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心(智) 管理的四个层次:
管理分为两面,一是“客”(外在客观环境),二是“主”(主体内在的自我)
工人或执行人
运作 资讯
下中层主管
制度 知识
上中层主管
原则 理解
最高管理者
本体 智慧 客 体
6、从本体上看情、理、法。
无用之用即大用。
人之生,生于情,情固定为性,是性情。人性基本是“情”,情是气,气的动,则是喜怒哀乐人在成长后群居,由家庭、社会、国家、世界,共同遵守的规范即“理”。理是基于人情之常而发生的,理是共同的情,理不能解决问题,或对行为不能有所规范时就有法的观念。法是用来稳定社会大众的秩序,在先天发生的次序是:
(1)人秉情而生,情即性。(2)人依理而立,理即群性。(3)共理认定为法,法为共相。 解决问题时,以“情”为出发点,情无法解决时,就用“理”,不到最后关头,不要诉之于“法”。其次序为:
(1)动以兼理、法之情。(2)说以兼法律之理。(3)情理尽而后法行。 7、剖析《易经》管理的八大要素。 一以贯之、圆以融之。
道 系统 计划
道
元 动力 领导
道(天) 中 起点 组织
中
几 方向 决策 道
能 潜能 用人 能
介 媒体 协调
能(人) 卜 知见 理解 卜
机 时机 控制
用现在的话来讲上面的八个要素,是这样的:
计划 系统 计划
领导 动力
计划(事) 组织 起点 组织
决策 方向 目标 (计划)
用人 潜能 用人 协调 媒体
用人(人) 理解 知见 理解 控制 时机
系统 计划:整体目标所决定的体系 动力 领导:元即元首(领导者)能发挥作用 起点 组织:组织结构是静态的
道 元
中 几 能 介 卜 机
方向 决策:决定方向是动态的
潜能 用人:历史上会用人的领导者都会成功 媒体 协调:懂得运用媒体,可将事情做得圆满 知见 理解:对事物的认知 时机 控制:重要时机的掌握
以上是《易经》管理若用现代化的方式来应用与表示就如下图:
力量 乾 仁
财富 巽 仁
智慧 离 道 智
尊重 艮 易 + 太极 福泽 兑 德 礼
技术 坎 礼
正义 震 义
关怀 坤
有目标就要订计划,要用人,人与事互相关联。实现计划要组织,用人要知道用什么,如何用。计划需要领导,组织要有决策,用人应协调,状况都能理解就能控制得宜。
道是“易+太极”,用在人事上是德,有德的人则能掌握太极,显示出来的是礼与仁。礼包含礼义,仁包含仁智。仁智礼义是性,人性善,人自然就是仁智礼义(若没有好的教化,环境会使人
性变质)。“仁”产生力量、财富,“智”产生智慧、尊重,“礼”产生福泽、技术,“义”产生正义、关怀。
这八个标准就是一个事业或一个社会成功的要素,也是一种管理品质评估的标准。从外表来看是管理,从内部来看是伦理,从后果来看是一个价值标准。
美国拉斯威尔:八个基本要素的社会评估模式,用来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健全、是否具有推动其自身合理发展的内在力量:
力量、财富、技术、正义、关怀、智慧、尊重、福泽。
四、易经管理的运用
1、任何事物都看成两面。
2、能还“元”则进可攻退可守。(一元多体,一体多面,一面多用。)
很多“用”可归纳成一“面”,很多“面”可归纳成一“体”,很多“体”可归纳成一“元”。 企业的发展就是从“元”走向体,发展成功就变成很多个体,好比很多个关系企业。体有很多个面,如:一个公司的生产、财务、管理、市场、公关,都是面。面里又有上、中、下阶层的分别。立体来看,每个阶层的面,都可以再发展成为一个体。
掌握发展中的每个面,进可攻,退可守,方可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 3、《易经》管理的内外两面。
看得见的面是“管理”,看不见的面是“伦理”。
管理必须先约束自己就是“管已”,要管理别人,先管好自己。
伦理是与起点,管理是知识、技术、原理,掌握基础与起点,来发挥知识与技术。 所谓一体两面,就是以管理为外,以伦理为内,以管理为显,以伦理为隐。
《易经》的“用”是化一体为两面。管理面不能解决的事情用伦理面解决,伦理面不能解决的事情用管理面解决,管理与伦理不能分开解决时,就两个合起来解决。
4、一般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道 系统 计划
道
元 动力 领导
道(天) 中 起点 组织
中
几 方向 决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