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幼颖过人,咸淳甲戌年(1274)中进士,捷越擢晋资政殿大学士、工部尚书。时杰称其有谓汉高祖入关除秦之果敢,有汉文帝执法之坚毅。在他正欲满怀壮志,发挥奇才为国效劳之际,南宋江山日趋西沉。在南宋王朝败局已定时,他保持“不为敌所俘,不为敌所侮”之高节,毅然弃官为民,返回故里梁溪设馆执教育人。他恒以忠义,普善济世而著称于世。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十二月二十四日卒于家。
端宗景炎二年(l277),民族英雄文天祥率军入赣抗击元兵时,朝寅与江西豪杰尽能支助,使抗元兵在赣暂获胜利,收回许多失地,终因国力殆尽,无回天之力,文天祥被俘,拒不投降,以身殉职。
祝彬
祝彬(1260一l336),字文夫,号悠然。生于南宋景定庚申年(1260)四月。修水何市镇人,名臣。
彬幼好读书,孜孜不倦。后以《诗经》考中进士。擢江西抚州路崇仁县丞。元泰定三年(1326)为湖广主考。天历二年(1329)和至元三年(1335)先后两次任江西主考。至顺三年(I332)晋应奉翰林文字徵仕郎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皇上颁赠封三代,其父子信,封赠进贤县丞,其母熊太君,封赠宜人,妻黄氏,封赠宜人。元统二年(1334)归里,自号悠然居士。至元二年(1336)十月卒。
泰定四年(l327)《敕翰林院编修祝彬诰》赞曰:学贯天才,性禀淳德,天毓奇才,明孔孟之正传,契程朱(即程颐、朱熹)之奥旨,晚掇巍科,清誉素垂于中外,顷居藩郡,严威遥播于期。礼乐之卓,文章之杰。
冷应徵
冷应徵(1187—1276),字公定,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修水桃树港人,名臣。
应徵,宝庆元年(1125)中进士,初任庐陵主簿,以廉能著名。得到杨长孺之赏识,提为静江府司录。参军治狱平恕转运使范应铃又荐于朝,任应徵为万载知县。在赴任途中,他发现受灾歉收地区沿途有不少被弃养的婴儿,即令百姓收养,并通告:凡弃婴的父母不得复问弃子。抱养者甚众。景定元年(1260),奉命往江上督发军薪饷,得知德庆府前守政理政不严,纵豪吏渔猎庶民,峒(地名)獠(凶恶)大变(意云该地豪吏作恶)。应徵在城外六十里安营,立即签发檄文,敦促犯官改恶从善,弃暗投明。凡转祸为福者可既往不咎,从宽处理,否则后果自负。檄文一出,作恶势力瓦解。对仍不悔改者应徵即着勇士出捕。经过教育,均从宽处理,无不叹服。在处理县城租赋时,因道路不通,久运不至郡府,应徵采取限时,按首序先后减免任务以示奖罚,民众唯恐落后受惩,仅一月时间租赋全部完成。应徵还建议朝廷,采取抑强扶弱方略,以盐法、楮券折银等五种办法,减轻百姓之难。应徵旋即授升为直
属宝章阁大学士,知广州主管、广南东路经略安抚使、司公事马步军都总管。应徵为官廉洁,忠心耿耿,他常说:“治官事如家事,惜官物如己物,方今国计。吾等受上厚恩,安得清淡自高以误世。”应徵屡平大寇,尤是蒙古军围攻襄樊之际,能致力于治乱,深受朝廷与百姓钦佩。
咸淳六年(1270)诰曰:广南经略安抚使冷应徵尽瘁王事,夙著尔劳,出奇而制獠峒一鼓弥变,不杀而平大寇,屡策安边,揽五司之纲纪,熙庶绩于明断,义安黎庶,辑宁邦家,朕深赖焉。
景炎元年(1276)卒于家,葬平江龙门。
章鉴
章鉴(1214—1294),字公秉,号杭山,别号万叟,生于南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正月。修水杭口杨坊人,名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