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生规划论文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7 14:25: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论文

有规划的人生更精彩 北京市太平路中学 吕金荣

2011年8月

我们学校是一所基础薄弱校,学生不管是知识的掌握,还是学习的态度、方法、习惯、以及能力等诸多方面,都与重点校的学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所以开始总感觉对这类学生的人生规划实属形式,不会有太大的帮助,三年来,我的教育教学之路走得很艰辛,没有可值得借鉴的方法,只能在摸索中艰难前行,一路坎坷,有遗憾,更有收获。作为首批与北京高中课改同行的教师,自己庆幸能有这样的机会,与学生共同成长,体会着那份成长的快乐。三年的历练,真的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丰,它让我认识到,一个人一定要去规划自己的人生,有规划的人生才更精彩。 一、理论下指引

1、人生规划教育的提出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这一教育思路地转变无疑对高中学校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要求。它时时警示学校除了进行传统教育,给学生提供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学业指导和人生规划方面的相关教育,给学生提供人生规划和学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当前普遍存在的“升学无意识”、“就业无意识”和“发展无意识”现象。 2、人生规划教育如何定位

人生规划是一个人对自己人生各个阶段发展道路的科学设计和规划过程。人生规划教育旨在培养学生人生规划的意识,增强学生人生规划的能力。 3、高中人生规划教育的特点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学生未来人生发展定向的关键期,更是整个人生规划的探索和基础积累阶段。这个阶段主要目标是提升兴趣,形成追求、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改进性格,增强内涵,获得能力,养成习惯,储备实现规划的能力、建立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过程。它旨在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更好地适应社会,找到自我人生理想和社会需求的结合点,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它旨在唤醒学生的规划意识, 唤醒学生的生存意识,培养生存能力,提高生存质量,最终着眼于提高国家人力资源质量和国民素质。

二、懵懂中探索

作为一名班主任,除了要面对教学观念和方法的挑战,同时还要面对九零后这一新的群体,三年的尝试,让我学会了思考,我觉得人生规划,其实贯穿始终的是两种教育,一是学业,二是为人。为此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学业规划教育。

(1)高一时主题教育:

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属于盲目激情期和适应寻求期,可进行如理想目标、勤奋态度、习惯方法等相关教育,为学生的学习生涯重新定位,教师赋予学生学习

1

上的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等有比较客观的认识,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并形成自己的优势学科,重新扬起学生理想的风帆,为自己赢得领先的机会。

(2)高二时主题教育:

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属于定位起飞期和稳步发展期,可进行如树立自主、明确责任、树立信心、坚持不懈、调整心态、学习方法等教育,告诫学生从小事做起,以德律己,设计自我约束教育,感受自主的快乐、责任的重要、诚信的可贵, 体会目标实现过程中坚持和良好心态的重要性。 (3)高三时主题教育:

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属于扎实复习期,加速冲刺期, 可进行人生理想、面对挫折、正视现实、感知责任、成人仪式、毕业典礼等教育。面临高考,面对挫折,反省得失,进行人生规划,迈好成人第一步,感受自己人生成长中的意义和价值,为学生下一阶段的人生奠定基础,提供借鉴。 2、为人规划教育

高中是学生面临人生的又一个新考验,不管是孩子主观方面,还是客观环境,会有大幅度的变化,能适应的则前进,否则可能掉队,所以教师要了解孩子到了高中阶段身心发展可能出现的新特点,帮助孩子过好初、高中衔接关,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扶持孩子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学会为人处世。 (1)比如可进行走进学校后的心理准备教育,让学生从心理上学会适应变化,适应环境,了解自我、走近伙伴,与大家进行心灵的交流,迅速消除陌生,消除隔阂,尽快使学生处于和谐融洽的集体氛围中,为他们以后走上人生奠定基础。 (2)可进行规范、守纪、诚信等教育,让他们树立遵守班级、学校规定的意识,懂得待人诚恳,关心集体,这样的思想养成后,自然会让他们到社会上也遵纪守法,做守法的公民,为他们以后立足社会提供较好的基础。

(3)可进行爱心、感恩教育,让学生认识自己所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充分认识自己在个性、心理、特长、学业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与此同时,了解周围同学在各个方面的优点,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学会沟通与交流,学会理解他人,宽容他人,关心他人,懂得感恩父母和老师,真正让学生懂得做人,懂得爱人、爱事、爱环境、爱生活,体会到爱与被爱的幸福,从而体现培养学生的爱心是德育的永恒主题,更为学生以后能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热情的人提供帮助。 (4)可进行青春期感情萌芽、情感困惑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教育。早恋这一现象,现在越来越突出,年龄段也越来越小,教师可通过多种形式,或游戏、或讲座、或座谈等,让学生了解青春期心理、生理特征,鼓励学生正常交往,讨论爱情的真谛与责任,劝勉学生不要过早陷入感情漩涡。教师要理解学生这个阶段的心里变化,要注意引导疏浚,晓之以理,要学会蹲下来与学生对话,朋友式的交谈,给学生以多方面的指导,而不能强硬地堵塞,一味的批评,这才能让学生易于接受,才能让学生从盲目中走出来,从来更好地规划自己现阶段和步入大学阶段的人生走向,如果这一阶段的人生没有规划好,就会影响它以后的人生。 (5)可进行心理上的疏导教育,面对现实教育,这在步入高三时尤为重要。

