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时 解决问题(1)
课题 解决问题(1) 课型 新授课 1、精心设计复习题,做好学前的热身。 在教学中,针对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设计了“选择合适的信息,把题目补充完整再解答”这个类型的复习题。一方面帮助学生回忆解决减法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两个相关联信息的特点。为新课的设计说明 学习奠定基础。 2、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支持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储备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能判断出哪些信息是相关联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提出要求后,只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做太多的讲解,使学生真正经历解决问题的全部过程,熟悉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1、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对数学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前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环节 学生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能够通过画图辅助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PPT课件。 学具准备:不同形状的卡纸、白纸、彩笔。 1课时 导案 1、课件出示: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条件,再解答。 冬冬有15块糖,(),还剩多一、创设情境,导少块糖? A、吃掉了8块B、又买来52、在众多的信息中选出能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 二、探究1、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51、看图说出题目中的数学信息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2、反复读一读题目中的三个信息,看看哪两条信息说的是同一件事情。 预设生:有16个人来踢球和现在来了9人,这两个信息是相关联的。 3、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探究怎1、看课件,了解题目要求,根据已知信息,选出合适的已知条件。 2、认真听讲,准备学习新课。 学案 达标检测 1、直接写出得数。 13-5=8 16-7=9 12-6=6 11-4=7 16-9=7 12-7=5 11-2=9 15-3=12 11-8=3 15-6=9 7+6-8=5 8+8-9=7 17-8+6=15 2、选一选。为下面各题选择合适的条件或问题,把序号填在括号里,再列式计算。 (1)小猫钓了14条鱼,(B),还剩多少条鱼? A、有5条鲫鱼 B、吃了8条 C、又钓了7条鱼 14 - 8=6(条) (2)有12人要参加跳绳比赛,(A),女生有6人,还有几人没来? 入新课。块C奶糖有10块、 (5分钟) 解 决 问 情境图。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组织学生分析题意,找出题的方法,经 历 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 3、用画图的方法表示题中的解 决问 题 的 过程。(20数量关系。 4、展示画图的方法。
分钟) 5、用列式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6、检验解题结果是否正确。 7、小结解题的关键。 么画图才能清楚地表达题意。 4、汇报自己的画法及想法。 预设生:先画16个圆圈表示有16个人来踢球,再划掉9个圆圈,表示已经来了9人。…… 5、列式解答:16-9=7(人) 6、说自己检验解题结果的方法。 7、师生共同归纳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1)读题,收集信息,了解要解决的问题。 (2)找到相关联的信息解决问题。 (3)检验解题结果。 A、已经来了7人 B、男生有8人 C、还有7人没来 12 - 7=5(人) (3)水池里有16条金鱼,(B),还剩几条? A、红的有9条 B、捞出来7条 C、大的有9条 16 - 7=9(条) 1、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三、巩固练习(10分钟) 做”。 2、小玲家养了17只兔子和5只羊,其中白兔有9只。灰兔有几只? 3、组织学生订正答案。 四、课堂总结。(5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作业 1、说说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2、完成课后作业。 解决问题(1) 五、教学板书 解决问题的步骤 1、收集信息,了解要解决的问题。 2、选择信息,解决问题。 3、检验解答的结果是否正确。 1、明确题目要求,独立解答。 2、独自正确选取有用信息后解答。 3、共同订正答案。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含有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怎样帮助他们正确选择有用的信息,顺利地解决问题也是一个难题。在这个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分析每个信息,明确每个信息所讲的内容,发现有联系的两个信息,把与解题无关的信息筛选出去,从而正确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 教师点评和总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