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理论:
01.标准田径赛场地1圈为(400)米。
02.快速跑的教学重点是(途中跑),背越式跳高的教学重点是(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
03.决定跑速的两大因素是(步幅)与(步频);跳远的技术组成是(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影响投掷远度因素是(出手速度)、(出手角度)和(出手高度)等因素。 04.背越式跳高是直线转弧线加速助跑,起跳腿是用(远离横杆的脚快速起跳)。 05.400m×4每接力区的距离为 (20)米,100 m×4每接力区距离为(20)米。
06.一个标准田径场,应由两个平行的直道和两个半径相等的弯道组成,跑道全长应为400米;半径为36米;分道最小为(1.22)米,最大为(1.25)米。
07.把以(远度)和(高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叫“径赛”。 08.决定投掷项目成绩的最主要因素是(初速度)。
09.跳远的空中动作一般有(蹲踞式)、(挺身式)和(走步式)。 10.耐久跑中的途中跑,要求(跑)的节奏与(呼吸)节奏相配合。 11.跨栏跑中,过栏技术动作要求摆动腿高抬屈膝前伸(下压)。 12.初中男子110m栏比赛栏架高度应为(0.914)米。
13.三级跳远由(快速)助跑,沿(直)线向前的连续三次跳跃组成;三跳的顺序是(一次单足跳)、(一次跨步跳)、(一次跳跃)。
14.三级跳远第一跳如是左脚起跳,第二跳应是(左)腿踏跳,第三跳应是(右)脚踏跳。 15.跨越式跳高,应(摆动)腿先过杆,然后(起跳)腿再过杆。
16.铅球落地区的角度是(40度)。但国际田径协会联合会规定,从2003年1月1日起,除标枪外,各投掷项目(铅球、铁饼和链球)落地区标志线的内沿延长线的夹角为(34.92)度,铅球和链球投掷圈内沿直径应为(2.135)米。 17.田径场上的场地、器材的长度或宽度是1.22米的请列举出两个:(跑道)、(跨栏架)、(跳远踏跳板)。 18.急行跳远比赛中,一选手双脚依次前后落入砂池,裁判员判其(试跳成功)。
19.田径十项全能包括10个单项,第1天按(100米跑)、(跳远)、(铅球)、(跳高)和(400米)跑顺序进行;第2天按(110米跨栏)、(铁饼)、(撑竿跳高)、(标枪)和(1500米跑)。 20.评定田径运动技术的标准是(经济性)和(实效性)。
21.标准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球板长(1.8)米,高(1.05)米,篮球圈上沿高(3.05)米,场中圈直径(3.6)米;排球场长(18)米,宽(9)米,进攻线距中线(3)米,男子网高(2.43米)、女子网高(2.24米);足球门两柱距(7.32)米,高(2.44)米,点球点距球门(9.15)米。
22.篮球比赛时,5号队员一脚踩在端线上掷界外球,裁判员判其(不违例)。
23.持球突破技术主要是由(蹬跨)、(转体探肩)、(放球)、(加速)四个技术环节组成。
24.篮球肩上单手传球的动作要领是(单手持球的后下方,利用蹬地扭腰、转肩动作,向前甩臂、扣碗将球传出)。 25.篮球进攻基础配合包括(传切)、(突分)、(掩护)、(策应)和(快攻)等多种配合方法。防守基础配合包括(穿过)、(绕过)、(挤过)、(关门)、(交换)、(补位)和(夹击)。
26.排球竞赛规则规定,如某队被召唤之后拒绝比赛,则宣布该队为弃权,对方以每局的(25:0)比分和(3:0)的比局获胜。
27.正式排球比赛中,球员的轮转方式为(顺时针)。
28.排球移动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接近球,保持(人与球)良好的位置关系,有利于击球。 29.双人拦网“心跟进”防守战术中,一般是(6号位)跟进。
30.排球运动是一项有(准备姿势和移动)、(发球)、(传球)、(垫球)、(扣球)和(拦网)等技术动作组成的集体性体育项目。
31.足球基本技术包括:(踢球)、(停球)、(运球)、(头球)和(掷界外球)等。 32.羽毛球女子单打先得(21)分的球员,为胜1局。 33.华尔兹基本舞步的音乐节奏都是(3/4节拍)。
34.口令一般由(预令)和(动令)组成。在队列指挥通常用口令中。行进间,动令除(向左转走)和(齐、正步互换)时落在左脚,其他均落在(右)脚。
35.由一列横队变成二列横队时,应先(1—2)报数。
36.器械体操是指在(单杠)、(双杠)、(高低杠)、(平衡木)、(吊环)和(鞍马)上进行的各种运动。 37.构成跳舞蹈的三大要素是(动作)、(节奏)和(表情)。 38.单杠支撑后回环的动作难点是(倒肩压臂腹贴杠)。
39.武术中的对练是以(踢)、(打)、(摔)、(拿)为主的技击方法。 六、生理保健:
01.人体运动时肌肉工作的直接能源是(ATP),它贮存在细胞中,以肌细胞为最多。其最终的供能形式是(磷酸源供能)和(乳酸能供能)。
02.人体的运动,离不开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相互作用。骨骼起着(杠杆)的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肌肉收缩是运动的(动力)。人体任何运动都是通过(肌肉)工作来完成的。
03.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克服各种机能(活动的隋性),做整理性活动的目的是肢体更好地(恢复)。
04.根据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身体各器官系统的生长发育是不均衡的。其中(神经系统发育)最早;(生殖系统发育)最晚。
05.身体素质增长最快的年龄阶段称为(敏感期),人体速度素质发展最快的敏感期(10-13岁)。 06.体育锻炼之所以能够增强体能,主要是由(超量恢复)的生理机制决定的。 07.人体能量的直接来源于(糖)、(脂肪)和(蛋白质)。
09.传染病流行三个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10.发展有氧耐力效果较好是(12分钟跑)。
