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5 CADBA 6—10 ADCBC11—15 CDAAB 16—20 CDABD
二、多选题:1. ABD 2.ABCD 3.ABCD 4.ABCD 5.ABC6.ABC 7.ABC 8.ABCD 9.CD 10.ABCD 三、辨析题:: 1.答案要点:错误。即使马克思主义学得很好,按照它办事,也不能保证永远不犯错误。马克思主义所反映的是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是最大的道理。各个具体事物还有各自的特殊规律,有自己的小道理。按照正确的世界观办事也有可能发生主观与客观不相符合的情况,造成错误和失败。但是,正确世界观的指导首先可以避免许多错误,其次可以使人们在犯错时及时地改正错误。
2. 答案要点:错误。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一,利润和剩余价值来源相同、数量相等,都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出来、被资本家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其实是同一东西。第二,剩余价值是相对于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相对于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现象形态。
四、简答题: 1. 答案要点:(1)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大进步。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的初期,其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然而,随着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它又逐渐变为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特别是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产阶级已不是新的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资本主义制度迟早要被新的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2)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允许的范围内,在生产关系方面和经济运行方面,都进行了自我调整,这种调整对缓和其内在矛盾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都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终究不能解决社会化生产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终要被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代替,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 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这些方法是:(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空想的详尽描绘。(四)坚持发展观点,把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看作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认识过程。
五、材料分析题: 1.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创新是批判地继承前人的知识基础上的创新,即“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承但不迷信,继承更要创新。李四光不迷信传统的理论,他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地质实践和前人的经验教训,深入思考,反复研究,最终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全新的找油理论。创新的基础是实践以及对已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学习和总结。
2. 建设创新型国家有赖于发展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不断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必将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并大力提升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3.创新的重大意义:是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六、论述题: 1. 答案要点:(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螺旋上升和波浪式前进,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进性是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曲折性是指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的迂回。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是反对形而上学循环论和直线论的思想武器,是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准备走艰苦之路的理论指南。(2)新生事物是指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社会主义事业是人类新兴的事业,它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的必然趋势,它是全人类必经的阶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符合广大群众的利益。所以它必然最终在全人类获胜。(3)但是社会主义事业不会一帆风顺。由于它是历史上第一次以绝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宗旨,必然遭
到旧制度势力的强有力的抵抗。又由于社会主义是一种新兴的制度,人们没有经验,在建设中难免有失误,甚至遭到敌对国家“和平演变”的成功。这说明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道路中必定是崎岖的。(4)总之,我们既要必胜的信心,又要有艰苦奋斗的准备。
2. 答案要点:(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单从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都无法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 坚持实践标准,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真正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进一步破除束缚改革的旧的思想观念和条条框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深入实际,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敢闻敢干,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和创造各种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以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形式,把改革推向前进。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纠正错误,使改革不断完善。
3.答案要点: 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规定并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的性质和基本面貌,涉及了社会的基本领域,囊括了社会结构的主要方面。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第二,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第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4. 答案要点:(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2)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整个社会有机体的“骨骼”。(3)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结构。(4)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和社会形态的更替。(5)生产方式是联系人口因素和地理环境的纽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