳烃是强致癌物,能吸附在pm2.5的表面进入人体

D.PM2.5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属元素 2.向盛有一定量过氧化钠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对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反应剧烈进行 B.产生大量气泡,该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试管壁发烫 D.反应后即向试管中加2滴酚酞,振荡,溶液呈红色 3.下列试剂久置于空气中,因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

A.亚硫酸钠 B.火碱 C.浓硫酸 D.氢化钙 4.下列有关物质及成分、性质和用途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及成分 小苏打(Na2CO3) 磁性氧化铁(Fe2O3) 蓝矾(CuSO4·5H2O) 二氧化硫(SO2) 性质 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难溶于水、红色 蓝色 能和某些有色物质化合 用途 作发酵粉 制造红色涂料 检验水蒸气 漂白草织品 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5.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给试管加热,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则原溶液可能 是( ) ①滴有石蕊的H2SO4溶液 ②滴有酚酞的氨水溶液 ③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④滴有酚酞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 ⑤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 ⑥溶有SO2的品红溶液 A.②⑥ B.②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点燃溶于水惰性电极电解

6.已知下列转化关系中, M+N―→Q ――→ ― → Q溶液 ― ― M+N M、N均为单质,则M可能是( ) A.H2 B.Na C.Fe D.Al

22323 7.某溶液中可能含有OH、CO23、AlO2、SiO3、SO4、K、Na、Fe、Mg、Al

1

等离子,当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的盐酸时,生成沉淀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 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2SO4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

2

OH、CO23、SiO3、AlO2

C.反应后形成的溶液溶质为NaCl

D.原溶液中含有CO23与AlO2的物质的量比为1∶2

8.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中固体与液体分离 B.X、Z烧杯中分散质相同 C.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CaCO3+2Fe3+3H2O===2Fe(OH)3(胶体)+3CO2↑+3Ca2

D.Z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9.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为探究该反应原理, 该同学做了以下试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及现象 A B C D 结论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 反应中有NH3产生 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收集气体的同事测得溶液的pH为8.0 将光亮的镁条放入pH为8.6的NaHCO3溶液中, 有气泡产生 反应中有H2产生 弱碱性溶液中Mg也可被氧化 弱碱性溶液中OH氧化了Mg - 10.类比(比较)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是相对的, 不能违背客观实际。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2

班别 姓名 座号

题 1 答 案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

A.根据化合价Fe3O4可表示为FeO·Fe2O3 ,则Fe3I8也可表示为FeI2·2FeI3 B.CaC2能水解:CaC2+2H2O→Ca(OH)2 + C2H2↑

则Al4C3也能水解:Al4C3 + 12H2O→4Al(OH)3↓+ 3CH4↑ C.O2与Cu反应加热生成CuO,则S与Cu反应加热生成CuS

D.SO2通入BaCl2溶液中不产生沉淀,则SO2通入Ba(NO3)2溶液中也不产生沉淀

二、非选择题

11.(2013·北京卷,14分)用含有Al2O3、SiO2和少量FeO·xFe2O3的铝灰制备Al2(SO4)3·18H2O, 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Ⅰ.向铝灰中加入过量稀H2SO4,过滤;

Ⅱ.向滤液中加入过量KMnO4溶液,调节溶液的pH约为3; Ⅲ.加热,产生大量棕色沉淀,静置,上层溶液呈紫红色; Ⅳ,加入MnSO4至紫红色消失,过滤; V.浓缩、结晶、分离,得到产品。

(1)H2SO4溶解Al2O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将MnO4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1MnO4+Fe2+________===1Mn2+Fe3+________

(3)已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注: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 0.1

mol·L1

开始沉淀时 Al(OH)3 3.4 Fe(OH)2 6.3 Fe(OH)3 1.5 根据表中数据解释步骤Ⅱ的目的:

8.3 2.8 完全沉淀时 4.7 。

-+

(4)已知:一定条件下,MnO4可与Mn2反应生成MnO2。

①向Ⅲ的沉淀中加入浓HCl并加热,能说明沉淀中存在MnO2的现象是 ____。 ②Ⅳ中加入MnSO4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2.(2013·重庆卷)(16分)合金是建造航空母舰的主体材料。

(1)航母升降机可由铝合金制造。 ①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 _。 工业炼铝的原料由铝土矿提取而得, 提取过程中通入的气体为_____ ___。

②Al-Mg合金焊接前用NaOH溶液处理Al2O3膜,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焊接过程中使用的保护气为________(填化学式)。

(2)航母舰体材料为合金钢。 ①舰体在海水中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主要为_____ ___ 3

②航母用钢可由低硅生铁冶炼而成,则在炼铁过程中为降低硅含量需加入的物质为 ______ __。

(3)航母螺旋桨主要用铜合金制

造。 ①80.0 g Cu-Al合金用酸 完全溶解后,加入过量氨水, 过滤得白色沉淀39.0 g,则

合金中Cu的质量分数为____ ___。

②为分析某铜合金的成分,用 酸将其完全溶解后,用NaOH溶液调节 pH, 当pH=3.4时开始出现沉淀,分别在pH为7.0、8.0时过滤沉淀,结 合题图信息推断该合金中除铜外一定含有 ____ ____。 13.(2013·天津卷·)(20分)FeCl3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 流程制备无水FeCl3,再用副产品FeCl3溶液吸收有毒的H2S。

Ⅰ.经查阅资料得知:无水FeCl3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他们设计了制备无水FeCl3的 实验方案,装置示意图(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及操作步骤如下: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通入干燥的Cl2,赶尽装置中的空气; ③用酒精灯在铁屑下方加热至反应完成; ④??

