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TA1:纯钛,杂质极微,退火状态
60.TA4:α钛合金,化学成分为Ti-3Al,铝含量3% 61.TA6:α钛合金,化学成分为Ti~5Al,铝含量5%
62.T2:碳素工具钢,T表示“碳”字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2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2%。 63.TC2:α+β钛合金,化学成分为Ti-3Al-1.5Mn 二、填空题
1.钢按冶炼炉的不同,有 平炉钢 、 转炉钢 、电炉钢。
2.钢按脱氧的方法不同分为 沸腾钢 、 镇静钢 、半镇静钢和特殊镇静钢。 3.钢按碳的质量分数不同分为 高碳钢 、中碳钢和 低碳钢 。
4.钢按含硫、磷杂质的质量分数多少分为普通钢、 优质钢 、 高级优质钢 和特级优质钢。 5.碳素结构钢按用途不同分为 建筑工程 结构用钢和 机械工程 结构用钢。 6.除Co以外,所有溶入奥氏体中的合金元素都能 增加 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 7.表面硬化钢按表面硬化方式不同分为 合金渗碳钢 、 合金渗氮钢 和合金弹簧钢。
8.根据铸铁组织中石墨存在形态的差异,灰口铸铁分为 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和蠕墨铸铁。 9.灰铸铁按基体的不同分为 珠光体 灰铸铁、珠光体-铁素体灰铸铁和 铁素体 灰铸铁。
10.灰铸铁的性能除与基体组织有关外,最主要的是取决于石墨的 形态 、数量、大小和 分布 。 11.可锻铸铁按基体组织不同分为 铁素体(黑心) 可锻铸铁和 珠光体(白心) 可锻铸铁。 三、判断题。
1.碳素工具钢用于制造量具、模具和低速切削刀具。 ( √ ) 2.碳素工具钢用于制造量具、模具和高速切削刀具。 ( × ) 3.合金钢中合金元素越多质量越好,碳钢中硫磷质量分数越多其质量越好。 ( × ) 4.碳钢中硫磷的质量分数越少,其质量越好。 ( √ ) 5.合金元素溶于铁素体中,配比适当时不仅能强化铁素体,也能提高钢的韧性。 ( √ ) 6.除Co以外,所有溶入奥氏体中的合金元素,都能降低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 ( × ) 7.合金元素增加了合金钢的回火稳定性。 ( √ ) 8.合金元素使回火稳定性增加,降低了回火温度。 ( × ) 9.合金工具钢比碳素工具钢有较好的红硬性。 ( √ ) 10.碳素工具钢比合金工具钢有更好的红硬性。 ( × ) 11.因高速钢制造的工具比较锋利,因而称作锋钢。 ( √ ) 12.白口铸铁因其硬度高而广泛用于机械工程中制造各类零件。 ( × ) 13.白口铸铁因其硬度高无法加工,主要用作炼钢的原料。 ( √ ) 14.对渗碳体进行长时间高温加热时,渗碳体会分解为铁和石墨。 ( √ ) 15.灰铸铁在机械工程中主要用于制造各种抗拉结构件。 ( × ) 16.灰铸铁在机械工程中主要用于制造各种抗压结构件。 ( √ ) 17.可锻铸铁因其可锻而得名称为其可锻铸铁。 ( × ) 18.可锻铸铁的机械性能可与钢相比,但不可锻造。 ( √ ) 三、选择题。
1.机床主轴要求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制造时,应选用的材料及热处理工艺是( B )。 A.20钢,淬火+高温回火 B.45钢,淬火+高温回火 C.T8钢,淬火+低温回火 D.45钢,正火 2.制造锉刀,模具时,应选用的材料及热处理工艺是( B ).
