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集(附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6 14:37: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学习资料填空题&选择题 第一章导论 一、填空题

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 货物 )的:)活动,是各国之间( 服务 )的表现形式。

2.总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依据,专门贸易体系是以(货物经过结关 )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3.对外贸易按商品的形式与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 4.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指世界(进出口)总额。

5.由于通常各国按(离岸价FOB)计算进口总额,按(到岸价CIF)计算出口总额,所以世界总出口额总是小于世界总进口额。 6.(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可以反映出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

7( )用以表明各洲、各国、各个国家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二、单项选择题

1.国际贸易额是由(B)组成。 B.各国出口总额

2.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所进行的贸易,对于第三国来说称(B)。 B.转口贸易

3.一国一定时期内某商品的进口量小于出口量称为(B)。 B.净出口

4.真正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实际规模的指标是(A)。 A.对外贸易量

5.国际服务贸易主要通过(C)反映出来。 C.国际收支平衡表 三、多项选择题

1.国际贸易是(ABCE)。

A.世界各国之间的货物与服务的:)活动B.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 C.是国际分工的基础E.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2.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直受(ABCD)等因素的影响。 A.经济发展水平B.自然资源拥有状况 C.对外经济贸易政策D.国内市场容量

3.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和发展与(ABCDE)有直接关系。 A.生产力的发展B.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 C.国家的出现D.世界市场的形成 E.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与发展

4.两国相比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甲国比乙国(ACDE)则甲国比乙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大。

A.经济发展水平高C.资源贫乏D.人口规模小E.经济规模小 5.某国1992年贸易规模为,出口380亿美元,进口312亿美 元,这一年该国的贸易状况为(AE)。

A.贸易顺差68亿美元E.贸易总额692亿美元

第二章国际分工

一、填空题

1.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2.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3.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出现了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最初的分工形式。 4·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5·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发展的基础,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6.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原来的生产部门逐步划分为更多更细的部门。越来越多的次部门跨越国界,形成国际间的部门内部的分工。 7.战后,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形成了以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占主导地位的国际分工格局。 8.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9.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著名的比较成本学说。

10.亚当·斯密在其代表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的理论的绝对成本学说。 二、单项选择题

1.国际分工形成阶段是(D)世纪。 D.18~19

2.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是(A)。 A.自然条件

3.各国的(A)决定着其在国际分工中地位。 A.生产力水平

4.首先提出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的是(C)。 C.亚当·斯密

5.国际分工形成发展的决定因素是(C)。 C.生产力发展水平

6.19世纪中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分工的中心是(B)。 B.发达国家

7.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国际分工主要是在(D)之间进行。 D.宗主国与殖民地

8.战后国际分工主要是在(A)之间展开的。 A.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

9.一国拥有的劳动力充裕,故它应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外进行:),这种说法是根据(C)。

C.赫—俄的要素比例说

10.如果A国生产一单位粮食需要80人一年的劳动,生产一单位的布需要90人一年的劳动;B国生产一单位的粮食需要120人一年的劳动,生产一单位的布需要100人一年的劳动,根据比较成本学说(A)。 A.A国应生产并出口粮食,B国应生产并出口布

11.几个发达国家进行专业化协作,联合生产,这种分工是(B)的国际分工。 B.水平型

12.如果甲国使用同样数量的资源比乙国能生产更多的商品X,那么甲国在X商品的生产上(C)。

C.绝对有利 三、多项选择题

1.(CD)理论主要是用于解释发达国家之间贸易的。 C.产业内贸易学说D.需求偏好相似说 2.国际分工是(ABE)。

A.国际贸易的基础B.国际市场的基础

E.旧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3.国际贸易的发展(ABC)。 A.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 B.使得国际分工不断深化

C.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分布不均的缺陷 4.自由贸易理论的代表人有(ABC)。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 C.俄林

第三章国际交换与贸易条件 一、填空题

1.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相互需求原理,并以此解释国家间商品:)比价的确定。

2.根据马歇尔的提供曲线分析证明,贸易条件越接近对方国家国内的:)比率,则本国分享的贸易利益就越大。

3.一国的提供曲线既反映该国参加贸易所提供的商品数量,也反映该国参加负易对进口商品的需求量。

4.商品的国标价值是在国别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

5.国际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国际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6.国际生产价格是由各国该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决定的。

7.任何贸易条件形式,其结果大于1时,,表明该国贸易条件得到改善,相反,其结果小于1时,则该国贸易条件恶化。

8.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存在比较差异,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9.国际市场上的商品价格围绕着国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它是由国际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二、单项选择题

1.(A)是国际价值的转化形式。 A.国际生产价格

2.对世界市场商品供求关系发展直接影响的是(B)。 B.世界可供出口量和需要进口量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际市场价格上涨使商品供给量(A). A.增加

4.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通常称作(B)。 B.净贸易条件

5.跨国公司为减轻税赋而逃避东道国外汇管制,在公司内部购买商品时使用的价格叫(D)。 D.转移价格

6.能够反映商品供求关系变化的价格是(B)。 B.世界自由市场价格

三、多项选择题

1.商品的国际价值(ABC)。

A.是在国别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

B.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C.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物在本质上与国别价值是完全相同的 2.国际价值量与(CDE)。

C.所有国家的劳动强度成正比

D.贸易参加国的贸易量有直接关系 E.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3.国际市场价格(ABCDE)。 A.由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 B.围绕国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C.的变动以国际价值为基础和中心 D.与各国平均生产价格的变动相一致

E.受各国生产商品的平均成本与平均利润的影响

4.影响国际市场上商品供求关系的主要因素有(ABCDE)。 A.垄断

B.经济周期

C.各国政府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D.自然灾害

E.商品销售中一些因素(如销售季节、广告效果、客户偏好等等 5.(ABCD)属于世界“封闭市场”价格。 A.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的价格 B.垄断价格 C.调拨价格

D.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

6.如果一国一定时期的净贸易条件小于1,则意味着(BCE)。 B.该国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幅度超过了进口商品价格的下降幅度 C.该国贸易条件恶化了

E.每单位出口商品换得的进口商品的数量在减少 7.自由市场价格包括(ABE)。 A.商品交易所的成交价格 B.广交会上的成交价格

E.国际拍卖中心的拍卖价格 第四章贸易政策与理论 一、填空题

1.对外贸易政策主要包括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两种基本类型。

2.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在对外贸易的政策方面,英国实行的是自由贸易政策,美国和德国实行的是保护贸易政策。

3,当一国的国际竞争力较强时,一般都主张实行自由贸易的对外贸易政策,而当一国的国际竞争力下降时往往都主张实行保护贸易的对外贸易政策。

4.重商主义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也称为重金主义(货币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也称为贸易差额论。

5.凯恩斯认为贸易顺差能增加国民收入,扩大就业;贸易逆差会减少国民收入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集(附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8sq746sca9s4tl8l1h8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