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会用自己体会到的情感朗读课文。 三、说导学过程: (一)小组归纳,小组汇报; (二)体会人品,指导朗读; (三)小组反馈,拓展延伸。 四、说导学理念:
知识与能力是学习的起点,也是学习的终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关注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培养,并渗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从而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飞跃。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问题由学生提出,教师指导点拔,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会、感悟,学到知识、掌握技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行为,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让学生在读书中学会读书。 (二) 第二课时 导学设计
导学目标:1、能结合重点词句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与小的关系;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与小的单元主题在这篇*中的具体体现;
4、会用自己体会到的情感朗读课文。 导学方法:三读三问法; 导学重点:大与小的关系;
导学难点:单元主题在课文中的体现。 导学过程:
导语:上节课我们已经讨论归纳了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的问题总结、归纳一下。待会儿由小组发言人来汇报(六个学习小组)。板书课题:扫一室与扫天下 (一) 小组归纳,小组汇报 第六组
问题(1)课文中有四个反问句,其中三个是薛勤说出来的,只有一句是陈蕃说出来的,为什么要用反问句而不用其它句式呢?
①把你最喜欢的一句换一种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 ②读一读,体会一下看用那一种句式表达更好; ③说出自己的看法;
④课件展示反问句;
⑤小结归纳反问句变陈述句的方法:1、变“?”为“。”;2、变否定语气为肯定语气(变肯定语气为否定语气);3、取掉疑问词。 ⑥小结:反问句可以加强语气,结合课文的语言环境,在文中用反问句更能表达人物的语气,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二组
问题(2)陈蕃到底错在哪里?
① 小组讨论,回答(细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② 板书:小 大 小事 大事 ③ 学生互相补充: ④ 板书:做大事 做小事
做小事就是做大事 做大事要从做小事开始 (二) 体会人品,指导朗读
①小组内相互说一说,课文中有两个人物,你更喜欢那一个,请用自己体会到的情感朗读课文,给小组的同学听; ②小组推荐朗读; ③课件展示示范朗读。
(三)小组反馈,拓展延伸。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大与小是相对的,小的东西会变大,大的东西也会变小,小事也就是大事,做大事要从做小事开始,做小事也就是做大事,不是吗?正因为课文中的陈蕃明白了薛勤话中包含的道理,所以陈蕃长大后才成就了一番“扫天下”的大业。请看:
① 课件展示(陈蕃的生平事件)
②课本104页语文天地中春秋时的荀子、三国时的刘备的话告诉了我们同样的道理。古今中外有许多人都告诉过我们同样的道理。请在课外阅读中,找一找类似的名人名言,或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积累写出自己的名言更好,读一读、背一背、说一说,仔细体会这些名人名言的含义好吗? 附1:板书设计 扫一室与扫天下 小 大 小事 大事 做小事 做大事
做小事就是做大事 做大事要从做小事开始 小学四年级语文《扫一室与扫天下》说课稿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