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
一、【古诗词】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 北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lóu hāo)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衢道中》 宋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
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一天,一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解释: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日积月累】
(一)《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另外两首)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二)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
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滥竽充数: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掩耳盗铃: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自相矛盾: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刻舟求剑:舟:船。求:寻找。比喻拘泥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杞人忧天: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三)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毛笔、黑墨、宣纸、砚台。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
朝时期。
雅人四好:琴棋书画 在古代,弹琴(多指弹奏古琴)、弈棋(大多指中国象棋和围棋)、书法、绘画是文人骚客(包括一些名门闺秀)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故合称琴棋书画。今常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花中君子:梅兰竹菊
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 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 菊: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拼音是wànɡ wén wèn qiè。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
(四)滁州西涧 [ 唐 ]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六)关于“改正错误”的名言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大意是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人不可能没有过错,重要的是能够及时改正。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大意是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是真的过错。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大意是谁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这句话表明,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只要能够认识和改正错误,就能从中获得利益。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改正过错不要吝惜,听从正确的意见要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迅速自然。
(七)八字成语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意思是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进入老虎的巢穴,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呢?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也只需通过实践取得真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