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土家族自治县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八年级语文考卷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总分 积分人 一 积累 运用(19分)
1.选出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绥靖 suí 凹凼 dàng 匍匐 hǔ 纳粹....cùì B 偷袭石yuàn 藩篱fān 绮丽qǐ .xí 陨...C 嫉妒jí 霹雳pī 荒谬笨zhì ...miù 滞.D 歼灭jiān 追溯 sù 惊骇 hài 艨艟 tōng ....
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殷红 流零忘返 气息奄奄 啸聚山林 B 缀满 锐不可档 高屋建瓴 鸡零狗碎 C 归咎 风尘苦旅 生死祸福 莫明其妙 D 阻遏 猝然昏厥 因地制宜 讲信修睦
3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来没觉得自己有地位。B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深察世故人情,很能体谅人,很快成了这所小学的主心骨。 C 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
D 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有用心。
4 下面情境中,女儿的劝阻最得体的一项是( )(2分)
【情境】端午节那天,全家去酒店聚餐。结束后,只喝了一点儿酒的爸爸坚持要自己开车。 A.爸爸,酒后驾车是违法的,你必须做一个守法公民! B.爸爸,这个时候警察还在岗,万一被抓呢?别开了!
C.爸爸,酒后驾车会造成车毁人亡的悲剧,你不要命了吗? D.爸爸,既然喝酒了,为了大家的安全,就别开车了。
5 将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完整的话。(要求全对才给分 3分) ①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②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③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④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⑤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⑥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⑦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语文综合性学习(4分)
客田中学八年级(6)班的同学在老师的组织下上街进行社会用字调查,发现了不少用字问题,以下是比 较典型的两例:
某休闲娱乐城广告语:人间仙境 世外桃园
一花园内的警示牌语:红花绿草满园裁 风送花香蝶时来
如果邀请你参与到他们的学习活动中,请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找出并更正这两例中的错别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从字音、字形的角度考虑,说说出现这些错别字的原因。(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用诗词原句填空 (出现错字、别字、多字、少字均扣分)(4分) ① 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 ③ 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二 阅读 探究(39分)
文言文阅读(18分)
(一)阅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完成8~9题(4分)
流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连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本诗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其中最能表达他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的一个字是“_________”。
9下面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
B.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C.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二)阅读《核舟记》,完成10~15题(12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箬篷 一作:篛篷)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0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① 罔不因势象形( ) ②佛印绝类弥勒( ) ..③ 其船背稍夷( ) ④尝贻余核舟一( ) ..
11 指出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B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C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D 左手倚一衡木
12 从结构上看,第三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2分) A 先总说,后分说 B 先分说,后总说 C 先总,后分,再总 D 先分,后总,再分 13 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第三段写苏黄俯首阅卷与佛印“娇首昂视”的神态,有什么含义?(2分)
答: 15 第四段中一些描写暗示了“核舟”处在“停泊”状态,试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解说。(2分)
答:
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选段),完成16~20题。(14分)
(1)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2)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3)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里,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4)“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5)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6)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7)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8)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9)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10)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30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11)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6 从选文内容来看,“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①我是
②阿长是 17 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⑤段中“我”感到“震悚”有哪些原因?(3分)
答: 18、下列各项说法中,与文段内容不相符的是一项是( )(2分)
A、阿长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想方设法为我买来一套,表明她尽管没有文化,却能坐到别人不肯或不能做的事,写出阿长对我的爱。
B文段对长妈妈先是称“阿长”,后来称“我的保姆,长妈妈”,这表明我对她的态度有了转变。 C、“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一句突出了我对阿长的敬意和感激。
D、这四本书是我最初得到的、最为心爱的宝书,原因是书的刻印虽然拙劣,但图文并茂,内容很深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