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主义设计概念、思想特征、设计风格
1、现代主义设计的概念
(1)现代主义设计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二战以后美国的发展,最后影响到世界各国。
(2)它是20世纪设计的核心,不但深刻影响到20世纪的人类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同时对整个世纪的各种艺术、设计活动都有决定性的冲击作用。
(3)对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设计运动,包括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等的了解都应建立在对现代主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 2、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特征
(1)民主主义主张设计为广大劳苦大众服务,希望通过设计来改变社会的状况。 (2)精英主义不是为精英服务的,但却是强调精英领导的新精英主义。
(3)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现代主义在共产主义运动和资本主义国家、法西斯大起大落的动荡时期,希望通过设计建立良好社会,改变大众生活,所以他们的设计探索具有强烈的知识分子理想主义成分和乌托邦主义成分。 3、现代主义设计的风格特点 (1)功能主义特征
(2)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
(3)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强调整体设计考虑,强调以模型为中心的设计规划。 (4)注重设计的实用、经济性目的
二、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及其作品
1、勒·科布西耶
(1)现代主义的重要奠基人,法国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杰出代表,20世纪着名建筑师与设计艺术理论家,是现代主义运动中最有影响的三位大师之一,也是其中着书立说最多的一位,其建筑的新理念和城市规划思想有非常独到之处。
(2)在《走向新建筑》中,提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这一名言,主张用机器的理性精神来创造一种满足人类实用要求、功能完美的居住机器,提倡工业化的建筑体系。
(3)提出“新建筑的五个特点”:底层架空、屋顶花园、自由平面、横向长窗、自由立面。萨伏伊别墅是具有这些特点的着名代表作品。
(4)二战后他又设计了马赛公寓、朗香教堂等具有国际声誉的建筑。
(5)一生着作40余部,完成大型建筑设计60余座,对现代建筑风格有重要影响。 2、密斯·凡德罗
(1)德国重要的设计大师,1907年与格罗佩斯一同在贝伦斯事务所工作受到贝伦斯的很大影响; (2)1928年提出了着名的功能主义经典口号“少就是多”,提倡纯净、简洁的建筑表现; (3)并设计了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的德国馆,以及为这个建筑设计的家具,特别是着名的现代主义经典椅子——巴塞罗那椅,成为现代设计史上的一座丰碑;
(4)作为包豪斯的第三任校长,他结束了学校长期受到泛政治思想干预的状况,努力把学校改造为一个单纯的设计教育中心;
(5)1938年,米斯移居美国,任伊利诺理工学院建筑系教授。他奠定了明确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并影响了几代现代建筑师和设计师。 少即是多
(1)“少”是针对当时建筑界仍很流行繁琐的古典装饰手法而提出的,因为古典的繁琐装饰阻碍了建筑的工业化进程;
(2)“多”则揭示了在大工业生产条件下可能创造出来的建筑上简洁而丰富的效果和最大的使用空间;
(3)米斯倡导建筑设计应立足“少即是多”的功能主义美学思想,最善于用钢架和玻璃表现技术的完美,是现代摩天大楼设计的开创者;
(4)米斯通过自己一生的实践,奠定了明确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可以说米斯的原则改变了世界都会三分之一的天际线。 3、佛兰克·赖特
(1)美国现代主义先驱,美国着名建筑设计师。师承着名建筑大师沙利文,赖特被誉为美国本土建筑的开创者,是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美学思想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2)赖特对现代大城市持批判态度,对于建筑工业化不感兴趣,一生中设计的最多的是别墅和小住宅;
(3)他的风格不断变化,从自然主义、有机主义、中西部草原风格、现代主义,到完全追求自己热爱的美国典范,每一个时期都对世界建筑界造成新的影响和冲击;
(4)主要作品:东京帝国饭店、流水别墅。流水别墅是赖特的重要设计,设计于1936年,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是现代建筑设计史的里程碑作品,建筑物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使“有机建筑”的理论达到了完美的表现境地。 4、阿尔瓦·阿图
(1)20世纪30年代芬兰很有影响的设计师,现代主义建筑的奠基人之一;
(2)他在强调功能、民主化的同时,探索出一条更加具有人文色彩、更加重视人的心理需求满足的设计方向,奠定了现代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的理论基础;
(3)他热衷于使用木料等自然性的、温情的材料,不仅使他的作品有一种温馨、人文的情调,而且也有助于减低成本;
(4)最大的贡献在于他的人文主义原则,他强调建筑应该具有真正的人情味道。他的设计既是现代主义的,但又遵循了地区性、民族性的特点,是现代与民族的结合;
