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习美学
美学,一直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与文学、艺术、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美学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人文学科。要求学习者有高远的人生的境界,宽广的学术视野,敏锐的心灵感悟。 1、充分明了美学的学科定位 2、博学精微 3、熟悉美学史
4、充分利用各个学习环节 5、掌握宏观知识结构
一、引言:美的膜拜者
1、美与丑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2、美的存在:
3、那么,如何来认识美呢? 二、美是什么:从美字到美学 1、美字的多重原意: ①羊大为美; ②羊人为美;
③羊生殖崇拜为美; ④女色为美;
⑤羊综合感觉为美; ⑥羊等价交换物为美
2、美的诞生:从功利到非功利,从实用到非实用,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粗到精: ①从逻辑上看:从无到有,从生存到发展
②从审美风俗上看:禁忌崇拜、黑齿为美、头尖为美、小鞋为美、胡服骑射等等 ③从审美实践的作品看:更多的自然对象等进入审美的视野,《荷马史诗》来看,绘画来看等等。
3、美的发展:从审美意识的萌芽到美学思想到美学学科的诞生。古老而年轻的学问。
美学学科诞生的意义:
①从“爱智者”而来的理性大潮中的感性学:人的全面发展的启示意义 ②从“异化”世界而来的美学对现代社会的批判:社会和谐发展的启示意义 ③从价值多元而来的美学学科的独立:人类知识体系健全的启示意义
美学研究对象
4、审美价值取向的历史演进: ①知识论、 ②价值论 ③独立论 ④生存论
5、美学的研究对象
①第一种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美学是艺术哲学。 ②第二种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美学是美的哲学。
③第三种认为美学是研究美感或审美经验的,美学是审美活动。 ④第四种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关系的,美学是审美关系学。 主要美学形态
一、西方所谓的双希文化的审美形态 (一)、希腊文化的审美形态 (二)、希腊精神:和谐与完善 (三)、由希腊精神而来的优美的审美范畴. 优美:
1、外在形式上的“小”。
2、实质:主体和客体之间没有剧烈冲突而形成的和谐,它是一种直接的愉悦。 (二)、希伯来文化的审美形态:崇高
希伯来犹太教戒律核心:1、你不可有别的神
2、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他。
3、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4、当照耶和华你神所吩咐的,守安息日为圣日。 5、孝敬父母。 6、不可杀人。 7、不可奸淫。 8、不可偷盗。
9、不可作假见证害人。 10、不可贪恋人的妻子,
犹太教主要是:1、一神观(雅赫维);2、善恶观;3、契约观;4、神选观;5、救赎理论;6、弥赛亚理论。
而基督教主要是:1、创世说;2、原罪说;3、道成肉身;4、三位一体;5、灵魂不灭;6、天堂地狱说。
中国关于“优美”与“崇高”的样态:
第二章第二节 华夏文化的审美复调 一、 儒家之“和”
1、儒家的命运
2、儒家的逻辑:重寻和谐社会、幸福生活的可能之途。 3、孔子主要思想:仁
4、儒家的主要美学观念:美善,文质,“和”,兴观群怨。
第二章、第二节 道 家 美 学 一、道家思想的整体体认。 二、道家美学的整体精神。 三、老子的主要美学范畴。 四、庄子的主要美学范畴。 五、如何评价道家美学。 一、如何整体把握道家思想。 1、阐释的“先结构”
2、道家思想的境遇:重寻幸福生活、立身和持存的可能之途。 3、道家的逻辑:四词以蔽之:忘却与超越,自然与逍遥。 二、道家美学的整体思想: ①自然美、天然美的审美理想; ② “忘我”而来的审美的心态
③同时相对主义价值观而来的美学观 ④超越
三、老子的主要美学范畴: 1、味与道: 2、美与妙:
3、有与无,弱与强: 四、庄子主要美学范畴: 1、“游”: 2、忘
五、道家美学的评价:
1、审美理想、审美范型的创立。 (清新自然、含蓄隽永) 2、审美超越心态的畅扬。 (物我两忘、浑然天成) 3、审美生存的可能性途径。 (心斋坐忘、虚极静笃) 4、文学创作的巨大影响。
(浪漫诗风、瑰丽之辞、飘逸之人)
中华美学的延展:禅宗美学
1、禅宗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美学的影响 2、 禅宗的美学意蕴:
①对事物瞬间、整体的直接把握 ②追求自然适性,空灵自由的境界
宋明以来具有近代色彩的美学:商业化、职业化、
禅宗第一义:不可说,一说就错。
悲 剧
悲剧:何谓悲剧:说文,悲,痛也。从心,非声。 宋元以来,悲剧渐兴。《窦娥冤》、《汉宫秋》、《赵氏孤儿》、《琵琶记》、《娇红记》、《长生殿》、《桃花扇》、《雷锋塔》、《四郎探母》等悲剧成为中国悲剧园地的奇葩。 鲁迅先生也认为中国实在少真正悲剧,指出“凡是历史上不团圆的,在小说里统统给他团圆,没有报应的,给他报应,互相欺骗------ 这实在是关于国民性的问题。”
文艺复兴时期盛行的性格悲剧、
黑格尔的永恒冲突的悲剧《安提戈涅》。 悲剧何以美: 悲剧的实质:教材73页说“只要命运对于个人、对于社会、对于历史还不是可以自由掌握的,那么,悲剧就会仍然是审美形态的一种。”“悲剧最积极的审美效果就是使人正视人生与社会的负面,认识人生与社会的严峻,接受 命运的挑战。”
悲剧的构成要素: ①人类所面临的困境。 ②面临困境时人的行为。
③面临困境时人的行为的结果。 悲剧的分类与定性:
积极悲剧:人在面临困境时所激发的主体精神的胜利。
消极悲剧:人所体味到的人的生存的有限性,以有限而追踪无限,此乃人之最大悲剧。
喜剧:喜,“说文”:乐也。
一、历史上关于喜剧的认识:
最早与喜剧有关的理论家:苏格拉底。 近现代几种著名的喜剧理论: ①霍布斯: 突然的荣耀说 ②康德:预期失望说
③柏格森:生命的机械化说 ④弗洛伊德:心理能量的节省说 ⑤黑格尔:形式大于内容说 ⑥谢林:对立元素的倒置说
喜剧的实质则在于:内容与形式“透明”的错位所引起的审美愉悦。 中国的喜剧
民间有《陌上桑》等喜剧性的歌曲,南北朝到唐之时,则有“参军戏”大量上演。到了宋元以来,话本、杂剧等大量兴起,喜剧作品也越来越多,出现了像关汉卿《救风尘》、康进之《李逵负荆》 、郑廷玉《看钱奴》等优秀的喜剧,到清朝则有李渔的《风筝误》等优秀喜剧出现。
美的定义的尝试 一、美的基本特性: 1、形象性
2、情感性:情感逻辑与理性逻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