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的第一节底管长度≥4m。 2、混凝土的配置
(1)配合比经实验室试配确定,试配强度比设计强度提高10%~15%; (2)水灰比不宜大于0.6;
(3)有良好的和易性,在规定的浇注期内,坍落度为160~220m;在浇注初期,为使导管下端形成混凝土堆,坍落度宜为140~160mm; (4)水泥用量一般为350~400kg/m3,砂率一般为45%~50%。 (九)拔除拔导管
混凝土浇注到桩顶时,要及时拔出导管。但混凝土的上顶标高一定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十)插桩顶钢筋
桩顶上的插筋一定要保持垂直插入,有足够锚固长度和保护层,防止插偏和插斜。
(十一)试块留置
筒同一配合比的试块,每般不得少于1组。每根罐注桩不得少于1组。 (十二)冬、雨期施工 1、不宜在冬期进行。
2、雨天施工现场必须有排水措施,严防地面雨水流入桩孔内。要防止桩机移动,以免造成桩孔歪斜等情况。 五、成品保护
1、钢筋笼在制作、运输和安装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变形。吊入桩孔内,要牢固确定其位置,防止上浮。
2、灌注桩施工完毕进行基础开挖时,要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防止桩的位移和倾斜。并要检查每根桩的纵横位置偏差。
3、在钻孔机安装,钢筋笼运输及混凝土浇注,均要注意保护好现场的轴线桩,高程桩,并经常予以核较。
4、桩头外留的主筋插铁要妥善保护,不得任意弯折或压断。 六、要注意的质量问题
1、泥浆护壁成孔时,发生斜孔、弯孔、缩孔和塌孔或沿套管周围冒浆以及地
面沉陷等情况,要停止钻进。经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2、钻进速度,要根据土层情况、孔径、孔深、供水或供浆量的大小、钻机负荷以及成孔质量等具体情况确定。
3、水下混凝土面平均上升速度不小于0.25m/h。浇注前,导管中要设置球、塞等物等隔水,浇注时,导管插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1m。
4、施工中要经常测定泥浆密度,并定期测定粘度、含砂率和胶体率。泥浆粘度18~22,含砂率不大于4%~8%,胶体率不小于90%。
5、清孔过程中,必须及时补给足够的泥浆,并保持浆面稳定。
6、钢筋笼变形:钢筋笼在堆放、运输、起吊、入孔等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严格执行加固的技术措施。
7、混凝土浇到接近桩顶时,随时测量顶部标高,以免过多截桩或补桩。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