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33探究世界的本质(教学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8 12:18:0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专题33 探究世界的本质

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常考点)。

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常考点);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常考点)。

一、哲学的物质概念 1.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2)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产生: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本质: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世界的物质性

(1)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世界物质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哲学的运动概念

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也是根本不存在的。

- 1 -

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而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三、物质运动的规律 1.规律的概念

含义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①规律是一种联系,也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但是并非任何联系都是规律 ②规律是事物在运动过程中固有的联系,不是外部强加的,也不是人们主观想象的,更不是上帝赋予的 理解 ③规律是隐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不是浮现于外表的现象的联系。规律无法被人们直接感知,需要通过其表现出的现象来把握 ④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联系,而不是偶然联系,是稳定的联系,而不是多变易逝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原理 ②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方法论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的客观性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原理 ②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 - 2 -

必要条件 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方法 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论 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错误 倾向 一是“宿命论”,夸大规律的客观性,认为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二是“唯意志论”,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规律的客观性

高频考点一 世界的物质性

例1、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试验进一步证明( )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变式探究】为带动微山旅游的发展,微山县以微山湖渔村为基础,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旅游生活圈。这一做法的哲学依据是( )

①人类可以改变和征服自然 ②自然界是物质的,要尊重自然 ③改造自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出发点

④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A.①②

B.①③

- 3 -

C.②③ 【答案】D

D.②④

【解析】本题借助具体事例考查自然界的物质性。 ①中的“征服自然”说法错误;改造自然要以客观实际为根本出发点,③说法错误;②④是微山县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旅游生活圈的哲学依据,符合题意。 高频考点二 物质概念

例2、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雾与霾常常相伴而生,但是两者在相对湿度、边界特征、日变化等方面有区别。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雾与霾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B.对雾与霾的分析抓住了矛盾的特殊性 C.哲学不关注作为自然现象的雾与霾 D.雾与霾定义的差异决定了两者本质的区别 【答案】B

【变式探究】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①物质不依赖人的意识 ②物质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③物质就是各种各样的具体的物质形态 ④物质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②错误,物质是永恒的,物质的具体形态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③错误,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不能等同。 高频考点三 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例3、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 4 -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33探究世界的本质(教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7zhg3xtsf4mu7526k929d31q9p6am00e8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