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自然的信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来自大自然的信息》是青岛版小学科学教科书六年级下册“信息与生活”单 元
的第一课。本课通过指导学生课前对来自大自然信息资料的搜集和课上的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认识大自然带来的各种信息,了解这些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对感兴趣的事物可以做到较
长时间的注意,他们在生活中不知不觉掌握了一些大自然传达给我们的信息;
但学生注意力仍然容易分散,参加活动的动机还是以直接兴趣为目标,喜欢的
活动都愿意参加。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选择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
的教法手段,满足学生参与活动和学习的需要。指导学生课前对来自大自然信息
资料的搜集和课上的交流、讨论,认识大自然带来的各种信息,了解这些信息
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学习目标
1/8
1. 通过查阅书刊、测量、观察等活动进行探究学习,并能对记录结果进行分
析与整理。
2. 通过分析与研究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现象及其原因,意识到大自然的变
化蕴涵着丰富的科学信息,使学生产生探究自然、获取信息的好奇心和愿望;学
会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事物。
3. 了解年轮带给我们的各种信息;知道大自然能够通过各种方式给人类传
递各种各样的信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树木年轮带给我们的信息。
难点:通过大自然中的其他现象认知大自然传递给人们的信息。评价任务
1. 了解年轮带给我们的各种信息。
2. 知道大自然能够通过各种方式给人类传递各种各样的信息。
教学准备
一截树干、铅笔、刻度尺、放大镜;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
2/8
一、导入新课
1. 课件展示,欣赏美丽的大自然。
师: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2. 提出问题(定格于一张有清晰年轮的图片)除了美丽,大自然中还蕴藏
着许多令人惊叹的科学信息。(板书课题:来自大自然的信息)同学们想了解树
木年轮所蕴涵的信息吗?
3. 引导学生进行猜测。
师:树木的年轮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科学信息呢?(课件出示一个树墩) 小组讨论:结合搜集的资料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大部分学生是知道年轮能告诉我们树木的年龄的,此环节的设
计便于建构新的科学概念。】
师:看来,同学们各有各的想法,你能说出你这样猜测的根据吗?(学生
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测和假说时,就是学生应用已
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进行假设性的解释,使学生下一步的探究更
有根据,更有目的性。】
3/8
二、探究活动:认识树木的年轮
(一)制订探究方案。
师:你们准备研究什么内容?怎样去研究?(小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
【设计意图:学生的创造是无限的,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在探究过程中,
教师应让学生自己制订研究方案,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给学生一个自由发
挥的机会。】
各小组领取实验材料:树墩、直尺、铅笔、放大镜、实验记录单课件出示实验提示:
1. 以年轮髓心为原点,以东西和南北方向为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2. 从外向里逐个数清年轮圈数并记录。
3. 测量每个方向生长轮髓心的距离。
师:现在,请各小组同学先分好工,然后开始探究,同学之间要注意配合
好,要认真、细心、还要有耐心。
【设计意图:在指导学生完善研究方案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把各项研究的内
容与目的弄清楚,因为学生观察年轮并不是单纯获取这些数据,而是根据数据
获取想对应的科学信息。】
4/8
(二)学生分组进行探究。
在学生进行探究时,教师要深入到每一组,参与、协助搞探究,指导学生填
写好实验记录单。
1. 分组探究
【设计意图:探究活动中一定要保证给学生充足的研究时间,直到每组学生
都能把各组数据或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2. 学生汇报与交流
各小组展示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学生上台展示记录
表)
师:通过探究,同学们发现了很多现象,也得到了很多数据。现在请各小组
根据自己的探究情况进行分析,看从中得出什么样的信息?
【设计意图:有效的交流活动应鼓励学生爱讲,引导学生会听,倡导学生多
思。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体会到倾听的重要性应大胆质疑,使他们进行
科学探究。】
3. 学生分析实验探究数据
师:通过分析,你们得到了什么样的信息?(学生汇报分析结果)
5/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