(5)1937年,为巴黎国际博览会的芬兰馆、1939年的纽约世界博览会的芬兰馆设计了内部。
三、德国工业同盟和现代设计运动的萌起
1、德国工业同盟成立
1907年,穆特休斯、贝伦斯等人成立了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德国工业同盟。这个组织的形成,标志着德国现代主义的发轫。 2、德国工业同盟的宗旨
(1)提倡艺术、工业、手工艺结合
(2)主张通过教育、宣传,努力把各个不同项目的设计综合在一起,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艺 (3)强调走非官方的路线,避免政治对设计的干扰 (4)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和承认现代工业 (5)坚决反对任何装饰 (6)主张标准化的批量化
四、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
1、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定义
又名结构主义发展于20世纪初期年代。构成主义是指由一块块金属、玻璃、木块、纸板或塑料组构结合成的雕塑,强调的是空间中的“势”,而不是传统雕塑着重的体积量感,构成主义由传统雕塑的加和减,变成组构和结合,注重简单几何结构。 2、构成主义的代表设计师及其作品
塔特林——第三国际塔塔特林在1919-1920年完成的第三国际纪念塔是构成派最重要的代表作。
五、荷兰的“风格派”运动
1、风格派简介
“风格派”是荷兰的一些画家和设计家建筑师在1917年到1928年之间组成的松散设计团体,其中主要的促进者和组织者是凡·杜斯伯格,维系这个组织的中心是《风格》杂志,其主编也是凡·杜斯伯格。
2、风格派设计的特点
(1)把传统的建筑、家具和产品设计和绘画等的特征完全拨除,变成最基本的几何元素单体; (2)把这些几何单体重新组合,形成简单的结构组合,在新的结构组织中,单体依然保持相对独立性和鲜明可视性;
(3)注重非对称式的研究和运用;
(4)特别注重运用纵横几何结构和基本原色和中性色; 3、风格派的思想主张
(1)坚持艺术、建筑、设计的社会作用,努力将它们统一成一个有机整体;
(2)认为普遍化和特殊化,机体和个人之间有一种平衡,强调联合基础上的个人发展; (3)对于改变机械主义、新技术风格含有一种浪漫的、理想主义的乌托邦精神; (4)坚信艺术与设计具有改变未来的力量,具有改变个人生活和生活方式的力量。 4、风格派的设计代表作品 (1)盖里·里特维特——红蓝椅 (2)蒙德里安——非对称式绘画 5、凡·杜斯伯格设计思想
致力于在荷兰国内发展一种中性的、现代的风格,主张“少风格”,减少主义的简单几何结构、没有色彩的中性的计划,全力研究新的国际主义,主张用更加简单、更加国际的术语来建立国际风格基础。
注:风格派的主要代表艺术家有:凡·杜斯伯格、盖里特·里特维德、彼得·蒙德里安
第六讲包豪斯
一、包豪斯的成立
1、包豪斯
(1)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魏玛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推行现代设计教育、有完整的设计教育宗旨和教学体系的学院,其目的是培养新型设计人才。1933年被德国法西斯关闭。其创始人是德国着名建筑设计师、设计理论家格罗佩斯;
(2)包豪斯的建立于发展是欧洲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出现对现代设计理论、现代主义设计教育和实践,以及后来的设计美学思想,都具有划时代意义;
(3)其核心思想是:一是坚持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二是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三是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进行。这些观点使现代主义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地思想来替代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
(4)包豪斯建立了整套设计教学方法和体系,重视科学技术和艺术在课程中的结合,给后来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
(5)包豪斯遵循的设计思想和实践观点真正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形成了理性主义的设计原则,开创了面向现代工业的设计;
(6)包豪斯是工业设计史、现代建筑史、现代艺术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学科确立的标志,是现代设计的摇篮。 2.格罗佩斯
(1)1907年起在贝伦斯事务所工作,1910年与迈耶合伙在柏林开设建筑事务所,并与次年合作设计了采用大片玻璃幕墙和转角窗的法古斯工厂;
(2)1919年,格罗佩斯在德国魏玛创建了国立包豪斯学校,其目的是培养新型设计人才。学校重视基础训练,逐渐形成以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为特色的基础课程;
(3)1925年,由于受到反动政府的迫害,包豪斯迁往迪索,设计了包豪斯新校舍,完善了教学计划和设施。1928年辞去校长职务;
(4)1937年,格罗佩斯到美国哈佛大学任建筑系主任,并创立了协和设计事务所;
(5)格罗佩斯是20世纪最重要的设计师、设计理论家和设计教育的奠基人,他对20世纪现代设计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二、魏玛时期的包豪斯
第一阶段(1919——1925),格罗佩斯任包豪斯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20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1、约翰·伊顿
