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 □×□=□ □÷□=□ □÷□=□
四、在 里填上“+、-、×、÷”。(9分)
4 6=24 5 5=1 57 9=48
3 17=20 81 40=41 18 6=3
3 4 =12 70 7=63 35 8=43 五、判断题。(8分)
1.判断下面的图形是否角。是的打“√”,不是的打“×”。
( ) ( ) ( ) (
2.用三角板比一比,是直角的打“√”,不是直角的打“×”。
( ) ( ) ( ) ( 六、列式计算。(8分) 1、两个乘数都是6,积是多少?
)
)
2、除数是5,被除数是30,商是多少?
3、2个6相加是多少?
4、4乘5是多少?
七、解决问题。(22分)
1.明明读故事书,每天读5页,4天读了多少页?
2.6名同学每人买一个汉堡和一杯可乐,一个汉堡5元,一杯可乐3元,一共多少钱?
3.小红拿50元钱去超市,买了5个笔记本,每个笔记本9元,小红的钱够吗?
4. 同学们在公园爬小山,上山走了52米,下山比上山近15米,一共走多少
米?
5..一件上衣43元,一条裤子39元,买一套衣服需要花多少钱?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
期中测试B卷评估标准
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试卷重点检测二年级上册第一至五单元的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有所拓展,有一部分难度略大的题目,注重过程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的考察,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具体表现在:
1,内容覆盖面广,对每一部分内容均有涉及,有利于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突出了重点。
2,题型多样,考察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试卷共分七个大题:大体分为填空、计算、操作、解决问题等。试题灵活。
3、试卷中难度较大的题有15分,有的题要通过2到3步思考才能算出来,考察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评估标准。
一、 计算下面各题。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难度较小。共20小题,每题
0.5分,共计10分。
10 16 18 6 24 15 9 30 12 8 36 15 100 51 82 91 55 55 21 20
二、 填空题。包含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乘除法的计算、角的认识、加减
混合运算等方面的考察,第3小题略有难度,其他题目难度较小。共36个空,每空0.5分,共计18分。
1. 4*5=20 5*4=20 2. 27 3. 6 7 5 2 4. > < > = > < < < < > > <
5. 8 6 5 6. 35 7. 92 8 8. 12 3*4=12 4*3=12 4 3 9. 5 15÷3=5 10. 十二除以四等于三 12 4 3 三、 看图,分一分,填一填。考察学生对“平均分”,表内除法的意义的
理解和掌握程度。要求学生先按照要求分一分,然后再填空或列算式。略有难度。共25个填空或算式,每个填空或算式1分,共计25分。 1. (1)12 (2)4 12/3=4 (3)2 12/6=2 2.(1) 2*4=8(碗) (2)8/4=2(碗) 3. (1)6/3=2 (2)6/2=3 4. (1)3 4 12 3*4=12 (2)12 3 4 12/3=4 (3)12 4 3 12/4=3
5. 4*5=20 5*4=20 20/5=4 20/4=5
四、 在 里填上“+、-、×、÷”考察学生加减法,乘除法的计
算能力,略有难度。共9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9分。 + ÷ - + - ÷ × - -
五、 判断题。考察角的认识,难度小。共8个空,每空1分,共计8分。 六、 列式计算。考察乘除法的计算能力,难度较小。共4个小题,每小
题2分,共计8分。
1. 6*6=36 2. 30/5=6 6+6=12 4*5=20
七、 解决问题。考察学生运用表内乘除法、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问题
的能力,其中2、3、4题难度略大。共5个小题,第1小题3分,第2、3、4小题各5分,第5小题4分。 1. 5*4=20(页)
2. 5+3=8(元)8*6=48(元) 3. 5*9=45(元) 50>45 够 4. 52-15=37(米)37+52=89(米) 5. 43+39=82(元) 43-39=4(元)
期中测试B卷讲评稿
教学目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