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四(1)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四(1)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2人是新转来的学生。该班学生学习水平差异较大,两级分化较为严重。学生总体的态度不是很端正,对语文学习不够重视,尚可时专心度不够,以及和老师、同学的互动也不是很积极,不太愿意思考一些有深度的问题,处于“拿来”状态。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该班学生比较粗心,特别是一些字音经常混淆,写错字漏标点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阅读的量较少,因此再完成阅读练习时不够灵活,写作上也是缺乏素材和想象力,写出的文章没有新意,也缺乏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因此,本学期的重点是在阅读,写作上着重辅导,帮助学生进行积累,加强小作文的练习,让学生不再惧怕写作文,同时学习在写作时的自我修改和提高。 二、本册教材教学总目标
1、 学习自主确定要学习的生字,继续用已掌握的识字工具和识字方法识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继续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能比较熟练的运用部首和音序查字法,提高查字典的速度。注意辨析同音字、音近字和形近字。
2、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熟练的拼读音节,培养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的习惯。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回答问题,进行口语交际。
3、 积累教材中的368个词语,按要求积累其他词语,不断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在运用中能辨别词语的不同意思,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的作用,部分词语能学习运用。
4、 学过的句子会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学习本册教材中的常用句式,能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懂得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作用,部分句式能学习运用,学习把句子写具体。进一步学习。,得不同用法,学习:“”——和??的一般用法。
5、 能听人说话,能养成专心听讲、认真思考、不随便插话和不随便打断别人的习惯。能抓住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转述,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注意使用礼貌语言。
6、 能清楚明白的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能连贯的说几句或一段连贯的话,能完成的复述一件事,能具体的讲述故事,能简要的说几句或一段连贯的话,能有条理的讲述自己的经历和见闻。
7、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读出不同的语气。继续提高默读能力,能借助资料解决阅读中的一些疑问。能复述课文大意,比较正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能熟记教材规定的名句,能背诵课文中的全部古诗,能背诵指定的部分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段落。
8、 学习观察生活,学习选择材料,学习清楚明白的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学些小故事、游戏、活动,学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看图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有顺序,语句较通顺,继续学习使用标点符号,逐步养成文必加点,边写边点的习惯。
9、 积极参加课内外的语言实践活动和学科竞赛活动。能主动参加收集资料、组织讨论会、读书会、朗诵会、故事会等活动。在活动中与人交流、合作、提高人际交流、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10、 练习用钢笔写字,要求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字的大小要均匀,字与字的间隔要是适当。
11、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自觉进行课外阅读,有自主选择书籍的兴趣和能力。学习写读书笔记或阅读日记。 三、教学策略
1.有效地落实预习练习,加强预习作业的有效性。注重学生在预习时作业的检查与反馈,要从字词的初步预习中回到对文章内容预习的有效性上,鼓励学生在预习时提问、做批注。
2.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本班学生学习情况的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学生在上课时思想涣散,走神现象多。因此本学期学习习惯的培养重点放在上课认真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上。
3.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朗读、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基本的训练,课堂教学中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努力让全班学生
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4.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注意表达的方法,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转移到训练目标导向上来。一篇课文教学1-2课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目标,有效地落实,已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
6.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加强和家长的联系,以助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2013学年三(2)(3)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三(2)班,共有学生38人,男生22人,女生16人。三(3)班,共有学生39人,男生28人,女生11人。两个班学生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部分孩子的家庭条件都比较差,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也不高。
经过初步了解,大多学生能熟练拼读音节,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识字,能正确朗读课文,字迹比较端正清楚,但有个别学生字迹潦草,字的结构差。从学习态度来看,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上课能专心听讲,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但两个班都有部分男生比较调皮,学习基础较差,对学习缺乏兴趣和信心,不爱主动学习,不愿主动做作业。两个班的学生胆子都较小,不敢积极举手发言,不敢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本学期两个班共新转来4位新生,初步接触,学习、行为习惯不好!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40篇,其中精读课文32篇,略读课文8篇,设计了八个专题,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每组由导语、四篇精课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语文园地组成。 三、教学目标
1、能比较准确地圈画句中的关键词,并能抓句中关键词提出问题。(三年级学
习的知识逐步变成学生的语文能力)
2、继续训练主动与他人交流,正确运用普通话比较自信地发表意见。做到表意明确;练习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恰当的语言与人交往。态度大方、自然。 3、继续练习围绕一个话题用总分、概括与具体、因果等自然段式说、写一段话,做到意思清楚,语句连贯。 4、能用日记经常记录自己感兴趣的的生活内容,做到重点内容写具体;正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
5、能主动查找相关的资料,并能对资料进行整理,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6、能有感情地朗读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句子、语段。 四、重难点
? 继续学习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掌握一些表达方法,并练习运用比喻、拟人、
反问等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 ? 学习关键词句、围绕课题提问题。
? 学习用摘录关键词句的,根据一定的提示等方法概括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 学习根据提供的图画、阅读材料等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作。 ? 学习按提示、提供的词语、提纲、写作线索等详细复述文章段落。 ? 比较正确地感受文中蕴含的情、理。 五、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师不仅要熟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还要掌握单元和每篇课文及听说训练、习作训练的教学目标,并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课时教学目标,可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做到明确、适当、集中、有层次、可操作。 2、加强阅读训练。
认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以段的训练为重点,培养学生读好一段话,继续开展每日一练活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同时在课堂内也尽量减少繁琐、细碎的分析,多给学生自主阅读、理解的机会。 3、审题能力训练。
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要求学生每题至少读三遍,第一遍阅读要解决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为流利阅读扫平障碍,第二遍,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画出重点词语。第三遍,仔细推敲字、词、句的准确含义,理解题意。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审题训练教师要热情鼓励,可以给予减少作业或考试卷上加分法来激励。
4、倾听习惯的培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