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撇去,发酵4~6天即行结束。
C、发酵结束,酵母成紧密的一层浮在波面上,厚约3~4厘米。优良的酵母,其酵母层应具有褶皱状的外观。
D、上面发酵在发酵过程中通风时间长,目的是使酵母悬浮发酵液中,对凝聚性强的酵母通风尤属必要。
E、上面发酵一般不采用后发酵,主发酵的发酵度接近发酵度,下酒后,加胶澄清,贮藏一阶段,采用人工充CO2,使达到饱和。若上面发酵采用后发酵工艺,下酒是酒液中应保留部分残糖,继续发酵,产生CO2,饱和在酒中。
F、上面发酵配制的啤酒成熟较快,设备周转快,啤酒有独特风味,但保存期短。 (3)下面发酵
传统下面发酵法,发酵容器安置在空气过滤、绝热良好和清洁卫生的发酵室内, 保持室温5~6℃,采用开放式或密闭式,圆形或方形的发酵容器。 下面发酵的特点
①采用下面酵母,主发酵温度较低,发酵进程比较缓慢。主发酵完毕后,大部分酵母沉降在容器底部。
②下面发酵啤酒的后发酵期较长,酒液澄清良好,酒的泡沫细致,风味柔和,保存期较长。
(4)一罐法发酵
随着啤酒工业的发展,现有啤酒厂普遍采用一罐发酵工艺,即麦汁的主发酵, 双乙酰还原、降温以及贮酒阶段在同一个露天发酵罐中进行。一罐法工艺有以下优点:清洗消耗少,因为只有一个容器必须清洗;转入空罐时CO2损失少;酒损少,因为没有了管道中残酒的损失;所需的工作时间少,因此不用倒罐;节能,因为不用倒罐,没有氧侵入的危险。故在设计中采用此法。
故本设计选用锥形罐一罐法下面酵母发酵(即发酵温度为5~10℃) 2.6.5 酵母的添加与回收
在麦汁进行充氧同时添加酵母,为了使酵母均匀分布在发酵罐中,酵母应在整个麦汁流入过程中均匀添加,接种量一般为(1.5-1.8)×107/mL麦汁,即约0.6-0.8L浓酵母泥/hL麦汁。种酵母要求:外观色泽洁白,凝聚性良好,无黏着现象,无杂质,无变异,镜检酵母细胞大小整齐,健壮,无杂菌感染,细胞活性97%以上,冷水低温保存时间不超过3天,使用代数不超过7代。沉降于发酵罐底的酵母可以分为三类:上层为轻质酵母,主要由落下的泡盖和最后沉降下来的酵母细胞组成,可做饲料或经行其它综合利用。中层为核心酵母,由健壮、发酵力强的酵母细胞组成,其量占65%-70%,可留作下批种酵母用。下层为弱细胞或死细胞,由最初沉降下来的颗粒组成,可作饲料或弃置不用。 2.6.6 发酵设备的降温控制
本设计采用的发酵设备为应用极为广泛的露天锥形发酵罐,酵母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
13
热量,为使发酵和后熟在设计的工艺温度下进行,必须进行冷却。
常用的冷却方式有两种:间接冷却法和直接冷却法,由于直接冷却的冷却介质是液氨,即液氨直接在锥形罐的冷却夹套中蒸发并吸热,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一是液氨具有刺激性臭味,在一定条件下可燃可爆,二是液氨工作压力较高,且渗透性很强,因而发酵罐的夹套焊接要求也较高,故本设计采用间接冷却方式。
间接冷却方式其冷溶剂是乙二醇与水的混合溶液,它在氨制冷的蒸发器箱中进行冷却,温度一般控制在-5℃左右,它主要用于麦汁冷却和发酵罐的降温,一般情况下,发酵罐冷却系统有两种介质循环,即液氨吸热蒸发制冷循环系统和冷却发酵罐酒液的酒精水循环系统。
2.7 酵母的添加与回收
在麦汁进行充氧同时添加酵母,为了使酵母均匀分布在发酵罐中,酵母应在整个麦汁流入过程中均匀添加,接种量一般为(1.5-1.8)×107/mL麦汁,即约0.6-0.8L浓酵母泥/hL麦汁。种酵母要求:外观色泽洁白,凝聚性良好,无黏着现象,无杂质,无变异,镜检酵母细胞大小整齐,健壮,无杂菌感染,细胞活性97%以上,冷水低温保存时间不超过3天,使用代数不超过7代。沉降于发酵罐底的酵母可以分为三类:上层为轻质酵母,主要由落下的泡盖和最后沉降下来的酵母细胞组成,可做饲料或经行其它综合利用。中层为核心酵母,由健壮、发酵力强的酵母细胞组成,其量占65%-70%,可留作下批种酵母用。下层为弱细胞或死细胞,由最初沉降下来的颗粒组成,可作饲料或弃置不用。 2.8 发酵设备的降温控制
本设计采用的发酵设备为应用极为广泛的露天锥形发酵罐,酵母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为使发酵和后熟在设计的工艺温度下进行,必须进行冷却。
