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公交路线布置原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14:49:4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公交路线布置原则

1.公交路线的布设,应以城市公交规划为基础,以便更好地适应公交乘客的交通需要。 2.路线分布密度要适当,所有城市干道上均应布置公交路线,另外在支路上还应适当布置一些公交路线,使公交覆盖面尽可能大一些,以方便居民乘车出行。

3.除远郊路线外,公交各路线应有良好搭接,形成闭合线网,以利乘客换乘。

4.避免在交通条件和道路状况差的街道上布设公交路线,以保证公交车辆的运输效率。

5.公交路线应根据居民出行调查资料,按主要人流方向设置。

6.在高峰时间乘客流量特别大的路段上,除一般公交路线外,宜增设区间运行的公交路线或称公交专线。 公交站点的布置

(一)站台的种类与布置

公交站点主要分两类:一类称终点站(也称端点站),另一类称中间停靠站。 1.终点站

终点站是供车辆始发、折返或暂时停放,同时兼作乘客上下的站点,除环形公交路线外,每条公交路线都有两个终点站(端点站)。终点站在布置时主要应考虑回车(调头)和车辆暂时停放的要求。

终点站的布置形式最好是在路边专辟一块场地(如图7—1),这样既利于回车,又便于车辆停放,同时车辆的运行调度、加水、保养小修等工作也可以开展。

有些路线终点站位于市区,单独辟一块专用场地有困难,这时可利用车行道回车,但车行道宽度应在20~30n(铰接汽车)或30~40m(无轨电车)。若道路宽度有限,不能直接回车,亦可利用交叉口回车或绕街坊回车。 2.中间停靠站

公交运输是一种定时定点的客|无忧考试网|运系统,与出租车不同,特点是有规律、可控制。公交路线中

间停靠站设置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乘客利用公交的方便程度和公交自身的运输效串。 中间停靠站的平面布置形式与道路横断面形式相关.通常有以下三种:

1)沿人行道布设: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一幅路和两幅路上,多采用这种形式的公交停靠站。为改善乘客的候车条件,应对站点附近人行道进行适当铺砌,设置安全栅栏和防雨、防晒设施。

该种站点布置形式,便于乘客上下,但对非机动车行驶干扰较大,同时,由于非机动车需绕行而可能进入机动车道,常给机动车行驶带来一定干扰。为不过分压缩机动车道,往返站点应错开设置。

2)沿机、非分隔带布设:在设站处,将分隔带适当铺砌,并设置栅栏和防雨、防晒设施。这种形式站点对于车辆来说,停靠方便,无须驶入非机动车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没有相互干扰。但乘客需穿越非机动车道,此外,公交车辆停靠时占据道路外侧车行道,从而使道路通行能力下降,为此,便产生下面第三种公交站布设形式。

3)港湾式停靠站:对于三幅路或四幅路断面形式,机、非分隔带在4.0m以上时,在公交站点处将分隔带辟筑成港湾形式,这样既有利于公交车停靠,又有利于乘客上下车安全,是目前为止最理想的公交车停靠站形式。

“港湾式”的做法,亦可用于上述第一、二种停靠站的布置。第一种是压缩人行道;第二种是压缩非机动车道,在站点处将机、非分隔带向非机动车道方向挪移。注意,这种港湾式的做法其前提是人行道足够宽或非机动车道足够宽,保证在压缩以后,行人或非机动车仍能通过。

搜索更多关于: 公交路线布置原则  的文档
公交路线布置原则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6ui6217896rgfk15sw18xzko02xoc00fw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