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配套K12】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0:37: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配套K12教育资料

的规律。

探究能力:能够坚持长期实事求是地长期观察。 层次1:不能够独立观察月相的变化。

层次2:能够独立观察月相的变化,但不能坚持长期实事求是地长期观察。

层次3:能够独立观察月相的变化,能坚持长期实事求是地长期观察。

教学材料:月相变化盒、硬纸板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集中话题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1、让学生回想原认知中月亮的形状,学生画出的月亮肯定是有不同的,就为后面月相的变化做了铺垫。 探索和调1、让学生交流曾经观察月相的2、让学生养成自己思考、总结的查 经验。 习惯 2、小学讨论,提出月相变化可3、月相变化的规律也可以留在学能是什么规律。 生自行观察月相、记月相日记之3、用月相观察盒,观察模拟的后进行。 月相变化。 4、应该让学生知道月相变化的原4、再交流月相变化的规律。 因,不要让他们感觉月相变化有5、讲解月相为什么会变化。 那么神秘。 6、制作月相日记卡纸。 5、在课堂上把卡纸做好,有利于7、分观察小组。 激发学生记日记,而且可以统一格式、材料。 6、学生个别观察的时候常中途放弃,组成小组观察可以起到相互提醒的作用。 回顾1、布置记月相日记。 1、鼓励学生重在坚持,教师还应和解释

配套K12教育资料

配套K12教育资料

提醒学生月亮每天“出现”的时间不同,和出现阴雨天如何处理。

课后反思:在夜晚,如果孩子们能够坚持看月亮,并给月亮记下日记,就能发现月相的变化规律。而在白天组织学生观察记录太阳的影子;在夜晚组织学生看月亮、研究月相变化的规律,这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这需要经过一整天、一个月或者更长时间的连续观察记录,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互动性质 1、请同学上黑板画月亮。 教学过程

一、制造彩虹,激趣导入

1、出示图像资料:夏天雷雨过后,天空出现了一条七色的彩虹。 2、谈话:请学生谈谈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它有哪几种颜色组成? 3、讨论:你们想不想自己制造彩虹? 4、带领孩子们制造彩虹。 二、分解阳光,研究色散的原理 1、讨论:我们还可以怎样制造彩虹? 2、讲述关于牛顿发现七色光的故事。 3、组内交换意见并动手实验: 利用三棱镜 利用平面镜和水 利用光盘

4、提问:刚才研究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要注意的问题呀? 三、混合色光,研究逆色散原理

1、出示图像资料:牛顿把七色光合成白光 2、讨论:怎样证明日光是七色光组成的? 3、游戏:玩七色陀螺 4、解

配套K12教育资料

配套K12教育资料

释现象。

5、提问:那我们能不能想出更多的方法来证明日光是七色光组成的? 四、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 色彩的形成 1、谈话:自然界中缤纷绚丽的色彩又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组内讨论并请他们上来交流。

3、教师演示:为什么该物体呈现红色?把红、橙、黄、绿、蓝、靛、紫、黑、白这几种

色的纸分别放在七色光下,孩子们将看到当七色光投到红纸上,光谱中只剩下了红光,而 色光不见了。 4 、学生实验:绿色物体、黑色物体和白色物体。 5、学生交流心得体会。

“透过彩色玻璃纸看物体”游戏 1、玩“透过彩色玻璃纸看物体”游戏。 2、玩戴各色太阳镜游戏。 3、学生解释原理。 五、课内总结,课外延伸

1、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末端分别贴有红、绿、蓝三色玻璃纸的长纸筒。 2、教师演示:实验时先混合其中两种色光,然后再把三种色光混合起来。 3、讲述:红、绿、蓝就是光的三原色。

4、课后延伸:继续探究光的三原色和色彩的三原色是不是一回事。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是以学生为根本,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

配套K12教育资料

配套K12教育资料

为核心,并注重课堂的开放性,为学生、教材、教师之间连接了一条有机的纽带,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真刀真枪”的学科学、做科学、用科学,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教改新理念。

单元小结:在科学教学中,当学生把探究作为一种学习的需要,逐步成为学习的行为习惯时,课堂教学就会化被动为主动,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内驱动力。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小学中年级学生年龄小、好玩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玩”中经历探究七色光秘密的全过程,在“玩”中激发继续探究的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目标。

当然,这种“玩”并不是放羊式的、盲目的、无目的的玩,它与学生课余时间自发的游戏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要在教师的安排和引导下“玩”,教师要精心选择实验材料,合理调控活动时间,灵活处理突发情况等。第二,要让学生有目标地“玩”,带着问题去“玩”,在“玩”中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第三,要让学生在“玩”中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带有游戏性的活动中“真刀实枪”地搞科学。这样,学生才会在“玩”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才会终生受益。

配套K12教育资料

【配套K12】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6wiq7b8j00mq5e7eayt5nd0e7n2yj017ey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