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导游词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6:58: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纷来烧香许愿。游客来到这里,不妨烧上一柱高香,虔诚地许个心愿,据说很灵呢。 湖漾荡桨

朝天暮漾地处西溪湿地的西北部,是西溪最大的湖漾,面积有60多亩,水域宽阔,湖中小岛众多,岛上树木丛生,水鸟群集。碧水蓝天,游客可以在此尽情荡桨,近看岛渚郁郁葱葱,远眺天目山层峦叠嶂。

河网迷宫

由于水域辽阔、小岛众多,朝天暮漾里河网密布,恰似一个水上的大迷宫。水上路线曲曲折折,刚饶过一座芳甸,前头又出现一个小岛,如果不留心,常常会在河网中迷路,原地兜圈子。需要煞费点苦心,才能转出这座美丽的迷宫。当然了,迷失在这片旖旎的水乡泽国里也不啻为一件美事。

岛渚垂钓

垂钓是一项高雅的文体活动,愉悦身心。水边的空气里含有大量的负离子,能同体内的血红蛋白及钾、钠、镁等正离子结合,使血液中的氧增多,从而携带的营养物质增多,人们就会倍感舒服,精力充沛;垂钓还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平衡的作用,大自然的秀美风光以及装饵、抛竿、静守等一系列动作对人的中枢神经都具有良好的刺激。朝天暮漾的秀丽风光已经让人陶醉,再觅一静辟之所,抛出长竿,等侯的将是一份惊喜。

阳坡观鸟

朝天暮漾是水的世界,也是鸟的天堂。由于水域辽阔,且位于湿地西北角,相对比较安静,这里安家落户了大量鸟类。湿地实行的限制游人数量的措施,也使得鸟儿能够安居。不同于高台的鸟瞰和船行的邂逅,坡地观鸟自有另一番情趣。游人得以近观许多鸟儿的一举一动:看那两只喜鹊唧唧喳喳闹上枝头,另一只红绿相间的小鸟儿在草窝里伶俐地啄食,还有一只长颈水鸟在不远处幽雅的梳理着自己的羽毛??人鸟互不相犯,共处于同一个大自然,有天人合一之妙。

草滩踏青

“虽无弱水三千里,不是仙人不到来。”春日到西溪踏青,一直是杭州人的传统。此时的朝天暮漾水绿如兰,花开似火,万象更新,一派生机勃勃。无论在草滩上漫步,还是驾舟划碎一泓碧水,亦或架起长竿来一番垂钓,都会让人兴奋不已。这时临池吟诗、颂词或写生作画,都能灵感汩汩不断。春天里的一切都让人充满活力和希望,活力和希望荡漾在春天里的朝天暮漾。

花下野餐

吃饭的时间,游客不妨在水边觅一处花丛,来一顿风味独特的花下野餐。这样的餐厅,蓝天为顶,绿草为毯,百花为屏,虫鸟为伴,非仙人不可得。可口的菜肴伴着弥漫的花香,还有柳舞鸟唱,声色味俱佳,定让人胃口大开。

龙舟胜会

深潭口村位于西溪湿地西北部,过去这里有一个很深的水潭,四周河水呈十字型在此交叉相连,去向东南的河口上有一石桥连接着湿地和外面的义家塘村。沿潭有三棵百年的老樟树分布在石桥的两边,枝繁叶茂,遮天避日。每年端午节蒋村乡都要在这里举行龙舟集会。届时十里八乡万人空巷来这里聚集,选手们敲锣打鼓、摇旗呐喊,场面热闹非凡。深潭口

的赛龙舟历史悠久,据说始于唐代,盛于南宋,再到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被御封为“龙舟胜会”。当地有 “划龙船体强庆丰年,观龙舟吉利保平安” 的民谣,可见人们对赛龙舟的喜欢。随着西溪湿地的开发和对外开放,赛龙舟这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活动就不局限在每年的端午节,而成了游人日常便可以大饱眼福的一景。蒋村龙舟有多种形式,如“满天装”、“半天装”、“赤膊龙舟”、“泼水龙舟”等,划法多种多样,有别于其他地方划龙舟,它不赛速度赛表演,颇有“花样”划龙舟的意味,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现在湿地这边的河岸上修建了宽敞的看台,给游客一个更好的观赏环境,大家可以边闲坐酌饮边观赏龙争虎斗。另外水潭东南的石桥(可否命名为“望舟桥”或“观舟桥”),也是一个很好的观赏点,游客在此可以观赏到众船争流、迎面而来的壮观景象。