(1)瑞士画家,包豪斯的最重要的教员之一;
(2)他的教学有两个方面特别重要:一是强调色彩、材料、肌理研究,特别是平面或立体形式研究。二是通过对绘画的分析,找出视觉的规律,特别是韵律和结构规律,培养学生对自然事物观察的视觉敏感性;
(3)他还是最早把色彩体系引入现代设计艺术教育的教育家之一;
(4)由于他的宗教和神秘主义色彩给包豪斯带来了负面作用,最后被解聘。 2.保尔·克利
(1)着名画家、抽象派绘画大师,包豪斯基础教学的奠基人之一; (2)1920年受格罗佩斯邀请到德国魏玛包豪斯当基础课教师;
(3)在包豪斯开设自然现象分析,造型、空间、运动和透视研究等课程;
(4)克利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把理论课和基础课、创作课联系起来,使学生得到最大的启发。 3.康定斯基
(1)画家、美术家、音乐家、诗人和制作家,抽象主义美术和美学的奠基人,长期活跃于欧洲众多公家,是现代抽象艺术理论和实践的奠基人;
(2)他的《论艺术精神问题》、《关于形式问题》、《点、线、面》等都是抽象主义艺术理论的经典之作;
(3)到包豪斯后,建立了自己的独特的基础课,他开设了“自然的分析与研究”、“分析绘画”等课程,其教学完全是从抽象的色彩与形体开始的,然后把这些抽象的内容与具体的设计结合起来; (4)他对包豪斯基础课的主要贡献体现在“分析绘画”和“色彩与形体的理论研究”两个方面。包豪斯的基础课程与康定斯基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4.莫霍利·纳吉
(1)出生于匈牙利,早年以绘画和平面设计为主,1921年来到包豪斯,负责基础课程教学; (2)纳吉强调形式和色彩的理性认识,以为这包豪斯开始由表现主义转向理性主义;
(3)在包豪斯的金属制品车间担任导师,致力于用金属和玻璃结合,具有非常简单的集合造型,同时具有明确恰当的功能特征和性能。为灯具设计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在这里出现了许多包豪斯最有影响的作品;
(4)他努力把学生从个人艺术表现的立场转变的到比较理性的认识,科学地了解和掌握新技术和新媒介;
(5)包豪斯解散后,在美国芝加哥成立了新包豪斯,后来与伊利诺理工学院合并。
三、迪索时期的包豪斯
第二阶段(1925——1932),包豪斯在迪索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的成果。1928年,格罗佩斯辞退,由建筑系主任汉斯·迈耶继任。他是一个共产党任出身的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最后于1930年辞职,由米斯继任。
1、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包豪斯迪索校舍(1925-1926) 2.马谢·布鲁尔
(1)包豪斯第一任学生,毕业后留校职教,主持家具车间;
(2)家居设计受荷兰风格派影响,最大的贡献是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创造了一系列简洁、轻巧、功能化病适于批量生产的钢管椅;
(3)在世界上首创钢管家具,被誉为现代家具设计的开创者。
四、柏林时期的包豪斯
第三阶段(1932——1933),柏林时期。米斯面对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竭尽全力维持着学校的运转,终于在1932年10月被迫关闭。之后将学校迁至柏林的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米斯终于回天无力,1933年11月,包豪斯不得不结束其14年的发展历程。
包豪斯的三次迁址:
魏玛:1919-1924,校长:格罗皮乌斯(1928) 迪索:1925-1930,校长:汉斯·迈耶 柏林:1931-1933,校长:米斯·凡·德·罗
五、包豪斯的设计风格
(1)注重满足实用要求;
(2)注重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
(3)强调各门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和,提倡工艺美术和建筑设计向抽象派绘画和雕刻艺术学习; (4)将手工艺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
(5)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
六、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贡献
(1)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观念基础,把以观念为中心的设计体系、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设计体系,完整的奠立起来;
(2)工业产品设计用现代材料进行批量生产,奠定了现代主义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面貌; (3)开创了现代设计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的第一章;
(4)它培养了整整一个时代的现代建筑和设计人才,也培育了整整一个时代的现代建筑和设计风格,被誉为“现代设计的摇篮”。
七、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的贡献
(1)奠定了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基本模式,创立了现代设计教育基础课的基本结构,把对平面和立体结构的研究、材料的研究、色彩的研究三方面独立起来,使视觉教育第一次牢固建立在科学基础上; (2)确立了工作室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设计制作过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