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演唱歌曲。
a、分小组听录音,边唱边编创动作。提示:编自己的动作表现云。
b、随着录音伴奏,边唱边表演。 c、编创与活动。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分辨大海的不同,并能用划线条的方式表现 出来。
2、能发挥想象力,用打击乐或身边的物体与同学共同制造各种声响表现心中的大海。
教学重点:发挥想象力,制造各种声响表现音乐。 教学难点:发挥想象力,制造各种声响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录音机、打击乐器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进教室。
2、发声练习并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聆听《大海摇篮》
(1)完整地聆听歌曲。提示:歌中唱出了什么内容?你的心情怎样? (2)复听歌曲,边听边用笔划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感受。 (3)将歌曲、乐曲相比较,用简练的话说一说有什么不同? 2、聆听《海上风暴》
(1)完整地聆听管弦乐曲。提示:这段音乐告诉我们大海有了什么变化,你的心情怎样?试着模仿其中的一个声音,让同学相互评价。 (2)复听。边听边用笔划线条表示自己对这段音乐的感受。 3、编创与活动。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
17
课题:幸福生活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聆听,初步感受彝族的音乐特点,背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彝族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彝族的音乐特点。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表演《彝家娃娃真幸福》
(1)教唱歌曲之前,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在学生感受基础上,教师可简单介绍彝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解放后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及彝族人民勤劳勇敢、粗犷豪放的性格和能歌善舞的民族特点。可结合一些有关的图片,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听唱的基础上,随着范唱录音轻声朗读歌词。要求学生吐字清晰地演唱歌曲。提示学生衬词应唱的轻巧,要求学生注意表达歌曲的情感,使歌曲演唱的轻快而有弹性。
(3)在唱会歌曲的基础上,编创动作,并由小组讨论选择适当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2、聆听《快乐的罗嗦》
聆听乐曲时,可让学生分小组按自己熟悉的弹拨乐器做模拟演奏动作,或听教师介绍彝族的简单舞蹈动作,学做彝族一二个舞蹈动作,随着音乐表演,体会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课题:阳光下的孩子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演唱,初步感受彝族的音乐特点,背唱歌曲。 2、能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 教学重点:感受表现彝族音乐。
教学难点:能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18
3、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聆听《阳光下的孩子》
(1)完整地初步聆听全曲。提示:这首歌曲是高兴还是悲伤的?歌中唱出
了什么内容?
(2)福听歌曲。边听边轻轻地合着节拍做拍手的动作。 2、表演《乃呦乃》
(1)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一至二遍学生拍手。
(2)教师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简单介绍土家族的风俗。土家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一个民族,歌词中的“乃呦乃乃呦嗬”是快乐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轻声读歌词。
(3)边听音乐或教师弹琴,边用手指着课本上的小人图形谱唱歌,感受音
的高低变化,速度可稍慢些。
(4)跟着教师象唱歌词一样唱歌谱,学生只是感受歌谱。
(5)歌曲熟悉后,用稍快的速度演唱,以恰当的表现歌曲的情感。 (6)分小组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表达自己的心情。
(7)结合歌曲的音乐表现的需要,按小组编创伴奏,为歌曲伴奏。 3、编创与活动——听辨高低音。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
课题:夏天的阳光 教学目标:
1、能编创简单伴奏,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能按意图及节奏编创适当的词,并能准确地拍和读。 教学重点:编创简单的节奏。 教学难点:有意图地编创。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进教室。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聆听《夏天的阳光》
(1)完整地聆听歌曲。提示:歌中唱出了什么?你的心情如何? (2)复听歌曲:提示:你感到这首歌适合跳舞还是适合走路?选择一个图,
并随着音乐试着做一做。
(3)教师可选择一组学生,用打击乐随着歌曲录音敲击。培养学生积极参
与的意识。 2、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安排了一个看图编词并进行读拍的练习。教师指导
学生分别拍击两条节奏,说出各是几拍子的。
(2)分小组看图编词,用蜜蜂和鸟叫的声音编创模声衬词,也可编创词组。 (3)指导学生用打击乐为自编的带词节奏敲击,可击节拍,也可击节奏提
19
示学生敲击出音的强弱。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
课题:巧巧手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劳动的愉快,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粉刷匠》。 2、聆听音乐《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感受体验、审美。 教学重点: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 教学难点: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进教室。 2、复习柯尔文手势。 3、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导入。
2、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1)完整地聆听歌曲。提示:歌曲唱出小朋友的手会做什么事?你会做什
么事?
(2)复听歌曲,随着歌曲做表演。 3、表演《粉刷匠》
(1)完整聆听范唱,尽量记住旋律的音调。
(2)复听范唱,心理默唱,看谁记得的旋律多,试着唱唱,可分小组唱。 (3)随录音唱歌词。 (4)边听录音边唱。
(5)跟着教师完整地像唱歌词一样唱歌谱。 (6)讨论。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课题:理发师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劳动的愉快,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理发师》。 2、认识沙锤,辨别其音色并能用探索似的学习掌握其多种演奏方法。 教学重点: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表演歌唱。
教学难点:用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多种演奏方法。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进教室。 2、复习上节课内容。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