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序号: 课题:学习园地二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年班: 教学目标: 1.在交流平台中交流阅读提问的技巧,养成善于提问的好习惯。 2.认识形声字,区分形声字。 3.了解句子表达上的不同,认识设问。 4.积累背诵名言警句,理解名言警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1.养成善于提问的好习惯,区分形声字。 2.积累背诵名言警句,理解名言警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在交流平台中交流阅读提问的技巧,养成善于提问的好习惯。 师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宋]陆九渊 设计意图 通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陆九渊的意思是说读书做学问就怕发现不了问题,只有带着兴趣,提高学生问题学习才能进步。简单地说,就是学贵有疑,今天,我们就带的参与意识。 着这种精神和态度一起走进《学习园地》。 二、交流平台 1.小组交流。 想一想,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你是怎样发现问题的?又是提出了怎样的问题呢?和同学交流一下吧。 2.学生交流。 3.交流汇报。 预设: 阅读的时候我要动脑筋思考,积极提出问题。 设计这个环节,总结了这一单元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朗读。在交流平台中阅读的时候提出的问题可以是关于文章部分内容的,可以是交流阅读提问关于全文的,还可以是关于文章的写法的。 的技巧,养成善
我们可以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于提问的好习和深入。 我们可以在预习时提出问题。问题可以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是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也可以是自己阅读课文时产生的思考。 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文中或后面有一点提示性的问题, 学习课文。 我们还可以在课后提出问题。课后的问题,可以是针对全文的,学完课文后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或者有什么别的想法和启示都可以提出来。 我要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我们要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 4.练一练。 我来提问题: 我在公园遇到一对母女。母亲对六七岁的女儿说:“你的背包里还有几个苹果啊?”小女孩掏出了两个苹果,母亲说:“正好,我们每人一个。”小女孩歪着脑袋端详了一下手里的苹果,然后先在一个苹果上咬了一口,接着又在另一个苹果上也咬了一口…… 预设: 小女孩歪着脑袋在想什么呢? 小女孩为什么把两个苹果都咬了一口? 三、识字加油站 1.出示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驻扎 蛀虫 拄拐 捐款 娟秀 手绢 花苞 冰雹 鲍鱼 驻 蛀 拄 捐 娟 绢 苞 雹 鲍 惯。
2.分组解析。 (1)驻扎 蛀虫 拄拐 三个字有什么共同之处?(都有“主”,部首不同。) 三个字的读音有什么共同之处?(都有zhu,声调不同。) (2)捐款 娟秀 手绢 三个字有什么共同之处?(都有“肙”,部首不同。) 三个字的读音有什么共同之处?(都有juan,声调不同。) (3)花苞 冰雹 鲍鱼 三个字有什么共同之处?(都有“包”,部首不同。) 三个字的读音有什么共同之处?(都有bao,声调不同。) 3.小结: 每一组的这三个字,我们称为形声字。 4.简介形声字。 形声字小知识:组成形声字的两个部分,一部分表示字的意义,叫形旁;另一个部分表示字的读音,叫声旁。 形旁和声旁的结合方式: 左形右声:材 铜 冻 证 右形左声:攻 削 放 故 上形下声:管 露 芳 字 下形上声:架 案 斧 贡 外形内声:固 病 阀 衷 内形外声:闷 问 闻 辫 四、词句段运用 (一)读一读,体会每组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 1.出示句子: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那时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和汽车。 预设: 第一句话比第二句话多了三个“没有”,更鲜明地强调了那这个环节的设置是教给学生字的组成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个时代物质的贫乏。第一个句子语义表达更强烈,第二个句子更简洁。 2.出示句子。 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那条狗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叫。 预设: 第一句话比第二句话多了两个“的时候叫”,更鲜明地强调 这个环节的设置,是让学生在理解语句的基础上,加以运了在任何时候那条狗都会叫。第一个句子语义表达更强烈,第二用。 个句子更简洁。 (二)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再抄写下来。 1.出示句子: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预设: 它们的共同点是先提出问题,然后进行回答。这种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问题的修辞手法叫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目的是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 2.我会设问。 你会说个设问句吗? 预设: 故乡是什么?故乡是沃土,故乡是老根。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书本是不是过时了呢?不,书本作为人类知识最重要的载体,永远都不会过时。 五、日积月累 1.自读日积月累。 2.小组合作学习名言警句,交流你的心得,提出你的疑问。 3.了解作者,理解名言警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