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2版(福建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前1-400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4:14: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邪兼用。

665.中医护理学中护病求本的护理原则是指什么?

护病求本是指抓住疾病的本质进行护理。其包括(1)正护法: ①热者寒之;②寒者热之;③实则泻之;④虚则补之。(2)反护法: ①热因热用;②寒因寒用;③塞因塞用;④通因通用。

666.中医护理学中标本缓急的护理原则是指什么?

标本缓急是指: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行护理。其包括:(1)急则护其标法;(2)缓则护其本法;(3)标本同护法。

667.中医护理学中三因制宜的护理原则是指什么?

三因制宜是指: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尤其与人体自身体质、外界环境、气候变化关系密切,因此护理应遵循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

668.“证”、“症”、“征”、“病”有何区别? (1)“证”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及邪正关系,如感冒所表现的风寒证、风热证等。因而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从而也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2)“症”即症状,是疾病所反映的个别、表面的现象,既包括患者主观的异常感觉,又包括患者的某些病态变化,如咳嗽、头痛、失眠等。常用于病名。

(3)“征”即体征。

(4)“病”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病理过程,是对病史上或临床表现上具有一定特征、不因个体差异或其他因素而改变的某种疾病全过程的综合概括。

669.中医一般护理包括哪些内容?

中医一般护理包括生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服药护理、病情观察及病证后期调护。

670.何谓“七情”、“五志”?

中医学把情志活动分成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简称七情。其中喜、怒、思、忧、恐称为五志。

671.为何“七情”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在一般情况下,七情属于人的正常精神活动,并不是致病因素,但如果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刺溺或某种情志活动持续过久,超过了人体生理所能调节的范围,就会引起体内阴阳、气血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便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672.“七情”致病有何特点?

(1)不同的情志变化和剧烈精神刺激对内脏有着不同的影响。如“大怒伤肝”、“暴喜伤心”、“思虑伤脾”、“忧悲伤肺”、“惊恐伤肾”等。

(2)不同情志的变化影响正常气机,使气机升降失常、气血功能紊乱。具体表现是:“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晾则气乱”、“思则气结”。

673.情志护理的方法有哪些?

情志护理的方法有:(1)说理疏导;(2)释疑解惑;(3)移情相制;(4)顺情从欲;(5)发泄解郁;(6)暗示疗法。

674.何为移情相制的情志护理方法?

移情指用某种方法转移或改变患者的情绪和注意力,以解脱不良情绪,改善气机紊乱的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相制指以一种情志抑制另一种情志,达到淡化甚至消除不良情志,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的一种情志护理方法。

675.望诊有哪些内容?

望诊的内容有:患者的神、色、形、态的变化,头颈五官、皮肤、排泄物、舌象、小儿观察络脉等。

676.望舌诊的内容有哪些? (1)舌神:荣枯。

(2)舌色:淡白舌、红舌、绛舌、紫舌、青舌。

(3)舌形:老嫩、胖大、肿胀、瘦薄、点刺、裂纹、光滑、齿痕等。 (4)舌态:强硬、痿软、颤动、歪斜、吐弄、短缩等。 (5)苔色:白苔、黄苔、灰苔、黑苔、绿苔、霉酱苔。

(6)苔质:厚薄、润燥、腐腻、偏全、剥落、消长、真假。 677.对中药的服用次数一般有什么要求?

一般每日1剂,分2次服。病情急重时,可1日2剂,4小时1次,连续给药。小儿或呕吐患者可采用小量频服。

678.服用中药时特殊患者的给药方法有哪些?

止吐药宜小量多次频服,或稍加姜汁同服或冷服;咽喉疾患宜频频含咽;昏迷或牙关紧闭者,可用鼻饲;发汗药一般以遍体微汗为度,泻下药以积滞已去为度,不必尽剂,以免损伤正气。

679.对中药的服用时间一般有什么要求?

一般上午和下午各1次,或下午和临睡前各1次,在饭后半小时饮服为好。补益药、制酸药及部分治疗胃肠道的药物宜在饭前服。发散药、健脾药及对胃肠有刺激的药宜在饭后服。驱虫剂、攻下剂宜空腹服。安神剂、缓泻剂、涩精止遗药宜在睡前服。平喘药、截疟药和主治月经不调的药物,需要定时服用。

680.常见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有哪些?

常见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有针刺法、灸法、拔罐法、推拿法、刮痧法、热熨法、中药保留灌肠法、

熏洗法及中药离子导入法、换药法、敷药法、贴药法等。 681.毫针刺法的意外有哪些?

包括晕针、弯针、滞针、断针、血肿、气胸及大出血,以晕针最为常见。 682.晕针的原因有哪些?