河湾竞划

受龙舟表演的刺激而跃跃欲试、身体健康的游客可以上船一试身手,在万人注目之下显一显英雄本色。蒋村龙舟很有特色,是一种平底小船,在船头插上木雕的龙头,龙头上装有一对长约一米左右的龙角,根据龙头的颜色分成青龙、黄龙、赤龙。船头上还插有彩旗,写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太民安”等字样,以求吉祥。龙头后面往往还有一个手执会旗的木头人叫太子。有的龙头上还停有一只金鸡,权当凤尾;木雕的龙尾上则往往挂着条蜈蚣。划船者坐于龙船两侧,船头由一名少年和一位德高望重的鼓师压阵,比赛时鼓师有节奏地击鼓,指挥龙船奋勇向前。工作人员为参加竞划的客人做好周密的防护措施,包括穿好救生衣、带上防护头盔等,并在沿河布有紧急救生人员,游客可以放心大胆地一展身手。

樟树社戏

受伟大文学家鲁迅先生的散文《社戏》的广泛影响,“社戏”这种江南特有的民俗活动对即使是来自北方的中国游客来说也不会陌生。不同于鲁迅先生的故乡绍兴,西溪的社戏自有一番来历:据传南宋建炎年间(公元1130年),康王赵构为避金兀术追杀,从安徽进入浙江境内,又从安吉过独岭关,经瓶窑逃至今杭州西溪一带。当时金兵追击宋高宗到留下金鱼井林家蓬村时,巧遇正在田间劳动的林庭雷五兄弟,康王诉说求救,当金兵追来时,林氏兄弟反指康王逃跑方向,骗过了金兀术追兵,康王幸免于难。当金兵往前追击一无所获后,竟将林氏五兄弟杀害。康王定都临安后,称帝为宋高宗,敕封林氏五兄弟为五方土谷神,立祠祭祀。据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所收宋人所作的《西溪百咏》记载:“五庙,在西溪之东,宋建炎间,兄弟五人於国建功,立庙分五,庙前皆架台(戏台),每值元夜,放灯演剧。”且有诗赞:“五方五社几村烟,万姓祈禳大有年。南宋同功埋剑甲,西溪分福祀山川。家家社酒歌尧日,处处春耕喜舜田。欲问英雄昔日事,请看元夜闹灯筵。”伴随社戏萧萧的鼓声,人们欣赏着优美的传统戏曲,同时也在心中祈求全社(“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相当于“村庄”)平安富足。浓浓的民间风情在此展示无余。

陌上采桑

杭州素有“丝绸之府”的美称。距今四千七百年的良渚出土丝织物就揭示了杭州丝绸的历史之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到:“丝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可见那时杭州丝绸的水准之高。和柿基鱼塘一样,桑基鱼塘也是西溪湿地特定地貌,大大小小的池塘塘基上遍植着桑树。春天一到,万株桑树生满油绿的嫩叶,泛着清香,生气勃勃。这时置身于绿的海洋中,来采撷一些碧玉般的桑叶,再带几只白胖胖的蚕宝宝回去饲养,自有一番生趣。“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这近两千年前的古人诗句,今天读来仍然亲切。说不定游客在西溪桑田里“劳作”时,蓦然回首间就可邂逅一位现代

的罗敷呢。

庄家作客

西溪湿地素有“鱼米之乡、花果之地”的美誉。这里河道纵横,池塘星罗棋布,盛产柿子、菱角、鱼等农产品。蒋村的四大家鱼养殖更是历史悠久,有杭城“活鱼库”之称。而且这里曾是南宋王朝的贡品基地,鸡鸭、甲鱼、黄鳝、螺蛳、河蚌、泥鳅、泥虾、龙虾、溪蟹,还有竹笋、菱藕等都曾为皇家御膳所用。西溪风味特色土菜属杭帮菜系列,以选料优、制作精,重原味、鲜爽嫩而脍炙人口。在深潭口村,游客饥渴了可以到农家小酒馆一坐,喝一点农家用优质稻米自酿的美酒,尝一尝新鲜的风味特色菜肴,正所谓:“曾饮茅堂酒,同游物外天。芦花秋在水,溪月晚生烟。”岂不美哉!

小街乡饮

从深潭口石桥往湿地过来有几排房屋,中间是小街,街两旁也有小酒馆,酒馆上插着酒幌当风招摇,很远就能看见,颇有杏花村的味道。游人看罢龙舟赛会,可以来此当街小酌,或在樟树的浓荫下围坐木桌旁,或在古色古香的遮阳伞下对饮。近观人间烟火袅袅,举目远望仿佛是世外桃源般的湿地茫茫。推杯换盏,宠辱偕忘,尽享人间一份真情趣。 洪园曲宴

洪氏家族是西溪的名门望族。明代的洪钟担任过左都御使、刑部尚书的要职,其后也才人辈出,共出了五个尚书,人称“明纪祖孙五尚书”。大戏曲家洪昇是他的第六代子孙。洪家在西溪的住宅称“洪园”,今有学者指出洪昇是《红楼梦》的作者,洪园是大观园的原型,有兴趣的游客不妨留心观察一下,看有没有道理。在洪园,游客可以听曲品宴,体验一下昔日显贵之家的生活品位。

