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三、论述题
1、论述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答:区别:微观经济学又称市场均衡理论价格理论,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法,研究对象是从单个经济主体或市场入手研究经济主体或市场的运行,研究中心是市场价格,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的配置,主要目标是单个经济主体的利益最大。宏观经济学又称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收入分析,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法,研究对象是从总体入手研究一国经济的运行,研究中心是国民收入,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的利用,主要目标是社会福利最大。
联系: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中互为前提,彼此补充的两个分支学科。不是仅仅从概念上就可以简单加以区分的。
第二章
三、计算题
习题二:7题,9题,10题(1)、(3)
7题:某君对消费品X的需求函数为P=100–Q0.5,分别计算价格P=60和产量Q=90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答:由P=100–Q0.5,得Q=(100–P)2,故需求价格弹性为 Ed=(dQ/dp)(P/Q)=2(100–P)×(–1)P/(100–P)2=2P/(P–100), 当P=60时,Ed=–3;当Q=900时,P=100–Q0.5=70,Ed=–14/3。
10.在商品X市场中,有10000个相同的个人,每个人的需求函数均为d=12–2P;同时又有1000个相同的生产者,每个生产者的供给函数均为s=20P。
(1)推导商品X的市场需求函数和市场供给函数。 (3)求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答:(1)商品X的市场需求函数D=10000d=120000–20000P,商品X的市场供给函数为S=1000s=20000P。
(3)由D=S,即120000–20000P=20000P,得P=3。 四、论述题
1.什么是支持价格?支持价格会导致什么结果?请用图形表示出来。
答:支持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发展或某一产品的生产而对该产品规定一个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限价。如最低工资制、收购粮食的支持价格。支持价格会导致供给过剩,解决的措施有:政府收购、限制产量。
支持价格 限制价格
2.什么是限制价格?限制价格会导致什么结果?请用图形表示出来。
答: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物品的价格而对其规定一个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限价。限制价格易出现商品短缺或黑市交易,解决的办法是实行配给制,发放购物券等。
第三章
1
三、计算题
习题三:6题,7题,8题
6.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U=4X0.5+Y,原来他消费9单位X,8单位Y,现在X减到4单位,问需要消费多少单位Y才能与以前的满足相同?
答:当X=9,Y=8时,U=4X0.5+Y=20,当U=20,X=4时,由U=4X0.5+Y得,Y=12,可见,当X减到4单位时,需消费12单位Y才能与原来的满足相同。
7.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Y=XY4,他会把收入的多少用于商品Y上?
答:设商品X的价格为PX,商品Y的价格为PY,收入为M。由Y=XY4得MUX=Y4,MUY=4XY3。他对X和Y的最佳购买条件为MUX/PX=MUY/PY,即Y4/PX=4XY3/PY,PXX=PYY/4,把他代入预算方程PX·X+PY·Y=M有,PY·Y=4M/5,这就是说,他收入中有4/5用于购买商品Y。
8.设无差异曲线为U=X0.4Y0.6=9,PX=2美元,PY=3美元,试求: (1)X、Y的均衡消费量;(2)效用等于9时的最小支出。 答:(1)由效用函数U=X0.4Y0.6可得 MUX=0.4X–0.6Y0.6,MUY=0.6X0.4Y–0.4,
由消费者均衡条件MUX/MUY=PX/PY可得X=Y,将此方程与U=X0.4Y0.6=9组成联立方程组可得X=Y=9。
(2)此时最小支出=PXX+PYY=2×8+3×0=45(元)。 四、论述题
1.消费者均衡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试用序数效用理论加以说明,并与图形表示出来。 答: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切点为效用最大化商品组合。此时,边际效用之比等于价格之比,即
MUXPX?MUYPY
图中E点预算不足,A、B、C三点预算满足但效用不如D点大,所以D是均衡点。因为切点斜率相等,又因为
PMUX?X?dY??PYdXMUY, MUXPX所以,MUY?PY。
第四章
二、简答
2、为什么短期生产函数可以假设为先慢速增加,然后快速增加,然后再慢速增加,最后会递减?
