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1 17:34: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考纲展示]

考纲定位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E。 1.题目形式:单项选择题。 2.考频分值:本考点中的成语试题为课标全国卷的必考题,分值为3分。 高考概况 3.命题热点:熟语的考查以近义成语的辨析选择为主,其中望文生义、张冠李戴和褒贬误用为考查热点。 预计本年高考本考点仍然为必考内容,近义成语的辨析选择将是课标全国卷的命题趋势 保留题型。 [真题试做]

1.(2014·课标全国卷Ⅰ)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________的天职。 ②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常令父亲们________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 ③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的我省杂技团,________地承担了这次出国演出任务。 A.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B.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 C.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 当仁不让 D.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

2.(2014·课标全国卷Ⅱ)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消防工作必须立足于________,从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做起。 ②即使现有的产品畅销,也要________,抓紧技术储备与新产品开发。 ③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________,那些细小的苗头最终可能酿成大祸。 A.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 未雨绸缪 B.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 C.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 防患未然 D.未雨绸缪 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

3.(2014·安徽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1

A.2013年,广州恒大足球队问鼎亚冠联赛,结束了中国俱乐部足球队二十余年无缘亚洲冠军的局面,这对处于低谷之中的中国足球来说弥足珍贵。

B.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中兴和小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C.近两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快速增长,专利申请质量蒸蒸日上,这表明我国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D.去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高达10万亿元,其中网络商品零售额超过了1.8万亿元,凭此成绩,我国当仁不让地跃居全球网络商品零售榜首。

【知识导图】

【核对反思】

1.【解析】 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题目中涉及“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当仁不让”三个成语。义不容辞: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若推辞则受道德上的、良心上的谴责。责无旁贷:贷,推卸。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强调责任不能推脱,如果推诿了,会受到制度、法律的制裁。当仁不让: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辞,不退让。

【答案】 C

2.【解析】 本题从近义混淆的角度考查成语的使用。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采取预防措施。防微杜渐: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微,指事物的苗头。渐,指事物的发展。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这三个成语的侧重点不同。①句侧重于祸患的预防,②句侧重于早做准备,③句侧重于预防祸患的积累。

【答案】 B

3.【解析】 本题从望文生义、不合语境、用错对象等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A项,弥足珍贵:更加值得珍爱、重视。合乎语境。B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水平。此处望文生义。C项,蒸蒸日上:形容事业天天向上发展,十分兴旺。句中指“专利申请质量”不断提高,用在此处不合语境。D项,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应当用于人。此处用错对象。 【答案】 A

考向一 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数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困难。

2

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因此不能单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如果不仔细辨析,就很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文不加点”意为“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而不能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 [典例剖析]

请指出下列成语运用的错误类型,并说明原因。

1.(2014·山东高考)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说明:误解个别语素导致望文生义。不寒而栗:形容非常恐惧。不能指天气。

2.(2014·安徽高考)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中兴和小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说明:误解字面意思导致望文生义。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水平。此处说的是国产的智能手机纷纷上市。

3.(2014·大纲全国卷)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说明:意象干扰导致望文生义。风声鹤唳:把风的响声、鹤的叫声,都当作敌人的叫阵声,疑心是追兵来了。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此处仅从“风”“鹤”意象的表面理解,错认为是景物描写。

4.(2013·辽宁高考)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说明:情境错位导致望文生义。登高自卑:出自《礼记·中庸》“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意思是:登山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句中误用为看见高山觉得自己很渺小。

5.(2013·浙江高考)有人多次为芦山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说明:错解语素导致望文生义。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捐,此处没“捐献”之意,实为“舍弃”。 [方法归纳]

消除望文生义的“四方法”

方法一:理解语素,避免以今释古

熟语作为固定短语,它大多脱胎于古代典籍,其中有些语素古今意义差异较大,如果不知其古义,而用今义去理解,以今释古,而错解语义,造成误用。如:

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任何邪教的言论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不赞一词”的“赞”引申义为“添加”,易误解为“赞扬”。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这里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方法二:全面理解,避免断词取义

熟语的意义具有完整性,使用时应理解构成的各个语素的意义,如果只注重某个语素的意义而忽视其他语素的意义,就会造成断词取义的错误。如:

据专家测算,在北京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百分之四十五。(“首当其冲”意思是首先受到某种势力的攻击或遭受到某种灾难。而该句在使用过程中只断取了“首”的意义,而抛开了“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之意,使之与语境中“占的比例最大”之意不合)

方法三:察源辨流,避免望文生义

不少熟语来源于历史故事、寓言神话、传说典籍,它的意义往往不在字面上,它并非由构成它的单个词语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成,而是