常见于初诊患者因精神紧张,或素体虚弱,或大汗、大泻、大出血后,或饥饿、疲劳状态下针刺,或由于体位不当,操作者手法过重,刺激量过大,或因治疗室空气不流通,闷热,或室温太低,寒冷而引起。

683.晕针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在针刺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胸闷心慌、恶心欲吐,汗出肢冷,脉细弱,严重者可见神志昏迷,四肢厥冷,唇甲青紫,血压下降,二便失禁,脉欲绝。

684.如何预防晕针?

预防晕针的措施有:(1)对于初次接受针刺体弱或精神过度紧张的患者,要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顾虑;(2)对饥饿、疲劳、大汗后的患者应先进食、饮水、休息后再针刺;同时对这些患者应采取舒适的卧位,选穴宜少,手法宜轻;(3)在针刺和留针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神色,有头晕心慌等晕针先兆时,应停止针刺或起针,让患者卧床休息以预防晕针;(4)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685.如果发生晕针,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1)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取出;(2)令患者平卧或去枕平卧,注意保暖,清醒的患者给饮温开水或糖水;(3)如已经发生晕厥,可用指甲掐或针刺人中、合谷、素醪、足三里、

内关,或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一般即可苏醒;(4)若症状仍不能缓解,可配合其他抢救措施。

686.灸法可以分为几类? 灸法可分三类:

(1)艾柱灸:包括直接灸(瘢痕灸和无瘢痕灸)、间接灸(隔盐灸、隔姜灸、隔附子饼灸、隔蒜灸);

(2)艾条灸:包括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 (3)温针灸: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艾灸的病症。

第二章基本知识

210.健康评估的目的是什么?

健康评估的目的在于了解个体在健康和生命过程中的经历,包括健康、疾病和康复,寻找促进健

康或增进最佳身体功能的有利因素,识别护理需要、临床问题或护理诊断,作为选择护理干预方案的

基础,评价治疗和护理的效果。 211.健康评估的内容包括哪些?

健康评估的内容包括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心理社会评估、辅助检查、护理病历书写、护理诊断

的步骤和思维方法。

212.健康资料的来源有哪些?

健康资料主要来源于评估对象本人,还可从其他人员或记录中获取所需资料,包括:(1)评估对象

的家庭成员或其他与之关系密切者;(2)目击者;(3)其他卫生保健人员;(4)目前或既往的健康记录或病

历。

213.健康资料的类型有哪些?

健康资料的类型可根据其不同特点加以分类,其中最常用的是根据收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将其分

为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

214.收集健康资料的方法有哪些?

收集健康资料的方法很多,包括问诊、体格检查以及查阅病历或有关辅助检查结果等,其中最常

用、最基本的是问诊和体格检查。

215.对现病史进行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1)发病情况与患病时间。 (2)主要症状及其特点。 (3)病因与诱因。

(4)病情的发展演变过程。 (5)伴随症状。

(6)诊断、治疗和护理经过。

216.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有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 217.体格检查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检查环境应安静、舒适和具有私密性,最好以自然光线作为照明。 (2)检查前应洗手,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

(3)如患者为卧位,检查者应立于患者右侧,一般以右手进行检查。

(4)检查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即依从头部、颈部、胸部、腹部、脊柱、四肢、生殖器和肛门、

神经反射的顺序,以免不必要的重复或遗漏。

(5)手脑并用:边检查边思考其解剖位置关系及病理生理意义,及时发现新的异常情况。

(6)体格检查过程中要做到动作轻柔、准确、规范,态度和蔼。 218.对发热程度应如何进行判断? 以口腔温度为例,发热程度可划分为: (1)低热 37.3℃~38~C。 (2)中等度热 38.1℃~39~C。 (3)高热 39.1℃~41℃。 (4)超高热 4l℃以上。 219.常见的热型有哪些?

’ 常见的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及不规则热。 220.对咳嗽、咳痰患者进行护理评估的要点有哪些?

(1)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有无与咳嗽、咳痰相关的疾病病史,生活工作环境。

(2)咳嗽出现和持续时间;诱发或加重因素;性质、节律、音色;与体位、睡眠的关系;严重程

度及其对人体功能性健康形态的影响。

(3)痰液性质、量、颜色、气味、粘稠度及与体位的关系。 (4)能否有效咳嗽、咳痰。 (5)伴随症状。

(6)诊断、治疗与护理经过。 221.咯血量应如何评估?

咯血量的评估应为:小量咯血为每日咯血量在100ml以内;中等量咯血为每日咯血量100~500ml;

大咯血为每日咯血量达500ml以上,或一次咯血量为100~500ml。 222.如何根据临床表现来估计上消化道出血的量?

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每日出血量>5~10ml,黑便示出血量在50~70ml以上,呕血示胃内积血

量达250~300ml,如出血量超过400~500ml,可出现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如超过1000ml可出

2012版(福建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前1-400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9djg2g1sv9uewu2soec_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