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答 砖块A对砖块B的压强是3.92×10帕斯卡。 说明:
3
(1)计算压强时,所谓面积S,应当是实际受力作用的面积。
(2)计算压强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只有压力的单位用牛顿,面积的单位用平方米,压强的单位才是帕斯卡。
例3.封冻的江河冰面最大能承受的压强是4×10帕斯卡,一台履带式拖拉机的质量是
2
5200千克,两条履带跟地面接触的面积共1.5米,这台拖拉机能不能从冰面上通过? 分析: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求出拖拉机对冰面的实际压强是多大。如果拖拉机对冰面的压
44
强大于4×10帕斯卡就不能通过,如果小于4×10帕斯卡就可以通过。 解答:根据压强公式:
4
4
4
答 因为3.40×10帕斯卡小于4×10帕斯卡,可以通过。 说明:
(1)物体受压后形状要改变,甚至会被破坏,这决定于压强的大小而不是压力的大小。 (2)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施压物体的重力,只有物体在水平面上时,压力才等于物
体的重力。在解这类问题时,必须写出公式的推导过程 个概念混淆
,以防压力和重力这两例4.如图所示,一封闭容器中盛满了某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1和 p1[图1中(a)],若把容器倒置后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F2和p2[图1中(b)],则F1与F2、p1与p2的大小关系是( ) A. F1=F2 , p1=p2 B.F1>F2 , p1>p2 C.F1=F2 , p1<p2 D. F1>F2 , p1=p2 ( )ba( ) 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分析与解答 由液体压强公式p=?gh可知,(a)、(b)两种情况下由于液体密度及容器底到液面的深度都相等,所以两种情况下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即p1=p2.
但是由于静止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它的大小应等于液体对空器底的压强与容器底面积的乘积,即, F1=p1S1, F2=p2S2.由于p1=p2,而S1>S2.所以可得: F1>F2.
即应选D.
例5.如图所示,将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 筒的下端盖上一块薄塑料片A、竖直插入水中,塑料片离容器底部10厘米,容器内水深30厘米,缓慢地往玻璃筒里注入煤油,筒里煤油深_______厘米时,塑料片将会下落.(g取10牛/千克)
分析 往玻璃筒内注入煤油后,塑料片受到筒内煤油对它向下的压强和筒外水对它向上的压强.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当塑料片受到向下的压力等于向上的压力时,塑料片恰好下落,此时有
.注意塑料片在水中的深度
是它到液面的距离,
厘
米.计算时要用国际单位.
解法一
∴
解法二
∴
答:筒内煤油面高25厘米时,塑料片下沉。
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例6.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满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100厘米,
厘米.
,
求:①水对容器A处的压强 ②水对容器底B处压强
③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此压力等于容器中的水重吗?
分析:对于①②中的A、B两处的压强可以直接根据应先求出底部的压强,再利用
,求出
.
求出,对于底部的压力
解:已知: ,水密度
求:水对A处的压强 ,水对容器底B处的压强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
解:①水对容器壁A处的压强
∴
②水对容器底B处的压强
③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而 是一个底面为S、高度为 的圆柱的体积,而
是体积为V的圆柱体中的水重,显然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如图容器中的水重.
答:水对容器壁A处的压强是
;水对容器底B处的压强为 ;水
对容器底的压力是78N,大于容器中的水重.
例7.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中,下列哪种情况能使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
发生变化( ).
A.将管倾斜 B.将玻璃管变粗
C.向水银槽中加入少量水银 D.外界大气压发生变化 分析 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等。当外界大气压不变化时,由可知,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h就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当管倾斜时,管内水银虽然增多,但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不会变化;向水银槽中加入少量水银后,槽中水银面和管内水银面同时升高,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仍然不变;只有当外界大气压发生变化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才会发生变化,所以答案为D.
小结 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抓住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就表示外界大气压的大小,只要外界大气压不变,这个高度差就不会改变;只有当外界大气压变化时,这个高度差才会发生变化.解题时学生常常不明确这里所说的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是在竖直方向上的.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没有理解.
例8.如图所示,将一只试管装满水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管顶高出水银面20cm,在标准大气压下,管外水银面上受到的大气压强等于 Pa,若在试管顶部开一小孔,将看到 现象.
分析 本题虽然给出了试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为20cm,但并非相当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真正的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即应相当于76cm汞柱产生的压强,应为 .若在试管顶部开一个小孔,此时试管内外相当于一个连通器,所以最终将看到的是管内外液面等高.
评注 本题着重考查大气压强部分、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不少学生容易受试管内水银柱高度为20cm的影响,误认为此时大气压相当于20cm高的汞柱产生的压强,于是按 而得出错误的结果.若在试管顶开一小孔,有的学生认为水银将向上喷出,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并且应变能力较差,未找出题中的隐含条件“外界为标准大气压”,而机械地照图求出20c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学生也不能完整而简练地答出“管内水银流入槽内”的正确答案.
例9.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把笔上的弹簧片按下后松开,墨水吸进橡皮管内,原因是( )
(A)弹簧片弹力作用的结果 (B)橡皮管有吸引力 (C)手对橡皮管有压力
(D)管外墨水面上大气压大于管内气压 错解一:由于吸墨水时要先按下自来水笔上的弹簧片,所以是弹簧片的弹力使墨水进入橡皮管内,选项A正确. 错解二:由于吸墨水时要先用手按下自来水笔上的弹簧片,所以是手对弹簧片的压力使
学习资料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