3

通过比喻、引申等方式抽象概括出来的,理解时要透过字面意义去察源辨流、认真推敲,否则就会望文生义。如:

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火中取栗”典出拉封丹寓言,意为猫用爪子从火中取出几个栗子,爪子上的毛被火烧掉了,栗子却被猴子吃了。比喻“冒险给别人出力吃了苦头,自己却没有好处”,此处用错)

方法四:恰如其分,避免轻重失度

有些熟语与上下文描述的情景相比,有些意义较轻,有些较重,容易犯轻重失调的错误。这就要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字义轻重适度的熟语。如:

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重词轻用,“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事故,特指人的死亡。词义很重,用在“考生”身上犯重词轻用的错误)

16个常见的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望文生义”是对成语中关键字词理解不准确造成的。下面的成语在使用中很容易造成误用,请记清成语中关键字词的意思: ①不足为训(准则) ②不刊之论(更改) ③久假不归(借) ④危言正色(正直) ⑤七月流火(火星) ⑥屡试不爽(差错) ⑦一文不名(占有) ⑧哀而不伤(伤害) ⑨不孚众望(令人信服) ⑩犯而不校(计较) ?一傅众咻(教导) ?差强人意(稍微) ?安土重迁(不轻率) ?细大不捐(抛弃)

?春意阑珊(衰落,将尽) ?文不加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修改) [对型训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张强的危言危行,使得大家慌乱起来,思量着怎样才能保全自己免受疾病的感染。 B.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居民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的形象。 C.交易会展览大厅里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客商的青睐。 D.据新闻报道,四名共同作案的盗窃分子,正坐地分赃时,被及时赶到的警察擒获。

【解析】 A项,“危言危行”是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危”是“正直”的意思,不能误解为“危险”。B项,“差强人意”是指大体让人满意,而非“不能让人满意”,属望文生义。C项,“玲珑剔透”形容器物明晰精致,也比喻人聪明伶俐。句中用来形容玉雕工艺品精致通明,使用正确。D项,“坐地分赃”的本义是坐在地上分取赃物,后来多用其引申义,即匪首、窝主等不亲自偷抢而分得赃物,与句中“共同作案”不合,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滋润万物,历经严寒考验的北方大地,告别了千里冰封的季节,焕发出勃勃生机。 B.出身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的袁绍,由于为人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关键时刻往往引而不发,故不能成就大业。

4

C.钱钟书先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奇才,被誉为“学术泰斗”,他知识渊博,学养丰富,治学严谨,其文章达到了不赞一词的地步。 D.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情况下,我们中国的出口企业一定要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切不可目无全牛,只看到出口欧美这一条路,而应试图打开国内市场。

【解析】 A项,“江河日下”指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此处错认为是江河的水流下来了,属望文生义。B项,“引而不发”是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此处误用为“做事不果断”之义,属望文生义。C项,“不赞一词”是说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也可用为一言不发之意。此处使用正确。D项,“目无全牛”形容技艺达到了非常纯熟的地步,此处误解为“目无全局”,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答案】 C

考向二 张冠李戴

成语的使用对象和范围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具有很强的单一性,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便会使陈述和被陈述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造成误用。 [典例剖析]

请指出下列成语运用的错误类型,并说明原因。

1.(2014·安徽高考)去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高达10万亿元,其中网络商品零售额超过了1.8万亿元,凭此成绩,我国当仁不让地跃居全球网络商品零售榜首。

说明:此处用错对象。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应当用于人。

2.(2014·山东高考)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说明:此处用错对象。广开言路:指尽量给下属和群众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

3.(2014·辽宁高考)这位书法家书写作品,不管十几个字还是几十个字,都倚马可待,一气呵成,并且字里行间显示出令人振奋的豪情。

说明:此处用错对象。倚马可待:靠着即将出征的战马起草文件,可以立等完稿。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快。

4.(2014·大纲全国卷)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已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说明:此处用错对象。敝帚自珍: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敝,破的,坏的。珍,爱惜。不能用于别人的东西,而原句中说是朋友的东西。

5.(2013·安徽高考)《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类纪录片,片中由近距离拍摄呈现出的各类食材的纹理构造,带给观众焕然一新的审美感受。

说明:此处用错对象。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不能用来形容观众的审美感受。 [方法归纳]

成语使用对象“两分清”

1.谦、敬要分清

有些成语有谦敬之分,由此而产生语气和态度上的差别:谦辞只能用于自己,敬辞只能用于对方。一旦遇到此类情况,应注意辨别。 【抛砖引玉】 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如:

会议开始时气氛有些沉闷,主持人建议李教授先来一段开场白,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该词用在这里颠倒了主从关系,显然不正确)

5

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6fc83tov60zdc523xwm17c19373ml00go3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