月下蛙鸣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溪乃水乡泽国,沟塘纵横,荷苇茫茫,遂成青蛙的天堂。皎洁的月光笼罩着西溪,整个湿地海市蜃楼一般,虽已是夜晚,但仍然生机一片。各种蛙鸣,细润的,粗旷的,绵长的,短促的,混合成一曲和谐的交响乐。人籁不如天籁。这蛙国里的天籁之音,让西溪不眠,让群星不倦。 3

荷塘夜色

朱自清先生的名作《荷 塘 月 色》可谓脍炙人口,篇中描写的月光下的荷塘让人神往:“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荷花“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在西溪月下的荷塘边,细细体味这样的意境,让人如醉如痴。碧天里的星星和荷塘里朵朵白花遥相辉映,耳边不断传来嘹亮的蛙鸣,西溪的夜晚如梦如幻。

竹林挖笋

苏东坡诗云:“长江绕廊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这位先后五年在杭州为官的大文豪也是一位美食家,他自称“老饕”,著名的“东坡宴”便是根据他喜欢的菜肴发展而来。“东坡笋”更是其中的一道珍品,想必这位美食大家当年对西溪的鲜笋一定是不曾错过的。春日的西溪,竹林郁郁葱葱,在那棵棵挺拔的“壮士”脚下,一只只伶俐的尖笋破土而出,生机勃勃。这是鲜笋收获的季节,游客可以和当地百姓一起,在翠绿欲滴的林子里劳作一

番,体验一下收获的喜悦。

柳荫垂钓

杨柳护堤是西溪一大特色地貌。小小的柳枝在河边泥里插下去,三年就可成树,西溪的沟塘边上可谓杨柳成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窈窕一树,碧玉妆成,暖风拂来,万种风情。在池塘或小河边觅一棵柳树,承着它的荫蔽,抛出银线,等待冒失的鱼儿露面。良辰美景,宠辱偕忘。

深塘网鱼

渔业是西溪人主要的营生之一。渔人终年忙碌在西溪的碧水上,捕捞着似乎源源不断的财富。有兴趣的游人可以客串一下,和渔民一同撑起大网,在深塘里兜它几下,但见水花飞溅,鱼儿箭头一样四散奔逃。气氛相当紧张,游人快乐欢呼之际,往往手心也要捏一把汗。 溪畔夜宴

当天暮山最后一抹阳光褪下,夜幕很快就笼罩了整个西溪大地。这时天上星光灿烂,整个湿地虫唱蛙鸣,依然喧嚣着天籁之音。溪畔酒馆里华灯照耀,酒菜的香气弥漫在夜空里。安坐在古色古香的窗台下,看远处城市迷离的灯火闪耀,溪水潺潺的歌声低唱在耳畔。斟一壶美酒,品几道西溪的珍味佳肴,或有古乐助兴,歌女唱曲,不禁使人抚今追古,感叹不已。

弹楼玩月

弹指楼是“秋雪八景”之一。明代吴本泰诗曰:“半空清梵落云头,乍可凭高见沃洲。我已同龛弥勒久,不须今日始开耧。”弹指楼原有董其昌书写的“弹指楼开”四字的匾额,后来真迹不存,代之以周梦坡所写的“弹指楼”。这里是古代西溪文人雅集之所,遍陈名人字画。厉鹗的一幅对联曰:“说剑风生座,题诗月满楼”,可见当年此楼之兴盛。如今的弹指楼依然临水而立,静静地面对着茫茫芦海。有雅兴的游人可以登临,吟风弄月,陶醉之际也不妨来一个“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天问。 秋庵问词

秋雪庵位于西溪湿地中部,蒹葭深处。明崇祯七年,与大书法家董其昌齐名的陈继儒取唐人诗句“秋雪蒙钓船”的意境为其取此佳名。这里是西溪风景最佳之处,岸祉町兰,芦荡漫漫。著名的有“秋雪八景”,分别为:仙岛荡、幔芦港、莲花幢、杨柳城、詹匐篱、护生堤、弹指楼、秋雪滩。“ 絮絮香云出讲台,层层湿翠带潆洄。虽无弱水三千里,不是仙人不到来。”仙人当然没有,但民国六年周梦坡在秋雪庵内设置两浙词人祠堂,请来了历代两浙词人先贤的牌位供奉在这里,成为一大盛事。大雅之堂,圣贤之地,篷荜增辉。 古冢礼香

秀雅之地,让人魂牵梦系。有的文人不但生前有福得以流连西溪,为她颂词唱曲,而且去世后埋葬在这里,魂归西溪大地。周邦彦、厉鹗便是其中的代表。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精通音律,创作了不少新词调。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这寥寥数语,不正是对西溪美丽景色的生动写照吗? 厉鹗,字太鸿,号樊榭(1692-1752年),钱塘人。清初文学家、浙西词派代表人物。他终身不仕,潜心从事学术研究,在词学上造诣颇深。著有《樊榭山房集》、《辽史拾遗》、《宋诗纪事》、《南宋杂事诗》、《东城杂纪》等

搜索更多关于: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导游词 的文档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9h9v1r1rx5uqa87qs3t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