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课文翻译 - 1-7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10:02:5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有关音乐表现方面的讨论。 斯特拉温斯基不是曾经声称他的音乐是一个“物体”,是一件有自我生命的“东西”,除了纯音乐性的存在之外没有任何别的含意吗?斯特拉温斯基这种不妥协的态度可能源于这样的一个事实:有那么多的人尝试着从众多的音乐作品中读出完全不同的含意。 确实,要准确地说出一部音乐作品的含意已经很难了,要肯定并确定地说出来,还要使每个人对你的解释都感到满意,是难上加难。 但我们不该因此走到另一个极端,不能去剥夺音乐“表现”的权利。

可能的话,你不妨听听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48个赋格主题。 依次地、一个个地听听其中的每一个主题,你很快就会意识到每个主题都反映了一个不同的情感世界,你很快也会意识到你越觉得某个主题美妙,就越难找到令你完全满意的字眼来描述它。 是的,你当然知道那个主题是欢快的还是悲伤的。 换句话说,你能够在脑海中勾勒出那个主题的情感框架。 那么就更仔细地听一下这个悲伤的主题吧,要明确悲伤的性质。 是悲观厌世的悲伤,还是无可奈何的悲伤?是时运不济的悲伤,还是强颜欢笑的悲伤? 假设你很幸运,能用许多词句充分表达你对选中主题的确切理解。 但这仍然无法保证其他人对你的理解都感到满意,他们也完全没有必要感到满意。 重要的是,每个人能亲自感受某个主题的表现力,或以同样的方式去感受一部完整的音乐作品独特的表现力。 如果是一部伟大的音乐作品,就别指望每次去听它都能给你带来相同的感受。

音乐存在的第三个层次是纯音乐层次。 除了令人愉悦的乐声及其所表现的情感之外,音乐也因其音符本身以及对音符的处理而存在。 多数听众都没有充分认识到音乐的这第三个层次。

对我们所有人来说,更加充分地认识这个纯音乐层次非常重要。 毕竟乐曲使用的是实实在在的音乐材料。 聪明的听众一定要做好准备,随时提升自己对音乐材料以及这些材料的使用的理解。 他必须要更加有意识地倾听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弦及音色。 但最重要的是,为了能够跟上作曲家的思路,他还必须了解一些音乐形式方面的知识。 去听所有这些成分就是在纯音乐层次上欣赏音乐。 让我重复一遍,我仅仅是为了讲解得更清楚才把听音乐的三个层次机械地分割开来的。 事实上,我们从来都不会只在其中的一个层次上听音乐。 我们其实是把它们联系起来,同时在三个层次上听音乐。 这并不需要付出多少脑力,因为我们是凭本能这么做的。 也许,用去剧院看戏来作类比,能使这种本能的联系更加明白易懂。 在剧院里,你能注意到男女演员、服装和布景、声音和动作。 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会让我们觉得剧院是一个令人愉悦的地方,它们构成了我们欣赏戏剧的感官层次。

戏剧的表现层次来自于你看舞台表演时获得的感受。 它激起你的怜悯、兴奋或是愉悦。 正是这种笼统的感觉,除了听台词所感受到的,主要是存在于舞台上的某种情感的东西,与音乐的表现性相类似。

剧情以及剧情的发展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纯音乐层次。 剧作家塑

造和发展戏剧人物的方式,和作曲家创造和发展主题的方式是一样的。 你能否成为一个聪明的听众,取决于你对剧作家或音乐家处理艺术材料的手段的了解有多深。

显然,看戏的人从来就不会单独注意到这其中的一个元素。 他是同时注意到了一切。 听音乐的道理也是一样的,我们同时地、不假思索地在三个层次上倾听音乐。

Active reading 2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之谜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荷兰画家约翰尼斯 ? 维梅尔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画作之一。 画里有一位引人注目的年轻女子,身穿异国服饰,戴着头巾,她侧身回眸,望着欣赏画作的观众。 画面的背景一片漆黑,我们的视线被吸引到女子所佩戴的珍珠耳环上,那耳环也是整幅画的焦点。 这幅画在被世人研究了一个多世纪后,仍然留存着一些饶有趣味的问题待人们解答。 那位年轻女子是谁?这幅画到底是一幅真人肖像画,还是一幅表现女人普遍特征的模特画?她有多大年纪?那颗珍珠是真的吗?她戴的头巾有什么特殊含义吗?她回眸看着我们的时候到底在想些什么? 总的来说,有关维梅尔的记载很少。 我们知道他出生于1632年,一辈子都住在代尔夫特,于1675年逝世。 我们知道他的画作包括宗教及神话题材的画,室内家居画以及风景画。 他好像从来没富有过,可能是因为作品相对较少的缘故。 他的其他名画包括《在窗前读信

的女孩》和《拿着水罐的女人》。

我们还知道,虽然他来自于一个新教家庭,却娶了一位信仰天主教的女孩凯瑟琳娜,凯瑟琳娜坚持要他改信天主教,然后才肯跟他结婚,婚后他们育有14个孩子。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这幅画似乎不是被当作肖像画来画的,而是一幅表现人物表情、面部特征,以及其他一些特点的习作。 的确,少女的那张脸在传统意义上或许算不上漂亮。 如果是一幅肖像画,画家会花更多的力气来表现被画者的美貌,即便那么做会有些背离事实!这种肖像画当时在荷兰很流行,而且可能也更容易出售。 然而,我们并不知道这幅画在维梅尔生前是否卖出去过。 我们甚至不清楚它是不是维梅尔的资助人范 ? 鲁文的委托之作。 如果是的话,画中的模特有可能是维梅尔的一个年龄相仿的女儿。 我们对《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了解比对维梅尔的其他作品都少。 实际上,这种无法解释的背景资料的缺失甚至会使得该画更受欢迎。

正因为如此神秘,这幅画先是成了一部小说的主题,而后又被一部电影所采纳。它们都试图揭开有关这幅画的一些谜题,其中一个是:女孩那双睁得大大的眼睛,以及那一丝神秘的微笑,到底是天真还是诱惑?像小说或电影这类媒介更适合作出回答。

崔西 ? 雪佛兰于1999年出版的小说向我们讲述了一位16岁的荷兰女孩格里特的故事。 她必须去工作来养活家人,于是成了维梅尔家的一名女仆,和维梅尔的五个孩子、一位老佣人以及他喜怒无常的妻子凯瑟琳娜生活在一起。 在他家干活的时候,格里特不仅被一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课文翻译 - 1-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75f82n3ev92i2p9mder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