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5最新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4:40: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标准 1、目的 本工艺规程是根据NB/T4701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第1部分:通用要求和第2部分:射线检测,并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凡按国内规范设计、制造的锅炉、压力容器需作射线检测时,均应执行本工艺。本工艺自实施之日起,代替CKM-163001/06C。 2、适用范围 本工艺规程规定了2~50mm的锅炉、压力容器全熔化焊对接接头和角接接头的X射线检测方法及质量等级评定要求。 锅炉、压力容器的有关支承件和结构件的对接接头射线检测,也可参照使用。 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制定 2012/07/06 文件编制部门 校对人 质控部 编制人 部门负责人 会签栏 审批人 部门 经理部 技术部 制造部 采购部 营业部 生效日期 份数 4 2 1 0 0 部门 管理部 生产管理部 质控部 财务部 份数 0 0 2 0 分发部门

修订 编号 R0 R1 R2 R3 R4 R5 R6 R7 年月日 2007.11.18 2009.07.01 2010.06.01 2011.05.19 2012.07.01 2013.07.01 2014.06.06 2015.08.30 换版 换版 换版 换版 换版 换版 标准换版 修订记录 修订历史

3引用标准及规程

GB/T 12604.2 无损检测 术语 射线照相检测

TSG Z8001-2013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 GB/T 11533 标准对数视力表

NB/T47013.1-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部分:通用要求 NB/T47013.2-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2部分:射线检测 GB/T 19802 无损检测 工业射线照相观片灯 最低要求 GB/T 23901.2 无损检测 射线照相底片像质 GBZ 117 工业 X 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BZ 132 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 JB/T 5075 无损检测 射线照相检测用金属增感屏 JB/T 7902 射线照相用线型像质计

GB/T 19348.1 无损检测 工业射线照相胶片 第 1 部分:工业射线胶片系统的分类 GB/T 19348.2 无损检测 工业射线照相胶片 第 2 部分:用参考值方法控制胶片处理 GB 18871 电离辐射防护及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TSG G0001-2012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B/T 16507-2013 锅壳锅炉 GB/T 16508-2013 水管锅炉

TSG R0004-2009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R0005-2011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B 150-2011 压力容器

4术语和定义 4.1透照厚度 W

射线照射方向上材料的公称厚度。多层透照时,透照厚度为通过的各层材料公称厚度之和。 4.2工件至胶片距离b

沿射线束中心测定的工件受检部位射线源侧表面与胶片之间的距离。 4.3射线源至工件距离 f

沿射线束中心测定的射线源与工件受检部位近源侧表面之间的距离。 4.4焦距 F

沿射线束中心测定的射线源与胶片之间的距离。 4.5射线源尺寸 d

射线源的有效焦点尺寸 4.6圆形缺陷

长宽比不大于 3 的气孔、夹渣和夹钨等缺陷。 4.7条形缺陷

长宽比大于 3 的气孔、夹渣和夹钨等缺陷。 4.8透照厚度比 K

一次透照长度范围内射线束穿过母材的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之比。 4.9一次透照长度

符合标准规定的单次曝光有效检测长度。 4.10底片评定范围

本部分规定底片上必须观察和评定的范围。 4.11缺陷评定区

在质量份级评定时,为评价缺陷数量和密集程度而设置的一定尺寸区域,可以是正方形或长方形。

4.12双胶片透照技术

暗盒内装两张胶片和三片增感屏(前、中、后屏)进行曝光,在观片灯上采用双片叠加方式进行底片观察的透照技术。 4.13小径管

外直径 Do 小于或等于 100mm 的管子。

5 检测人员

5.1射线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小数)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233的规定。评片人员的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

5.2射线检测人员必须按TSG Z8001-2010《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要求进行培训考核,取得射线资格证书。并且由公司向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进行执业注册后,只能从事射线检测方法与等级的无损检测工作。

5.3射线检测人员资格级别分为Ⅰ级(初级)、Ⅱ级(中级)和Ⅲ级(高级)。

5.4质量等级评定及检测报告签发应由取得Ⅱ级或Ⅲ级资格证的人员担任,且资格证应在有效期内。

5.5 射线检测人员上岗前应进行辐射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6. 检测设备和器材 6.1 X射线检测设备

搜索更多关于: 2015最新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的文档
2015最新射线检测工艺规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8zaw0zrou6tck09hlhh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