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3.11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强化练习新人教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0 9:34: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专题强化练习(十一) 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25页] 1.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 解析:根据题意,“强水”能溶解大多数金属和矿物,所以为硝酸。 答案:B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H2SO4干燥 D.SiO2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解析:A项,Na2CO3固体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不分解,错误;B项,Fe(OH)3胶体呈红褐色,错误;C项,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硫酸干燥,正确;D项,由于SiO2与氢氟酸反应不能生成盐,所以SiO2是酸性氧化物而不是碱性氧化物,错误。 答案:C 3.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组内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 物质 组别 A B C D 甲 Al NH3 SiO2 SO2 乙 HCl O2 NaOH Ca(OH)2 丙 NaOH HNO3 HF NaHCO3 解析:A.Al与HCl、NaOH溶液都能反应生成H2,HCl溶液与NaOH溶液能发生中和反应。B.NH3与O2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NO和H2O;O2与HNO3不能发生反应;NH3与HNO3反应生成NH4NO3。C.SiO2与NaOH溶液、HF溶液分别发生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SiO2+4HF===SiF4↑+2H2O;NaOH溶液与HF溶液发生中和反应。D.SO2为酸性氧化物,可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盐;H2SO3的酸性强于H2CO3,SO2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Ca(OH)2

1

溶液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aCO3沉淀。 答案:B 4.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选项 A ① 稀硫酸 ② Na2S ③ AgNO3与 AgCl的浊液 实验结论 Ksp(AgCl)> Ksp(Ag2S) 浓硫酸具有 脱水性、氧 B 浓硫酸 蔗糖 溴水 化性 Ba(NO3)2 溶液 Na2SiO3 溶液 SO2与可溶性 钡盐均可生成 白色沉淀 酸性:硝酸>碳 酸>硅酸 C 稀盐酸 Na2SO3 D 浓硝酸 Na2CO3 解析:A项,①加入②中产生H2S,通入③中虽然白色沉淀变成黑色沉淀,但不断通入H2S时,c(S)增大,不能确定Ksp(AgCl)与Ksp(Ag2S)的大小关系,错误;B项,②中蔗糖变黑,且③中溴水褪色,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氧化性,正确;C项,③中产生白色沉淀,是SO2在酸性条件下被NO3氧化成SO4的缘故,结论错误;D项,浓硝酸具有挥发性,HNO3蒸气可能进入③中与Na2SiO3反应产生沉淀,即结论不准确,错误。 答案:B 5.如图是某常见元素X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A、B、C、D四种物质中均含有X,E是单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EE-2-2-A――→B――→CE―→D A.D可能是硫酸 B.A可能是NH3 C.X可能是钠 D.B是常用燃料 解析:由A、B、C间转化关系知,A可能是Na、C或CH4等,由此判断C正确。 答案:C 6.如图所示,A处通入干燥Cl2,关闭B阀时,C处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打开B阀后,C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装的是( ) 2

A.浓H2SO4 B.NaOH溶液 C.浓盐酸 D.饱和NaCl溶液 解析:红色布条是否褪色决定于布条上是否产生了HClO。A处通Cl2,打开B阀后,气体不经D而直接进入C中,红色布条逐渐褪色,说明C处产生了HClO,进一步说明红色布条是湿的。当关闭B阀通Cl2时,气体首先进入D中,此时,C处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说明无Cl2到达C处,即所通Cl2在D中全部被吸收。 答案:B 7.将足量X气体通入Y溶液中,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一致的组合是( ) ① ② ③ ④ X气体 CO2 SO2 Cl2 NH3 Y溶液 饱和Na2CO3溶液 Ba(NO3)2溶液 AgNO3溶液 AlCl3溶液 预测的现象 白色沉淀析出 白色沉淀析出 白色沉淀析出 白色沉淀析出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④ C.只有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8.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步骤 现象 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 Fe、Cu接触后,其表面均产生红棕色气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Ⅰ中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O2===2NO2 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针对Ⅰ、Ⅱ中的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D.针对Ⅲ中的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 解析:实验Ⅰ表明铁与稀硝酸能发生反应,产生NO,无色的NO气体遇到空气,会立即与O2反应产生NO2,故A正确。常温下,铁放入浓硝酸中会发生钝化,即铁表面迅速生成一 3

层致密氧化膜,从而阻止浓硝酸与内层的铁继续发生反应,因此,浓硝酸不能继续反应,不能说明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弱,故B正确,C错误。Ⅲ中现象可能的原因有两种:原因1: 铁、铜相连构成原电池,因铁比铜活泼,铁做负极,铁失去的电子转移到铜表面,硝酸根在铜表面得电子,产生红棕色气体。原因2:因为铜也能和浓硝酸反应,铁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铁、铜相连构成原电池时,铜做负极,失电子,硝酸根在铁表面得电子,产生红棕色气体。因此,必须连接电流计,根据电流方向来确定铁是不是做负极被氧化,故D正确。 答案:B 9.下列反应中的氨与反应4NH3+5O2===4NO+6H2O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 ) A.2Na+2NH3===2NaNH2+H2↑ B.2NH3+3CuO===3Cu+N2+3H2O C.NH3+HCl===NH4Cl D.3SiH4+4NH3===Si3N4+12H2 解析:在反应4NH3+5O2―→4NO+6H2O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氨中的-3价变为反应后NO中的+2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氨气作还原剂。A项,在2Na+2NH3―→2NaNH2+H2↑反应中,H元素的化合价由NH3中的+1价变为反应后H2的0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所以NH3作氧化剂,与上述反应的氨的作用不同,错误;B项,在2NH3+3CuO―→3Cu+N2+3H2O中,NH3中的N化合价由-3价变为反应后的0价,失去电子,作还原剂,与上述反应相同,正确;C、D项中,NH3的N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错误。 答案:B 10.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固体1中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 B.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 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D.处理含NH4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NO2===N2↑+2H2O 解析:工业废气中的CO2、SO2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更难溶的CaCO3和CaSO3,石灰乳微溶于水,A项正确;气体1中含有NO、CO和N2,若用过量空气,则NO被全部氧化为NO2,NO2++- 4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3.11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强化练习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9ep94fkb37yqpo85se79mzf00wrvr00iv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