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培育抗病大豆第一步是获取目的基因(chi基因和rip基因)。科研工作者常从___________中获取了chi基因和rip基因。获取目的基因后,常用PCR技术扩增,其原理是___________。 (2)构建表达载体时需用到限制酶,酶切后可能产生粘性末端和平末端,而平末端的连接效率比较低,其原因除了平末端连接过程中只有连接酶的作用外还缺乏___________。
(3)培育抗病大豆第三步将表达载体导入大豆(双子叶植物)细胞,该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检验目的基因导入成功与否的指标之一:是否翻译出蛋白质,其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
(4)常规转化筛选方法得到的植株多为植株嵌合体(既有转基因细胞又有常规细胞的植株)较多,为得到纯合的转基因植株,科研工作者将植株嵌合体的根尖或者芽尖剪碎,用___________去掉细胞壁,分散成单个原生质体,显微镜下取去壁单个原生质体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组培苗,移栽后再筛选得到的抗病大豆植株即为纯合的转基因植株。
(5)基因工程除了在植物培育、药物开发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动物基因工程在___________等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答案
1.D 【解析】
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也含有少量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细胞核中也含有少量RNA;DNA与RNA在组成上的差别是:一是五碳糖不同,二是碱基不完全相同,DNA中含有的碱基是A、T、G、C,RNA的碱基是A、U、G、C;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详解】小麦的遗传物质是DNA,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有6种,分别是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含氮碱基,A错误;T2噬菌体的核酸只有DNA,含有的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同一基因在不同的细胞中会选择性表达,C错误;在“观察DNA和RNA的分布实验”中,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D正确。 2.C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葡萄糖转运蛋白1是存在于所有细胞膜上运输葡萄糖的载体蛋白,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后需要先后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然后运输到细胞膜发挥作用。
【详解】GLUT1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组成其的氨基酸最多20种,因此组成其的氨基酸的R基可能有20种,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GLUT1的空间结构的形成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B正确;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因此不存在GLUT1基因的转录过程,C错误;GLUT1结构出现异常可能会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被运进组织细胞,因此可能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进而导致糖尿病,D正确。 3.A 【解析】
酒精是生物实验常用试剂之一,如检测脂肪实验中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都需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需用无水酒精来提取色素;果酒和果醋制作实验中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进行消毒;DNA的粗提取和鉴定中可以用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进一步纯化DNA;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需要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浸泡土壤小动物等。
【详解】在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利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A错误;植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不一定含酒精,如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B正确;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脂肪的分布实验中,染色后需用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C正确;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卡诺氏液固定根尖后需用体积分数为95%酒精冲洗两次,D正确。
4.A 【解析】
据图分析,甲图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乙图中曲线表示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其中Ι减数分裂,Ⅲ表示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
【详解】由于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等情况,所以子染色体A和B相同位置基因可能不同,A正确;甲图可能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有可能表示第一极体,B错误;乙图中f-g段的变化与细胞质分裂有关,而与着丝点分裂无关,C错误;乙图中k-l段表示受精作用,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D错误。 5.D 【解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4)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马和驴交配生下骡子,但是骡子不可育,说明马和驴之间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都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误;自然选择通过直接作用于表现型从而导致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C错误;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雀是说明地理隔离导致新物种形成的著名实例,D正确。 6.B 【解析】
根据表格分析,实验一亲本是白眼和红眼,子代都是红眼,说明红眼对白眼是显性性状;实验二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雄果蝇全部白眼,雌果蝇全部红眼,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两个实验的亲本是黑身与灰身的正反交实验,而后代都是灰身,说明灰身对黑身是显性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详解】实验一中,子一代雌果蝇是红眼杂合子XX,与红眼雄果蝇XY杂交,后代基因型为XX、XX、XY、XY,因此F2控制眼色的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为2/3,A正确;实验一中,子一代灰身基因型都是Aa,因此子二代灰身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3,B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根据实验二中F1雄果蝇全部白眼,雌果蝇全部红眼,因此根据果蝇的眼色可确定果蝇的性别,C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此实验方案可用于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D正确。 7.产生氧气,提供[H] 酶色素 光饱和点(最大光合速率吋的光照强度) 提供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 【解析】
据图分析,甲图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其中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包括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ATP的形成;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包括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乙图表示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
Bb
B
b
Bb
B
BB
表示有丝分裂,Ⅱ表示
强度变化的曲线,其中A点只能进行呼吸作用;B点为光补偿点,此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G点和H点为光饱和点,此时光合速率达到了最大值。
【详解】(1)甲图中水发生了光解,产生了氧气,并为暗反应提供了还原氢。 (2)若土壤中缺少镁元素,将影响甲图中色素和酶的合成。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乙图中G点和H点为光饱和点。
(4)油菜籽饼、牛粪等农家肥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后,不但可以提高土壤温度有利于矿质元素的吸收,还能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提供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的详细过程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弄清楚乙图中各个点的含义及其可以进行的生理过程的名称、大小关系等。
8.促进 神经-体液调节 抗利尿激素的受体(特异性受体) 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滲透压降低,水分(大量)进入组织液,引起水肿 【解析】
据图分析,①③具有升血糖的作用,②具有降血糖的作用,且①②是由A分泌的,③是由B分泌的,因此A是胰岛,B是肾上腺,①是胰高血糖素,②是胰岛素,③是肾上腺素。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①是胰高血糖素,②是胰岛素,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增加,此时胰高血糖素对胰岛素的分泌起促进作用。
(2)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调节胰岛分泌相关激素,进而调节血糖浓度,该过程为神经-体液调节。 (3)由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细胞膜上才有抗利尿激素的特异性受体,因此抗利尿激素只能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
(4)血糖调节功能异常的糖尿病病人,其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滲透压降低,水分(大量)进入组织液,进而引起水肿。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血糖浓度调节的详细过程,能够根据图示的激素的作用和产生器官判断不同的字母以及数字代表的结构或物质的名称。
9.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赤霉素能促进果实的横径和纵径(明显)生(伸)长,促进纵径生(伸)长的效果要好于横径 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同上程序性表达 生长素类似物(不能填生长素) 只用含0.1%(v/v)Tween20溶液进沾穗处理长势一致的果穗10s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表格信息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GA3处理、时间,因变量是果实横径和果实纵径。与对照组相比,果实横径和果实纵径都增加了,且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两者的增长率都在不断增加,其中果实纵径增加的更明显。
【详解】(1)赤霉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赤霉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