高三学生即将面对激烈地竞争,很多同学会出现一系列心里问题,比如厌学、退缩行为、自我中心、攻击行为、考试焦虑,早恋等,老师要进行疏导,指导学生学会简单的放松小窍门,多关注学生,用言语疏导、责任转移、行为疏导、拒绝忽视和情感关爱等方式教育学生。注意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中见微知著,及时掌握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动态,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

2

感化学生,做学生心理情绪的“鼓动师”和“协调员”,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心理健康的人。我班里有一个叫张馨月的同学,学习较为努力,但基础薄弱,高三下半学期,她选择出去上课,后来从家长那我了解到,她的心态很不稳定,经常唉声叹气,有时会和家长发脾气,于是,我就利用中午她午休的时间给她打去电话,及时化解他的心里焦躁,来学校进行二模考试时,我也马上找机会跟她谈心,当得知她的理综卷子都没勇气交时,我及时沟通,了解到她的周围竟是考五六百分的同学,她觉得家里花了将近十万来给她补课,成绩却不理想,觉得心里愧疚,于是我就耐心地开导,后来她的心态平时了许多,在高考中,她在班里考了第一名。

(6)可进行告别母校——浓情家园教育

让学生再次回忆高中生活的每一点滴,感受高中在自己人生成长中的意义和价值,为母校留下最后的祝福,让母校在自己记忆里留下深刻的印记,许多学生,在离开母校后,能经常来到学校和老师谈自己现在的学习生活,经常与老师短信电话联系,其实都证明了我们的人生规划教育,对学生大有裨益。

通过这一系列为人处世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成为乐观、向上、团结、诚信、自信的班集体成员,养成良好的心态,勇于面对挫折,面对现实,懂得感恩亲人,感恩社会,这都是人生规划后的开出的蓓蕾。

三、收获后反思

经过了独上高楼的迷茫,经历了衣带渐宽的折磨,终于迎来了蓦然回首的欣喜。这三年来,不管是从教育理念还是教育方式上,都迫使我开始新的尝试和探索,并时时把它渗透于自己的教育过程中,这些努力,切实为学生一生关键时期地成长提供方向和必要地指导,但更促使我认真地思考。 1、教师要理解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高中阶段孩子的自尊心特别强烈,最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他们力图在各个领域有较出色的表现,想争取在集体中赢得适当的地位,得到好评和重视。他们的心理发展一般特征可概括为“四性”、“四高峰”。“四性”即敏感性、社会性、动荡性、闭锁性。敏感性是指对人、对事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思想活跃,易接受新事物、新信息。社会性是指对人生的意义、升学等社会问题越来越感兴趣,对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动荡性是指情绪容易激动对事既积极热情,又焦虑不安。闭锁性是指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不再轻易地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有些内敛。“四高峰”即生理变化高峰、智力发展高峰、社会需求高峰、创造高峰。比如社会需求高峰是指孩子对爱情的向往等精神方面的需求以及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的需求都有所上升。创造高峰是指这个阶段是孩子一生中最具有活力和创造性的时期。孩子会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求独立的愿望,其独立思考能力大大提高,不轻易相信别人的意见,常持分析和批判态度,很反感把他们看成小孩子,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人生规划地指导,这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提升。 2、教师要与时俱进,给孩子全方位的引导。

现代教育,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教师要及时充电,除了完善自己的业务水平,进行高效地授课,给学生以知识给养。还要积极汲取其它的养分,拓宽自己的视野,学生就像稚嫩的幼苗,需要我们更多地呵护,教师就要给学生多方面的指导,用心去教化学生,让他们滋养品性,增强抗体,承担责任,把他

3

们的困扰降到最低,让学生的心渐渐向着正向的方向发展,思想认识也按照正确的轨道前行,从而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开启一份智慧。

人生规划教育,让学生开始学会思考“我今后要干什么”?“如何做才能达到目标”?“如何解决自己学习中面临中的问题?”让学生开始思索“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性格发展如何?”

人生规划教育也促进了教师关注点从教学到教育的转变。教师在教育学生人生规划的过程中,开始重新思考和规划自己的教育生涯,也更加感到自己教育价值。

想做的尽力而为,能做的尽善尽美,必做的无怨无悔,教师工作应该如登山,每一天都会看见一颗新的太阳,就让我们乘着课改的春风,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人生,给学生带来一份清新,给自己带来一份惬意,给自己和学生一份精彩吧。

4

搜索更多关于: 人生规划论文3 的文档
人生规划论文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6ymw86myv0c4dk2wbi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