11.在水中游泳时,如果遇到身体抽筋应(先呼喊周围环境的人)。 12.理想的减肥方法是(运动)。
13.人的一生有两次较快的生长发育突增期。第一次在(1周岁)以前,第二次在(青春发育期)。 14.柔韧性训练的基本方法是(拉伸法)。
15.运动处方可分为(竞技训练处方)、(预防保健处方)和(临床治疗处方)3种。
16.运动处方一般包括五个要素,即(运动项目)、(运动次数)、(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和(注意事项)。
17.体育锻炼的FIT监控原则是:(次数)、(强度)和(时间)3个英文单词的缩写,是以从事以(健康)为目的的运动必须采用的基本监控原则。
19.心率调控运动中,最高心率=(220-年龄),青少年的靶心率,上限=(最大心率×85 %),下限=(最大心率×60%)。 20.肺活量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维尔威克指数=(体重+胸围/身高×100)。
21.发展体能一般采用的方法有(负重法)、(持续法)、(间歇法)、(游戏法)、(综合法)和(比赛法)。 22.运动员运动时,踝关节扭伤后应(立即冷敷)。 七、体育竞赛:
01.常用的球类比赛的编排有(淘汰制)、(循环制)和(积分制)三种。 5.在双杠的支撑摆动动作中,应以(B )为轴摆动 A、手 B、肩 C、宽 D、腰
6.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又称“三步上篮”,是在行进间接球或运球后做近距离投篮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三步”的动作特点是(A )
A、一大、二小、三高 B、一大、二大、三高 C、一小、二大、三快 D、一小、二小、三快
8、《体育与保健》课开始上课整队时,老师(或体育委员)一般按( A )顺序发出队列口令。 A、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稍息B、稍息—立正—报数—向右看齐—向前看 C、立正—报数—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D、立正—向前看—报数—稍息—立正
9、走和跑的区别在于( D )
A、跑的速度快,走的速度慢B、跑时身体重心起伏大、走时身体重心起伏小 C、跑的步副大,走的步幅小D、跑时身体有腾空,走时身体没有腾空 10、号称“世界第一运动”的项目是( A ) A、足球 B、篮球 C、乒乓球 D、排球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在进行耐久跑的活动时,会有种生理现象“极点”出现,用有深度和节奏的呼吸可减轻“极点”的程度。 (√) 2、排球的技术动作中,双手上手传球用拇指、食指触球并承担主要力量,其余手指帮助控制传球方向。 (×) 3、在队型练习中,分队走是一路纵队行进间在某点听到分对走的口令后,单数做左转弯走,双数做右转弯走,形成方向相反的两个一路纵队。 (×)
4、在跳跃运动中,要使身体腾起得远或高,关键在于起跳时使身体获得最快的速度和适宜的起跳的角度(√) 5、在投掷练习中,投掷力量不变,出手角度适当才会获得最佳成绩。(√) 三 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背越式跳高应 横杆起跳(背对) 2最合理的跳高过杆技术是 (背越式 )
3 跨栏跑时,摆动腿过栏后积极下压, 落地(前脚掌 )
4排球比赛每个回合中,本方最多可以击球 次,就要将球击入对方场地(拦网触球又算内) (3) 5单手肩上投篮时,全身协调用力,手指拨球,使球向 旋转(后)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 -----身体练习---- 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身体健康----- 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内容的五个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和-------社会适应-------。
3、课程的管理实行------国家------、-------地方----- 和--------学校----- 三级课程管理。 1、田径运动项目的分类应为 ( 径赛、田赛和全能运动) 2、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做身体练习时 ( 身体所承受的生理负担) 3、篮球运动创始于 ( 1891年)
4、在体操术语中,动作做完后的结束姿势,一般用什么来表示? ( 成) 5、决定跑速的因素主要是 (步长和步频)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体育课程已经经历了( 7)次改革。
7、课间操有助于消除学生学习中产生的疲劳,保护视力,并提高( 学生的学习效率) 8、在体育教学中,为显示人体的前后移动,一般应选用 (侧面示范 ) 9、反映肌肉收缩力大小的的素质是 ( 力量素质) 10、新课程标准关注激发、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判断题(在括号内划“√”或“×”,每题2分,共20分) (对 )
2、决定身体练习的技术发展和变化的原因是竞赛规则的改变。(对 ) 3、健康是指身体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错 ) ( 对 )
5、身体姿势属于动作的时间特征。 ( 错 )
6、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
1、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
4、《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为六级水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