答:通常情形下,随着变动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劳动的分工越来越明确与协作越来越密切、资本的利用程度越来越高,总产量会从缓慢增加,变为快速增加,但随着变动要素投入
2
量的进一步增加,劳动的分工就会变得不明确与协作也会变得不密切、资本的利用程度达到极限,总产量增加速度会放缓,达到一定量时,总产量不但不会继续增加反而会下降。
3、简述总产量函数、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的关系。
答:总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当边际产量上升时,总产量以递增的速度增加;当边际产量下降时,总产量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当边际产量为0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当边际产量为负时,总产量开始绝对地减少。
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关系:当平均产量上升时,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当平均产量下降时,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交与平均产量的最大值点。 三、计算题
习题四:5题,6题
6.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L38K58,又设PL=3元,PK=5元,试求:(1)产量Q=10
/
/
时的最低成本和使用的L与K的数值。(2)总成本为160元时厂商均衡的Q、L与K之值。
答:(1)MPL=3L–5/8K5/8/8,MPK=5L3/8K–3/8/8,
厂商生产既定产量使其成本最小的要素投入组合要求满足MPL/MPK=PL/PK,代入均衡条件,得K=L,代入Q=L38K58=10,求得L=K=10此时最低成本支出为TC=3L+5K=80。
/
/
(2)厂商花费既定成本使其产量最大的要素投入组合同样要求满足MPL/MPK=PL/PK,上小题已求得K=L,将其代入总成本方程3L+5K=160,求得L=K=20。 此时最大产量为Q=L38K58=20。 四、论述题
1.试论述短期厂商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区域,并与图形表示出来。 答:
/
/
生产三阶段的划分:第一区域:原点到AP达到最大化;第二区域:AP达到最大化到TP达到最大化到;第三区域:TP达到最大化之后。 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应为第二区域。在第二区域的生产过程中,厂商究竟投入多少要素或生产多少,还要取决于厂商的成本函数变化。
2.要素投入最优组合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试用等产量线和等成本曲线图形加以说明。 答:要素投入最优组合的必要条件是:等产量线和等成本曲线切点为要素投入最优组合。此时,边际产量之比等于要素价格之比,即
MPLPL?MPKPK
3
图中D点预算不足,A、B、C三点成本满足但产量不如E点大,所以E是均衡点。因为切点斜率相等,又因为
PMPL?L?dK??PKdLMPK,
MPLPL所以,MP?P。
KK3.规模报酬、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有何区别?
答:规模报酬是指,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保持不变条件下,所有投入要素按同一比例变动所引起的产量的相对变动。用以衡量企业规模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规模经济是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经济。 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基本相同,可以说规模报酬递增来自规模经济。规模报酬重点考察产品数量与投入量之间的关系,重在实物形态,而规模经济重点考察产量变动过程中成本如何变化,重在价值形态。
经济规模通常指企业生产规模(固定要素及生产能力)的大小。
第五章
三、计算题
习题五:12题,14题、15题
12.对于生产函数Q=10LK/(L+K),在短期中令PL=1,PK=4,K=4,请: (1)推导出短期总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及边际成本函数; (2)证明当短期平均成本最小时,短期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相等。
答:(1)由生产函数Q=10LK/(L+K)以及K=4,得Q=40L/(4+L),因此,L=4Q/(40–Q),代入成本方程得总成本函数
TC=PLL+PKK=L+16=4Q/(40–Q)+16, AC=4/(40–Q)+16/Q, VC=4Q/(40–Q), AVC=4/(40–Q),
MC=dTC/dQ=160/(40–Q)2。
(2)短期平均成本最小时,dAC/dQ=0,经计算得Q=80/3。当Q=80/3时,AC=0.9=MC,可见,短期成本最小时,短期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相等。
14.假设某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函数是MC=3Q2–8Q+100,若生产5单位产品时总成本是595,求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可变成本函数及平均可变成本函数。
答:对MC不定积分得
TC=Q3–4Q2+100Q+a(a为常数),
又因Q=5时TC=595,代入TC函数得a=70,所以总成本函数为
TC=Q3–4Q2+100Q+70,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