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能 潜能 用人 能
介 媒体 协调
能(人) 卜 知见 理解 卜
机 时机 控制
要知道怎么解决问题,先要知道怎么分析问题。分为两面运用,不能分就合。两面里的任何一面,可再分为更小的面。(一分为二)。
“能”分“能”与“卜”,“能”就是能力,“卜”就是先知,未卜先知。(二分为四)。 5、每个“机”都是机会。
有了对环境的条件的认知,要掌握重要时机,就是“机”。
每个机都是机会,每个危机都是生机的转机,每个生机也都蕴藏着危机。 不好的环境,往往是步向成功的转折点,关键是能掌握、控制。(四分为八)。 管理之隐 管理之显 (目标)
道 系统 计划 道 计划 元 动力 领导 计划 道(天) 中 起点 组织 (事)
中 组织 几 方向 决策 道 目标 能 潜能 用人 (计划) 能 用人 介 媒体 协调 用人 能(人) 卜 知见 理解 (人) 卜 理解 机 时机 控制
了解八个管理要素,要懂得分与合的运用,显与隐的运用,分与隐的运用,合与显的运用,分与显的运用,合与隐的运用。
八个要素合而为四,即计划、组织、用人、理解。四又合而为二,一为事的问题(动的,计划;静的组织);一为人的问题(动的,用人;静的,理解)。
6、合、分、显、隐的大道理。
静与动合在一起,又是一体之两面。人与事配合起来,就是目标。管理运用的方法就是从合而分,从显而隐。再从分而合,从隐而显。
7、在和谐与安稳中求发展。 五、C理论的管理模型
管理是需要不断更新、包罗万象的事业,它必须配合外在环境,在组织内部不断求变创新,唯有认识其不同面相,加以连贯、整合,才能产生总体效能,也唯有如此,才是具有经济效益的管理。
1、包括内外两种层面
外在意义:代表中国、文化、变化、《易经》、与儒家等。 内在意义:决策、领导、应变、创新及统合人才。 2、五个环节发展带动。
领导(金)
人事 决策 应变 (火) (土) (水)
创新(木)
3、管理人才应该像金。
金:代表刚毅坚忍、刚柔并济,正如领导者应有的物质。 好的领导管理人才,既忠诚,又有智慧去判断,有弹性去变通。 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六、道家的决策哲学
人 天 地 道 自然
道家所强调的道,即整体,包罗万象,千变万化,它本身不具形象,为万物的根源,但不限于一点或一端,又包容一切,人为宇宙的一个存在主体,若要了解道,就必须跳出个人狭窄的时空观,升华到整体,考虑到环境,及至更大的时空变化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如此一来,决策自然周延、客观而正确。
为了具备整体观,道家所强调的无欲、无知、无名、无为及不把持,都是决策者所应有的修养,但是切记不能从消极的观点来诠释道家精神。
生而不有,为而不宰,长而不持,功成而弗居。 不把持、不邀功,这是一个决策者应有的胸襟与气度。
决策者要有明知的眼光,从整体的观察,看出万物的兴衰、阴阳消长,了解“常道”,即老子所说的“知常曰明”。
今天的企业家多半太忙,不知也不能持续充实自已的决策能力,如此不但眼光如豆,无法定下心来观察、分析事物,更做不到功成身退,以超然的决策者身份,放手让管理者发挥。
企业家热衷于超觉静坐,主要目的在于让自己在清净无为的状态中潜心思考。
道家的以柔克刚、无欲无私、高瞻远瞩,是高水准决策者应具备的精神。可以净化经营者的心境,恢复活力,提升其决策能力。
七、法家的领导哲学。
决策是企业的灵魂,但决策的推动有赖领导。
有效、合理而持久的领导必须有主客观条件的配合,主观条件为领导者的权威、依法办事的魅力与推动的决心建立。客观条件为严谨的规范制度,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的组织。人治、法治双管齐下,才能产生合理有效的领导。
1、制度与领导者特质相辅相成。
优秀的领导者:公而无私、赏罚分明、公正不阿、知人善任。必须依赖良好的制度的才能发挥。 2、亦须考虑“势”与“术”。
法家强调:赏罚分明、执法如山、知人善任、制度廉明。
领导者应以法制为中心,形势为辅,权术方法为参考,如此才能发挥最高的领导效能。 一方面发挥法家不苟且、不任用私人、赏罚分明的廉明的精神,同时又发挥儒家关怀亲切、悲天悯人的仁爱精神,使法、儒相辅相成,运用于不同层次的管理中。
八、兵家的权变哲学。 1、无权变反被“变”吞噬。
所谓权变,不只是因应变化,不为其所湮没,更重要的是如何借变化扩大自己,掌握变化,化危机为转机。
除了知变、通变、应变外,还须能制变,这些能力是建立在一些具体的策略之上。 2、永立于不败之地。
《孙子兵法》,是以《易经》及道家思想为基础,将两者融会贯通,以作战的考虑发展出来的战略之书,目标为:
第一步:永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先巩固自己,基于一个最高理想,以一套完整的管理体制,强化内部组织与机能,并掌握大、小环境。)
第二步: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战无不胜。 第三步:决战于千里之外。
第四步:善战者不战,不战而屈人之兵。 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第二策略)
知己:是在未与对手接触之前,即展开内部自我考察、教育训练及改善内部管理机能,以强化本身的竞争能力。
知彼:除了要知道对手为谁,了解对方的条件、能力与策略,更要广集资讯,认清大环境的种种变因、资源限制及游戏规则,知道得愈详细、愈深入,再配合本身的能力,善加规划应对,一旦短兵相接,才有较大的胜算。
第三步,决战于千里之外。以策略控制主导力量,先声夺人,进而便可令对方自行妥协,做到兵家的第四个策略----不战而屈人之兵。
4、领导者要具备五德。
兵家强调领导者应养成五种德性,以之领导、团结人心,发挥示范作用。 智、仁、勇、信、严。
智:应用整体知识的能力与方法。 仁:对部属同仁存关怀之心。 勇:身先士卒的精神。
信:予人信心,建立信任的关系,商场上的竞争讲求的是整体的配合运作,只有基于“信”,一个组织才能强固地团结在一起,发挥协同力量,同业之间亦然。
严:严以律已,以身作则,遵守纪律,言出必行。(这是中国管理最欠缺的一环)
奇正分合之道。奇,指出奇制胜,以非常手法对付非常状况;正,指以“正道”对付一般状况。不论奇正,皆可分可合。
九、墨家的创造哲学。
现代管理最大的功能就是发展新科技,创造新产品,提高生产力。 墨子重视组织与领导、制度与纪律、手段与方法。
“法仪”:一种判断是非与良莠的原则,又称三仪,对每一件事皆可从以下三个角度去判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