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促进果实横径和纵径的生长,且促进果实纵径生长的效果更好。
(2)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同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3)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既可以防止落花落果,也可以疏花疏果,因此在某个时期喷洒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能够进行疏花疏果,进而减少无核葡萄花和果实的数量。
(4)实验设计应该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因此该实验的对照组应该只用含0.1%(v/v)Tween20溶液进沾穗处理长势一致的果穗10s。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出该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弄清楚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的结论以及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种因变量表现出的变化规律。
10.等位基因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8
(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1/40000 【解析】
A
B
A
B
据图分析,A型血的基因型为H_I_,B型血的基因型为H_I_,AB型血的基因型为H_I I,O型血的基因型为hh__、H_ii。
【详解】(1)H、h为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 (2)根据题意分析,H基因编码相关酶,最终形成H抗原来影响血型,说明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的。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O型血的基因型为hh__、H_ii,因此共有6+2=8种;若该女性与一个孟买型血型为B型(纯合子HHII)的男性婚配,生下一个血型为AB型的孩子,说明该女性有I基因,则其基因型可能为hhII、hhII或hhIi。
(4)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控制血型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题意分析,6号基因型为1/10000HhII,5号基因型为HhII,则8号是孟买型血型O型的概率1/10000×1/4=1/40000。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表分析不同的血型对应的可能的基因型,能够写出遗传图谱中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及其概率,进而计算后代相关表现型的概率。
11.选择培养基 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大小、形态、隆起程度和颜色 能够抑制炭疽病菌的生长繁殖,而且通过对病原菌抑菌活性的测定为最大抑菌活性的菌株为RT-30 被致病微生物感染 灭菌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解析】
培养基是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和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归纳为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培养基根据化学成分分为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等,根据用途分选择培养
AB
AB
AA
AB
A
BB
A
基、鉴别培养基,根据性质分为液体、半固体和固体培养基。筛选目的微生物需要使用选择培养基;微生物的接种方法主要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用来进行微生物的计数。
【详解】(1)微生物的培养基根据用途分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如分离和筛选菌株应该使用选择培养基,该培养基可以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2)纯化菌株常用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3)菌落的特征包括菌落的大小、形态、隆起程度、颜色等。
(4)图示流程的最后一步确定的生防菌为RT-30菌株,因为其能够抑制炭疽病菌的生长繁殖,而且通过对病原菌抑菌活性的测定为最大抑菌活性的菌株为RT-30。
(5)根据题意分析,若研究的未知微生物,则需要注意规范的无菌操作,以防止感染研究者;同时使用后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后才能丢弃,以免污染环境。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微生物培养、分离、纯化等知识点能够根据用途判断培养基的种类,明确培养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
12.基因文库 DNA(双链)复制 缺乏粘性末端那样突出碱基的互补配对作用 农杆菌转化法 抗原-抗体杂交 果胶酶和纤维素酶(酶解法) 品种改良、建立生物反应器、器官移植等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科研人员将两种基因导入了大豆细胞培育出了抗病大豆,该过程使用了基因工程技术,其基本步骤为:目的基因的获取、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详解】(1)获得目的基因基因(chi基因和rip基因)的常用方法是从基因文库中获取;扩增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是PCR技术,其原理是双链DNA的复制。
(2)限制酶切割后产生的末端有粘性末端和平末端两种,其中平末端的连接效率比较低,因为其连接过程中只有连接酶的作用,缺乏粘性末端那样突出碱基的互补配对作用。
(3)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大豆等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检测目的基因表达产生的蛋白质可以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4)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处理植株嵌合体的细胞可以除去其细胞壁,获得分散成单个的原生质体。
(5)动物细胞工程在品种改良、建立生物反应器、器官移植等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前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和基本工具,明确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并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法对相关物质进行检测。
高三理综生物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膜蛋白和物质的跨膜运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质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其脂溶性无关 B.膜蛋白不参与一切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
C.主动运输可以使被运输的离子在细胞内外的浓度不同 D.膜蛋白镶嵌、贯穿或覆盖磷脂双分子层,在细胞膜上呈对称分布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一定都是植物 B.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能量都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C.物质循环只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分解者有关 D.所有反馈调节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都具有积极意义
3.下列关于细胞内遗传物质或遗传信息的传递的描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游离的磷酸基团位于DNA分子的两端 B.基因都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或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C.在真核细胞内DNA的复制过程不一定要伴随染色体的复制 D.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与模板链配对的碱基有A、U、C和G
4.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红树林生态系统受到大风浪影响而导致物种组成发生了变化,该变化属于次生演替
C.某种红树植物错落有致、高低不一的生长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红树植物的细胞内渗透压很高,这有利于红树植物从海水中吸收水分 5.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盐酸的目的是使蛋白质和DNA分离
C.在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不充分,不会使沉淀物中放射性增强 D.酵母菌呼吸方式为兼性厌氧型,改变培养液氧气供应对酵母菌种群的K值没有影响
6.斯坦福大学发明的两种药物可直接注射到肿瘤组织中,激活T细胞增强其杀伤能力,来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3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