常用的冷却方式有两种:间接冷却法和直接冷却法,由于直接冷却的冷却介质是液氨,即液氨直接在锥形罐的冷却夹套中蒸发并吸热,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一是液氨具有刺激性臭味,在一定条件下可燃可爆,二是液氨工作压力较高,且渗透性很强,因而发酵罐的夹套焊接要求也较高,故本设计采用间接冷却方式。
间接冷却方式其冷溶剂是乙二醇与水的混合溶液,它在氨制冷的蒸发器箱中进行冷却,温度一般控制在-5℃左右,它主要用于麦汁冷却和发酵罐的降温,一般情况下,发酵罐冷却系统有两种介质循环,即液氨吸热蒸发制冷循环系统和冷却发酵罐酒液的酒精水循环系统。
2.9 啤酒过滤
2.9.1 啤酒过滤理论
经过发酵或后处理的成熟啤酒,其残余酵母和蛋白质凝固物等沉积于贮酒罐底部,少量仍悬浮于酒液中,这些物质在以后的贮存期间会从啤酒中析出,导致啤酒浑浊。所以,必须经过过滤工序将其除去。
啤酒过滤式一种物理分离过程,是啤酒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生产工序。经过过滤后,
14
啤酒外观清亮透明,富有光泽,使其更富有吸引力,同时,可赋予啤酒以良好的生物稳定性与非生物稳定性,使其至少在保质期内不出现外观的变化,从而保证了啤酒外观质量的完美。
2.9.2 啤酒过滤方式的选择与论证
对于啤酒过滤来说,现在使用较普遍的过滤方法主要有硅藻土过滤法、滤棉过滤机和微孔膜过滤机。
硅澡过滤机易实现自动化,过滤效果好,速度快,杂菌清洗容易,维修方便,过滤能力可通过加减滤板框数调节,故选此法。
2.10 啤酒的包装
啤酒的包装形式有瓶装、易拉罐装和桶装三种形式,本设计生产的主要是瓶装啤酒。一瓶啤酒质量的好坏,对消费者来说,首先看到的是这瓶啤酒的包装。产品包装既是产品的卖点,又是市场的亮点,新颖独特的包装设计往往最容易打动消费者的心。因此,啤酒企业不仅要生产合乎标准和品质上乘的产品,而且要有端庄美观的商标和包装,如此才能使其产品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使其品牌更加深入人心。啤酒包装的基本功能有以下几点。
(1)保护功能。包装应该保证产品的安全和清洁卫生,使其在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不致散失、损坏和变质,这是包装最基本的作用。
(2)美化增值功能。美观大方的包装造型、生动形象的图案和新颖别致的装潢可以衬托产品形象,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
(3)促销功能。包装是“无声的推销员”,消费者通过包装可以了解产品,引起消费兴趣,激发购买动机,从而有利于扩大商品销售。
15
第三章 物料衡算
3.1物料衡算的意义
物料衡算是指理论上进行生产时,所要消耗的物料和可以得到的产品以及副产品的量,物料衡算的准确与否关系到整个生产工艺的合理性和设计的可行性,是整个设计阶段的重要一环。 3.2物料衡算基础数据
根据表3-1的基础数据,先进行100kg原料生产11°P啤酒的物料衡算,然后进行100L11°P啤酒的物料衡算,最后进行10万吨/年啤酒厂的物料衡算
表3-1啤酒生产基础数据
项目 定 额 指 标 原料 配比 损 失 率 总损失率 名称 原料利用率 麦芽水分 大米水分 无水麦芽浸出率 无水大米浸出率 麦芽 大米 冷却损失 发酵损失 过滤损失 装瓶损失 啤酒总损失率 3.3 100㎏原料生产11°P啤酒的物料衡算 (1)热麦汁量
根据表3-1可得原料收得率分别为: 原料麦芽收得率为:
0.75(100-5)÷100=71.25%
原料大米收得率为:
0.95(100-11)÷100=84.55%
混合原料收得率为:
(0.75×71.25%+0.25×84.55%)×98.5%=73.46% 由上述可得100kg混合原料可制得的11°P热麦汁量为:
(73.46÷11)×100=667.82(kg)
16
百分比﹪ 98.5 5.0 11 75 95 70 30 5.0 1.5 1.0 1.0 8.5 说明 对热麦汁而言 对热麦汁而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