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年《哲学与人生》全套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4:03: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包括哪些方面?许多成功者都经历过刻苦锻炼以形成顽强意志的过程。请学生阅读教材关于刘宏的故事,思考应当如何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 二、实现理想要敢于担当 创境激趣:

师:配乐故事《采油工人代旭升的故事》。 生:根据故事,讨论说明实现理想离不开责任担当。 师总结引出课题。 引思明理:

1、实现理想要敢于担当 责任心小调查:

师:大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小到“班级的荣誉便是我的荣誉”,都是责任的细化和具体要求。如何理解理想的实现与个人的责任的联系?

生:每一个人都应当懂得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承担自己言行所造成的后果,即对自己的学习、生活、理想及价值负责。

师:一个有了崇高理想的人,也应当是一个高度负责的人。 2.理想信念与责任的关系

师:人们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家庭负责、对将来的职业负责,尤其要对国家和社会负责。只有这样,才能既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又取得人生的成功。

(1)对自己负责:

情境再现:上实训课,A同学不愿意多练怕脏怕累;B同学认真观摩老师示范认真苦练。

学生表演,学生谈感受。 (2)对家庭负责:

多媒体视频----寻找最美孝心少年。

师:2013年11月8日,中央电视台举行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全国人民为这些少年的责任心感动。他们用稚嫩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扛起家庭的责任

记住这些坚强、孝顺、乐观、自强、有责任心的好孩子:路玉婷、龙花、邵帅等。

(3)对集体负责:

实训课。学生根据实训课情况编排,爱护实训设备,注意实训安全等。 (4)对他人负责: (5)对祖国、对社会负责:

播放视频----2013年最美消防队员

师:最美消防队员美在无私,美在奉献,美在敢于担当,随时准备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赴汤蹈火,奉献青春。

3.加强修养,承担起社会责任

师:我们中职生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勇于担当,

(1)视频:少年强则中国强。

(2)谈谈在实训课上怎样按“7S管理”的要求去做。

(3)评一评,班里哪些同学做事认真负责,把他们的名字连同他们的照片贴在光荣榜上。

【本课小结】

理想的实现与个人的责任有密切关系。实现理想要勇于担当。自觉的责任和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都是实现理想必须具备的主观条件。我们要加强修养,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取得人生的成功。

第 周 星期 课次 2016 年 月 日 课题: 第五单元 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

第十三课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明确公与私、义与利的内涵。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利己和利他的关系。把握人的本质,积极融入社会,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1.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2.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如何看待个人成才的社会条件。 2.明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

解决重难点关键: 联系实际说明理论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所需教具: 教材、教案、课件、多媒体 教后记:

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第一步,介绍案例,第二步,提出问题,第三步, 引导学生

讨论。

一、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1.人生发展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课件显示) 损人利己的生活事例:

学生对这些现象比较熟悉,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得出结论: 人生活在世界上,不能没有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基本生活资料,启发讨论:不能没有自己的利益追求,但是不能以损害他人利益为前提。

案例:“盲人点灯”案例(课件显示),盲人提灯笼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看到我、不会碰到我。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 学生通过案例总结出:利己与利他是统一的。

教师分析: 人生的利益是在社会关系中实现的, 事实上, 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利益的实现都离不开他人,利己与 利他是统一的。 一个人要想得到发展,就要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谋福利。现代竞争,不再是“你死我活”, 而是更高层次的竞争与合作,现代企业追求的不再是“单赢”,而 是“双赢”和“多 赢”。 2、人的本质是社会的人

人每天都需要要喝水、吃饭,需要阳光、空气。

人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学会穿衣、吃饭等劳动技能和语言交往的能力,离开了社会,人就无法进行这些正常的社会活动。

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离不开社会。人一旦离开社会就无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结论:人是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人更是社会的存在物,具有社会属性,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类特有的属性,它揭示了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殊本质。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 3、在服务社会关爱他人中实现利己与利他的统一

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图片。(课件显示)

分析: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他人与社会,他人与社会是实现利己的重要手段,要获得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要坚持利己与

搜索更多关于: 2017年《哲学与人生》全套教案 的文档
2017年《哲学与人生》全套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9swj0aytj5dq8n1sig30fluh9boav00ulb_1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