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有过姿态不断调整,认识不断深化,领悟逐步加深,境界逐步提升的经历。请以“渐至佳境”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9 / 14
平谷区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第一次统练(一)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014.04
一、基础·运用(共24分) (一)(共14分,每小题2分) 1 C 2 B 3 A 4 B 5 A 6 C 7 D 1.A项“差”应读chā,B项“哄”应读hōng,D项“逸”应读yì,故选C。 2.“挑捡”应写作“挑拣”,故选B。
3.“栩栩如生”形容作品、画作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不能用于指同学们的表演,故排除B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与语境不符,故排除C项。“各行其是”是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与语境不符,排除D项,故选A。 4.画线语句“学习”与“意识”搭配不当,应删掉“意识”,故选B。
5.B项中“长叶”和“开花”之间的顿号应改成逗号,C项中的冒号应改为破折号,D项省略号和“等”不能连用,故选A。
6. A项强调的是我和这山中的一切的美好事物的关系,B项的排比句式表达了“我”对山里“朋友”的赞美之情。D项不是设问修辞,故选C。
7. 根据题干的下联结构可以排除B项,“别样亚运”和“文明服务”不对应。可以排除C项,“别样亚运”和“浓浓氛围”不对应。再结合文章内容“羊城人民除了积极传递亚运精神,打造和谐社会”可以判断,与D项内容一致,故选D。 (二)(共10分)
8.(1)萧关逢候骑(2)身世浮沉雨打萍(3)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4)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共6分。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
解析:(1)(2)小题为直接性默写,(3)(4)小题为理解性默写,易错字“萧”“候”“萍”“割”“怆”“邃”。
10 / 14
9.① 《论语》 ②学而不厌 ③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共4分。第一、二空每空1分,第三空2分,每空有错字不得分)
解析:①空考查对儒学经典的基本常识的识记,②空考查对文章基本内容的识记,可以根据“强调学习总感到不满足”进行判断,③空考查的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基本内容的识记,可以根据“论点”的提示进行判断。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10.(1)用 (2)自己 (共2分)
解析:10.(1)承接上下文语境可以判断“不以木为之者”中的“以”是动词,因此应该填“用”。(2)结合上下文语境可以判断“其印自落”中“自”是代词,因此应填自己。 11.(1)在它(铁板)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一类的东西盖上。(2)把它拿到火上烤。 (共4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11.翻译是注意关键词的翻译,“冒”是覆盖的意思,“就”是靠近的意思。 12.①活板的制作方法 ②用胶泥刻字的原因 ③每一字皆有数印 ④更互用之(共4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12.①②是对文章的分层概括,③④空格可以筛选文章中的相关信息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共16分)
13.①激动、欣慰 ②欣喜、好奇 ③小白鸽诞生 ④激动、骄傲、自豪、陶醉 ⑤老白鸽飞回老家故巢(共5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第④空写出2个即可) 解析:13.概括文章内容,①空可以根据第③段内容进行筛选,②空可以根据第④段内容进行筛选,③空可以根据第⑤段内容进行概括,④空可以根据第⑥段进行筛选,⑤空可以根据第⑧段内容进行概括。
14.示例:“飞落”“跳弹”“挤着”“抢着”这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喂食时鸽子啄食的情景,表现了鸽子对“我”的信赖及我与鸽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共4分。词语1分,效果3分)
解析:14.语句赏析首先判断修辞,在没有修辞的情况下要分析用词。画线语句是一句细节描写,注意连续性的动词,概括动词所表现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情感即可。
15.示例:两只白鸽为了儿女吃到美味佳肴,不辞辛苦“轮番飞进飞出”,作者为白鸽的爱子之心深受感动;为了鼓励儿女勇敢地起飞,“两只老白鸽就绕着房子飞过来旋过去”作者再次为白鸽的尽职尽责深受感动;当小白鸽初试翅膀飞上蓝天后,“老白鸽一早就飞回舅舅
11 / 14
家去了”“始终也没有忘记老家故巢”作者更为白鸽对故巢的依恋深深感动。 (共7分。每个要点2分,表达顺畅1分)
解析:15.在文章中概括白鸽感动作者的事件,并概括事件给作者带来的内心情感,注意语言表达。
(二)(共10分)
16.首先是“福建土楼”造型独特,规模宏大,结构奇巧,体现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生土夯筑的建筑艺术成就。其次是“福建土楼”是东方血缘伦理关系和聚族而居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共4分。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16.根据题干要求筛选主要信息即可。文段一内容“‘福建土楼’造型独特,规模宏大,结构奇巧,体现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生土夯筑的建筑艺术成就”,文段三内容“中国‘福建土楼’是东方血缘伦理关系和聚族而居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
17.示例: 原因是环极楼以土石为主要建筑材料,而闽西一带的生土黏性强;客家人在宽厚的墙体中又加入竹片和杉木,能起到牵扯的作用;房屋主体又采用土木结构,巧施穿斗方法,再加上圆形土楼具有向心力,也能够起到牵扯的作用,使整体更加稳固。(共6分。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17.文段一的内容最后一段在说明土楼的建筑特点,因此应该概括本段内容,文段二的第二段内环楼的在说明主要建筑特点,因此应该概括本段内容,总结两段内容即可。 (三)(共10分)
18.“正能量”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创造与积极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共2分) 解析:18.文章开篇由社会流行语“正能量”及对其含义的解读,引出作者的观点“‘正能量’需要社会的努力创造与积极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19.示例:社会的进步更需要政府积极创造“宏观正能量”。(共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19.分析第③段的内容,第③段中的强调政府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因此政府应积极创造“宏观正能量”推动社会进步,据此内容来补充分论点。
20.可以证明“社会的美好离不开个人创造‘微观正能量’”这一分论点。
理由示例:济南铁路局巡护工凭借个人的能力采用“一元买食品、一元买车票”的救助方式,先后帮助七名进入线路的流浪者到救助站。能量虽然微弱,但积极创造“微观正能量”,使“受助人员没有一起复发上道现象。”创造了社会的美好。(共6分。分论点1分,理由5分)
12 / 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