⑤体系冷却后,停止通入Cl2,并用干燥的N2赶尽Cl2,将收集器密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_______。

(2)第③步加热后,生成的烟状FeCl3大部分进入收集器,少量沉积在反应管A右端。要使沉 积的FeCl3进入收集器,第④步操作是_____ ___。

(3)操作步骤中,为防止FeCl3潮解所采取的措施有(填步骤序号)______ __。 (4)装置B中冷水浴的作用为________;装置C的名称为________;装置D中FeCl2全部反 应后,因失去吸收Cl2的作用而失效,写出检验FeCl2是否失效的试剂:________。 (5)在虚线框中画出尾气吸收装置E并注明试剂。

Ⅱ.该组同学用装置D中的副产品FeCl3溶液吸收H2S,得到单质硫;过滤后,再以石墨为电 极,在一定条件下电解滤液。

(6)FeCl3与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7)电解池中H在阴极放电产生H2,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分析实验Ⅱ的两个反应,可知该实验有两个显著优点: ①H2S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②________________。

4

+++

11.答案:(1)Al2O3+6H===2Al3+3H2O (2)5 8H 5 4H2O

++++

(3)pH约为3时,Fe2和Al3不能形成沉淀,将Fe2氧化为Fe3,可使铁完全沉淀

(4)①生成黄绿色气体 ②除去过量的MnO4

解析:(1)本小题考查常见的离子反应。(2)利用得失电子守恒,1个MnO4反应转移5个电子,

+++

可知Fe2、Fe3的化学计量数为5,再结合电荷守恒,可知缺项为H和H2O,最后利用原子守

恒配平。(3)由数据可知,Fe3沉淀完全时,pH=2.8,由题干“调节溶液的pH约为3”可知,

++

此时得到的沉淀为Fe(OH)3,而Fe2、Al3共存于滤液中。因此,可知步骤Ⅱ是用KMnO4将+++

Fe2氧化为Fe3,使Fe3全部转化为Fe(OH)3沉淀,从而除去铁元素。(4)①浓盐酸与MnO2加

热生成Cl2,Cl2为黄绿色,所以若产生黄绿色气体可判断MnO2的存在;②根据信息可知,MnO4

可与Mn2发生归中反应生成MnO2(沉淀),而实验最终目的是生成Al2(SO4)3晶体,由此可知,

--

加MnSO4是与过量MnO4反应生成MnO2沉淀而除去MnO4。

12.答案:(1)①第三周期第ⅢA族 CO2 ②Al2O3+2NaOH===2NaAlO2+H2O Ar(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2)①吸氧腐蚀 ②CaCO3或CaO (3)①83.1% ②Al、Ni

解析:本题围绕金属材料命题,要根据题目设问的角度,联系相关知识解答。(1)①Al元素在

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第ⅢA族;提纯铝土矿通入CO2发生的反应为2AlO2+CO2+

3H2O===2Al(OH)3↓+CO23。②Al2O3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为Al2O3+2NaOH===2NaAlO2+H2O;保护气应不能与金属反应,一般用稀有气体。(2)金属在海水中主要发生吸氧腐蚀;炼钢过程中为降低Si的含量,常加入CaCO3或CaO将SiO2转化为CaSiO3而除去。(3)①因加入

++

过量的氨水会发生反应Cu2+4NH3·H2O===[Cu(NH3)4]2+4H2O,故得到的白色沉淀为Al(OH)3,物质的量为0.5 mol,据Al元素守恒可知Al的质量为13.5 g,则Cu的质量为66.5 g,

Cu的质量分数约为83.1%。②由图像可知,Fe3在pH≈1.9时开始沉淀,在pH≈3.2时沉淀完

++

全,依次类推。pH=3.4时才开始出现沉淀,说明溶液中没有Fe3,则一般也无Fe2,因为Fe2++

在空气中会被氧化成Fe3,此时的沉淀为Al(OH)3;pH=7.0时过滤出的沉淀为Al(OH)3和Cu(OH)2;pH=8.0时过滤出的沉淀为Ni(OH)2。 13.答案:(1)2Fe+3Cl2

2FeCl3 (2)在沉积的FeCl3固体下方加热

(3)②⑤ (4)冷却,使FeCl3沉积,便于收集产品 干燥管 K3[Fe(CN)6]溶液

+++

(5) (6)2Fe3+H2S===2Fe2+S↓+2H

+-+

(7)Fe2-e===Fe3(8)FeCl3 得到循环利用 解析:(1)Cl2和Fe的反应为3Cl2+2Fe

2FeCl3。(2)根据FeCl3加热易升华的性质,可以对

反应管中沉积FeCl3的部位加热,使其升华。(3)为了防止FeCl3潮解,②赶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水蒸气存在;⑤冷却时要在Cl2中冷却,并用干燥的N2赶尽Cl2。(4)装置B中冷水浴的作用是将FeCl3蒸气冷却为FeCl3固体。装置C为干燥管。检验FeCl2是否失效就是检验D中是否存在Fe2,可以用K3[Fe(CN)6]溶液检验,现象:若存在Fe2,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生成。(5)Cl2

是有毒气体,可以用碱液吸收,如右图所示。(6)H2S与FeCl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3+

++++-

H2S===2Fe2+S↓+2H。(7)因为阳极材料为石墨,故阳极是溶液中的Fe2放电:Fe2-e

===Fe3。(8)实验Ⅱ的显著优点是①H2S的利用率高,②FeCl3可以循环利用。

5

2016年高三复习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测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5xsg8t2je6k2th1y0rr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