A.45钢,淬火+高温回火 B.T12钢,淬火+低温回火 C.T8钢,淬火+高温回火 D.T12钢,正火
3.弹簧及一些要求具有较高屈服极限的热作模具等,常采用的热处理工艺是( B )。 A.淬火+低温回火 B.淬火+中温回火 C.表面淬火 D.退火
4.15钢零件在切削加工前,进行正火出理的目的是( C )。
A.消除应力,防止工件加工后变形 B.降低硬度以便于切削加工 C.适当提高硬度以便于切削加工 D.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
5.T12钢棒在球化退火前,进行正火出理的目的是( C )。
A.消除应力 B.适当提高硬度以便于切削加工 C.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 D.降低硬度以便于切削加工
6.将白口铸铁通过高温石墨化退火或氧化脱碳处理,改变其金相组织获得的具有较高韧性的铸铁,称为( A )。
A.可锻铸铁 B.灰口铸铁 C.球墨铸铁 D.蠕墨铸铁 四、问答题:P53。
第五章 非铁材料
1.形变铝合金:经不同的变形加工方式生产各种半成品
2.铸造铝合金:密度小,比强度较高,且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和铸造性能。
3.硅铝明:Al-Si系合金,硅的质量分数一般为10%~13%,这类合金具有优良的铸造性能。 4.黄铜:以Zn为唯一或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
5.特殊黄铜:又称复杂黄铜,在铜锌合金中再加入其他合金元素,常有铅、铝、锡、锰、镍、硅等。 6.金黄铜: 7.弹壳黄铜:
8.青铜:除了以Zn或Ni为主加元素的铜合金外,其余铜合金统称青铜。 9.特殊青铜:是不含Sn的青铜。
10.α型钛合金:这类合金的退火组织为单相α固溶体,压力加工性较差,多采用热压加工成形。这类合金不能进行热处理强化,只能进行退火处理,室温强度不高。绝大多数α单相钛合金中均含5%Al与2.5%Sn,其作用是固溶强化。
11.β型钛合金:加入V或Mo后可使钛合金在室温下全部是β相,通过淬火可得到介稳定β相的钛合金,这类合金可通过热处理强化(淬火、时效),故室温强度较高。其主要用途为高强度紧固件、杆类件及其他航空配件。
12.工程塑料:是一种以有机合成树脂为主要组成的高分子材料,它通常可在加热、加压条件下塑制成形,故称为塑料。
13.热塑性塑料:加热时软化,可塑造成形,冷却后变硬,此过程可反复进行。
14.热固性塑料:初加热时软化,塑造成形,但固化之后再加热既不软化,也不溶于溶剂。
15.陶瓷:以天然硅酸盐(黏土、石英、长石等)或人工合成化合物(氮化物、氧化物、碳化物等)为原料,经过制粉、配料、成形、高温烧结而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强度高、硬度高、化学和稳定性好,且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
16.普通陶瓷:主要用于工艺品、餐具等日常生活用品。
17.特种陶瓷:具有特殊的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主要用于高温、机械、电子、宇航、医药工程等尖端科学技术领域。
18.复合材料: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经一定方法得到的一种新的多相固体材料。其主要优点是能根据人们的要求来改善材料的使用性能,具有比强度和比模量高、抗疲劳性能和抗断裂性能好,减摩、耐磨、减振性能优良等特点。
19.超导:材料的电阻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并最终出现零电阻 20.超导材料:具有超导现象的金属材料就是超导材料
21.形状记忆合金:在研究Ti-Ni合金是发现,原来弯曲的合金丝被拉直后,当温度升高一定值时,它又恢复到原来弯曲的形状。人们把这种想象成为形状记忆效应,具有这种效应的金属简称为形状记忆合金。 22.非晶态合金:俗称金属玻璃。以极高速度是熔融的合金冷却,凝固后的合金结构呈玻璃态。它与金属相比,成分相同,但结构不同,从而引起二者在性能上的差异。而且它具有超耐蚀性、高磁导率、恆弹性、高强韧性、低热膨胀系数和磁致伸缩等许多优异性能。
23.软磁材料:在较低的磁场中被磁化而呈强磁性,但在磁场去除后磁性基本消失。 24.硬磁材料:材料被外磁场磁化以后,去掉磁场仍保持着较强剩磁的材料。 25.比功率: 26.比表面积: 27.比强度: 28.比模量: 29.小尺寸效应: 30.表面效应: 31.管道量子隧道效应: 二、填空题。
1.铝合金按其加工方法分为 形变 铝合金和 铸造 铝合金。
2.形变铝合金根据其特性分为防锈铝合金、硬铝 合金、超硬铝 合金和锻铝合金。 3.铸造铝合金按合金成分不同分为 铝硅 系、铝铜系 、 铝镁 系和铝锌系几种。 4.黄铜按其化学成分不同分为 普通 黄铜和 特殊 黄铜两类。 5.青铜按其化学成分不同分为普通 青铜和 特殊 青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